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 精彩片段:
四十 赵高之死
赵高是个坏人
自秦亡之后,谈到秦朝的灭亡,赵高总是被不断提及。自古至今很多人都认为,赵高和秦朝的灭亡关系极大。
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评价赵高呢?
有两种近乎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赵高是乱秦亡秦的罪人,另一是认为赵高是“亡秦报赵”的功臣。
哪一种看法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呢?
我们不妨看一看赵高对秦帝国的灭亡起到了什么作用。客观地讲,赵高对后秦始皇时代大秦帝国的灭亡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步,沙丘政变。赵高是沙丘政变的主谋,他把胡亥作为自己的政治筹码、豪赌工具,并通过沙丘政变除掉了秦始皇钦定的继承人扶苏,为自己攫取大秦帝国的最高权力扫清了第一道障碍。
第二步,诛杀蒙氏。蒙氏兄弟是秦帝国的功臣世家,也是阻碍赵高夺取秦帝国最高权力的障碍,是赵高的心腹大患。因此,赵高毫不犹豫地除掉了蒙恬、蒙毅,为自己攫取大秦帝国的最高权力扫清了第二道障碍。
第三步,清除诸公子。赵高利用胡亥的猜忌心理,鼓动其大开杀戒,残忍地杀害了胡亥所有的兄弟姐妹,造成秦始皇直系血亲被剪灭殆尽的局面。所以,当赵高在望夷宫逼杀胡亥之时,胡亥毫无反击之力,没有人帮他应付赵高的弑君叛逆。
第四步,陷害李斯。李斯是大秦帝国的柱石,是著名的政治家。李斯最大的缺点是过于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因此,赵高利用李斯的自私威逼他就范,成功地发动了沙丘政变。但是,李斯对于赵高来说,只是一个临时的合作伙伴,没有李斯的配合,赵高本事再大也不可能让群臣“相信”秦始皇的遗诏是传位给胡亥的。赵高陷害蒙恬、蒙毅之时,子婴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为蒙氏兄弟辩诬。此时的李斯竟然一言不发。李斯被迫同意篡改秦始皇遗诏的原因之一就是担心扶苏继位后会重用蒙氏兄弟,所以,在赵高迫害蒙氏兄弟时他袖手旁观。赵高在秦二世本不想杀掉蒙恬、蒙毅的情况下杀死了他们,此时的李斯是赵高一乱再乱的帮凶。
等到蒙恬、蒙毅兄弟,秦始皇诸公子、公主,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等大臣一个个被赵高逼杀之后,李斯就成了赵高夺取最高权力的最大障碍。于是赵高设计除掉李斯,并夷其三族。
第五步,逼杀胡亥。李斯被杀之后,赵高已经可以为所欲为了,这才上演了“指鹿为马”的一幕,成为中国历史上相权愚弄皇权的经典案例。大臣们经历了“指鹿为马”事件以后,已经无人敢与赵高对抗,赵高夺取最高权力的机会终于来临了。望夷宫逼杀秦二世以后,赵高一跃升为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体制下弑君第一人。
此时的赵高已经梦想自己当皇帝了,只是他内心的极度空虚和大臣们的无言反抗,让他感到了一种巨大的压力。所以,赵高出于权宜之计立了子婴为秦王。
赵高的权力至此已臻巅峰,但与此同时,他的一只脚也迈进了地狱之门。历史从来都是这样:上帝要他灭亡,一定先让他疯狂。当一个人疯狂到极点,他也就走到了地狱的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