千古一帝秦始皇 精彩片段:
三十六 二世诈立
蒙氏兄弟被杀:野心是一把屠刀
野心是一把屠刀。一个利欲熏心、野心不断膨胀的人,会时刻挥舞着屠刀向一个个阻拦他达到狂妄目的的对象砍去。哪怕这个对象本来无心去阻拦他,但只要他认为这是一个绊脚石,谁都不能逃脱。
赵高的野心随着他阴谋的顺利得逞而不断膨胀。因此在除掉扶苏之后,他又会把屠刀砍向谁呢?
胡亥做了皇帝,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了。让赵高畏惧的是,蒙恬手握重兵,宗室大臣窃有异议,这些都是他实现阴谋的严重阻碍。逼死扶苏,是他的第一步棋;要彻底实现自己的目标,现在应该走第二步棋了。赵高还要除掉两个人,这两个人是谁?
蒙氏兄弟。蒙恬、蒙毅在秦始皇生前颇受重用,屡建奇功,在朝中也权高位尊,因此是赵高平生最忌之人。
赵高为什么一定要在这场政变中除掉这两个人呢?
一是旧恨,二是担心。
先说旧恨。赵高曾经因为犯法受蒙毅审理,蒙毅不畏强权,按照秦律判了赵高死刑;后来因为秦始皇的干预,赵高才侥幸躲过一劫(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史记·蒙恬列传》)。由此,赵高对蒙毅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
再说担心。赵高对蒙氏兄弟非常担心。赵高的担心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蒙毅审案秉公无私,赵高深感他可能不会像李斯那样俯首听命。如果蒙毅“不为己”怎么办?因此,必须要除掉蒙氏兄弟。
二是蒙恬与扶苏的关系不一般。蒙恬是长城军团的统帅,扶苏是长城军团的监军,这段经历使蒙恬和扶苏结下了友谊。现在扶苏已被假诏书赐死了,但与扶苏关系交好的蒙恬还在,这使赵高极不放心。
三是蒙氏兄弟如果再次受到秦二世胡亥的重用,这对赵高不利。蒙毅、蒙恬一文一武,一内一外,均为大秦帝国的重臣。蒙氏家族三代功勋卓著,胡亥对蒙氏兄弟并没有必欲除之的想法,反而想释放蒙恬,因为在他心中只担心扶苏,只想除去扶苏(使者还报,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史记·蒙恬列传》)。胡亥的这种想法更坚定了赵高屠杀蒙氏兄弟的意念,也就是说如果蒙氏兄弟活着,被重新重用的可能性很大(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怨之。《史记·蒙恬列传》)。所以,赵高内心有着深深的隐忧,而这种隐忧也不是没有道理,以蒙氏在秦国的影响与功绩,东山再起的可能性极大。
小人的“核武器”是诬陷。赵高日夜在胡亥面前诋毁蒙氏兄弟,并派人网罗、制造蒙氏兄弟的罪过,以此弹劾他们(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史记·蒙恬列传》)。赵高对胡亥说:先帝想立你为太子,但是蒙毅坚决反对,这是不忠。所以,应当除掉这个不忠之臣(毅还至,赵高因为胡亥忠计,欲以灭蒙氏,乃言曰:“臣闻先帝欲举贤立太子久矣,而毅谏曰‘不可’。若知贤而俞弗立,则是不忠而惑主也。以臣愚意,不若诛之。”《史记·蒙恬列传》)。胡亥对蒙毅最初并无恶感,但是,在赵高不断的聒噪之下,他将祈祷山川归来的蒙毅囚禁在了代地。
原来,秦始皇在平原津病重之后,立即派当时随行的蒙毅去名山大川为自己祈祷,渴望通过这种方式消灾治病。蒙毅到名山大川祈祷最后也没有治愈秦始皇的病。直到秦始皇病死之时,蒙毅还在忙活,尚未归来。等到蒙毅任务完成回来交旨时,秦始皇早已撒手人寰。这时的胡亥听信了赵高的挑拨,囚禁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