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千古一帝秦始皇_四十一 子婴亡国 赵高作威,章邯投降:帝国完了

王立群
中国历史
总共174章(已完结

千古一帝秦始皇 精彩片段:

四十一 子婴亡国

赵高作威,章邯投降:帝国完了

秦二世身为大秦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夜郎自大,盲目自信,对关东局势漠然置之,对六国的反秦运动采取鸵鸟心态,所有这些都使大秦帝国危如累卵。更令人扼腕的是,秦朝中央政府在关键时刻还犯了一个致命的重大错误:佞臣赵高自毁长城。

秦二世二年(前208)冬,陈胜的部下周文率领大军杀进关中,进军到戏水之西(今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附近)。此地离秦都咸阳已近在咫尺,大秦帝国的形势一下子变得严峻起来。周文的大军有数十万人之众,此时的秦二世才知道事态的严重,“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奈何?’”秦二世的“大惊”,说明在起义军杀到关中之前,他对关东的形势判断完全建立在主观臆测上,完全不知道国事严重到这种程度。“与群臣谋”道出了秦二世并非白痴,关键时刻他的第一反应是与群臣商议应对之策。

在大秦帝国危急存亡之秋,谁能站出来拯救秦帝国呢?

章邯。

章邯是大秦帝国的少府。少府,为大秦帝国的九卿之一,专门掌管帝国宫廷制作的宫府长官。章邯建议,敌兵已到,近在咫尺,人数众多,调集邻近各县的军队已经来不及了。只有修郦山陵墓的刑徒人数众多,现在唯一的办法是立即赦免他们,发给他们兵器,我率领他们去迎击(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强,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史记·秦始皇本纪》)。

章邯是唯一一个在大秦帝国危急时刻提出切实可行办法的大臣,秦二世当然立即准奏。因为章邯的方案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兵员,二是将领。为了更好地应对危机,秦二世还急调上郡(治今陕西榆林东南)的将军王离进入作战状态。

章邯统兵之后,不负众望,首先击败了已经进入关中的陈胜手下的大将周文的数十万大军。周文战败,退出函谷关,大秦帝国的燃眉之急得以解除。秦二世又派官员增援章邯,章邯乘胜追击,又在渑池大败周文,周文自杀。陈胜在连续战败之后,被其部下残害。此后,章邯又杀了南方义军中势力最为强大的项梁,灭了魏国,杀了新立的魏王。章邯率领这么一支临时组织起来的军队,击败了江南所有的义军,又渡过黄河攻打赵地,大破赵军,在巨鹿包围了新立的赵王。可以说,章邯出兵,一路凯歌高奏。章邯成为在大秦帝国危亡关头挽救帝国命运的第一人。

章邯的战绩充分地证明了他是能够力挽狂澜的难得人才。秦国从来不缺乏名将,从昭襄王时期的白起,到秦王赵政之时的王翦、王贲、李信、蒙恬,秦国战将如云,但是秦二世继位之后首先残杀了蒙恬。此时王翦等老将已相继故去。章邯就是白起再世,王翦重生。如果重用章邯再调集大兵,即使不能扑灭关东的燎原烈火,退保关中应当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章邯是大秦帝国危亡关头的万里长城。

秦二世三年(前207)冬,赵地反秦武装退保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王离军围困。章邯屯军巨鹿的南面,供应王离军粮草。就在章邯与王离率领秦军主力与项羽在巨鹿进行生死决战之际,赵高不但不以国事为重,反而在此时谋杀了李斯,折断了大秦帝国政坛的一条臂膀。这年夏天,前来救赵的诸国军队抵达。项羽率领楚军渡过黄河,切断王离军和章邯所部的联系,并渡过漳水,破釜沉舟,作必死战。章邯数战不利,秦二世马上派人责问。章邯担心秦二世不信任自己,特派长史司马欣回朝说明情况,希望缓和自己与秦二世的关系。时任中丞相的赵高听说章邯派司马欣来了,迟迟不见,司马欣等了三日,感觉形势不妙,连夜逃走。赵高果然派人追杀司马欣,幸亏司马欣走的不是“故道”,才躲过一劫。逃回大营的司马欣对章邯说:赵高掌权,将军若是有功,必遭嫉妒而诛,无功更要被诛,愿将军早做打算(夏,章邯等战数却,二世使人让邯,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赵高弗见,又弗信。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欣见邯曰:“赵高用事于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史记·秦始皇本纪》)。这一番话大大动摇了章邯保卫秦帝国的决心与意志。此时,齐、燕、赵、楚诸军一起围歼王离所率的秦军,总指挥王离被俘遇害,长城军团崩溃。于是,章邯选择了投降。

大秦帝国原有两大主力军团,一是长城军团,二是南越军团。蒙恬死后,长城军团由王翦之孙王离统率,在巨鹿之战中长城军团被项羽歼灭。大秦帝国征南越的军团五十万人,此时由统帅任嚣掌管。楚地爆发大规模反秦起义之后,任嚣根本接不到大秦帝国中央政府的指令,只能封锁五岭,防止义军南下,但是不能擅自做主北上救援。

除这两大军团外,大秦帝国可以依赖的是临时组建的章邯军团。巨鹿之战中,章邯作战不利,赵高又从中作祟,他陷入内外交困的险境。最终,章邯在进退失据的无奈情况下率部投降了项羽。

章邯是大秦帝国后期最有战斗力的将领,也是在王翦、王贲、蒙恬离世之后涌现出来的新一代杰出军事将领。信任、重用章邯是挽救大秦帝国的唯一出路。长城军团的被歼,南越军团因为楚地烽火连天的起义军的阻隔不能北上,只有章邯军团独撑残局。如果章邯军团投降,大秦帝国将无兵可用。此时章邯作战不顺,上书请援。关东局势已经非常严峻,韩、赵、魏、齐、楚、燕都已经复国,整个关东都已造反。各路义军纷纷派人向西进军,进攻大秦帝国腹地。刘邦已经攻入武关,派人和赵高暗中谈判灭秦事宜(章邯等军数却,上书请益助,燕、赵、齐、楚、韩、魏皆立为王,自关以东,大氐尽畔秦吏应诸侯,诸侯咸率其众西乡。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使人私于高,高恐二世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面对这种局势,只有增援章邯、重用章邯才是唯一出路。但是,赵高却逼得章邯走投无路而投降了项羽,这是大秦帝国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品简介:

《千古一帝秦始皇》是王立群“读《史记》”系列巅峰之作《秦始皇》的新版本,既为新, 自然融入了更多的新材料、新思路、新认识、新感想。该书对秦始皇的解读可以说是王立群先生个人学识与思想融汇的高峰,其谨慎周密的考证与大胆创新的推测、 其行云流水的表述与旁征博引的阐释都会令读者叹为观止。全书不仅展现了秦始皇作为中央集权制开创者所创建的雄伟霸业,也对秦始皇其人功过是非进行了多方面 的评述。

作者:王立群

标签:王立群千古一帝秦始皇历史传记秦朝百家讲坛

千古一帝秦始皇》最热门章节:
1三十三 秘不发丧 逃避立储 迷恋求仙2三十三 秘不发丧 未立太子 权力有真空3三十三 秘不发丧 秘不发丧:稳定压倒一切4三十三 秘不发丧 臭鲍鱼掩人耳目:内有隐情5三十二 秦始皇之死 秦始皇是怎么谢幕的6三十二 秦始皇之死 预言成真 始皇驾崩7三十二 秦始皇之死 灾异连连 吓死朕了8三十一 焚书坑儒 事与愿违9三十一 焚书坑儒 焚诗书焚不尽思想 坑术士坑不完怨恨10三十一 焚书坑儒 秦始皇的一个坑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