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易中天中华史12·南朝,北朝_第五章 再造新文明 一、重归一统

易中天
中国历史
总共27章(已完结

易中天中华史12·南朝,北朝 精彩片段:

第五章 再造新文明

一、重归一统

陈朝亡国前,有雾霾。

雾霾弥漫在建康城,铺天盖地无孔不入,每个人的鼻子里都是又辣又酸。据正史记载,后主陈叔宝甚至在新年团拜会上昏睡过去,直到黄昏才醒了过来。☾1☽

这是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的正月初一。雾霾中昏睡不醒的陈叔宝也许不知道,就在这天,隋文帝杨坚派出的大军已兵分两路渡过长江,很快就要兵临城下。☾2☽

二十天后,这位亡国之君成为俘虏。

俘虏做得很不体面。隋军进入台城时,城中的文武百官跑得一干二净,只有少数几个人留在了宫中。一位忠心耿耿的大臣向陈叔宝建议:着正装御正殿,像当年梁武帝见侯景那样接见隋军将领,这样至少还能保住尊严。

陈叔宝却说:刀锋之下怎么相见?我自有办法。

他的办法是躲进井里。

可惜陈叔宝并没想到隋军会“落井下石”,实际上他也是听见对方扬言要扔石头,才在井底发出声音的。这回轮到敌人大跌眼镜了。他们只放下了一根绳子,却同时拉上来三个人:后主陈叔宝,贵妃张丽华,贵嫔孔某某。☾3☽

后面的故事便既无趣味也无悬念。红颜祸水张丽华被隋军将领杀掉,据说这很让对她有意的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感到不快。亡国之君陈叔宝则被带到长安,靠着他的没心没肺和厚颜无耻活够了岁数。☾4☽

历史却大为改观。之前的中华大地,有四个世纪是分裂和混乱的。三国,两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总体上是四分五裂,南北对峙,动乱不止。但,当陈叔宝从井里被拉上来以后,这一切便都结束了。

一个时代,就这样喜剧性地落下帷幕。

这是一个不能忽略的时代。我们知道,从秦并天下到董卓入京,秦汉“第一帝国”历时四百一十年。从隋文帝灭陈到朱全忠灭唐,隋唐“第二帝国”历时三百一十八年。二者之间这一段,刚好整整四百年。显然,这就不能看作过眼烟云,而应该引起深刻的反省和思考。☾5☽

是啊,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命运和选择?

作品简介:

《易中天中华史12·南朝,北朝》是易中天中华史第十二卷(第二部《第一帝国》终结篇),它上承秦汉、下启隋唐,书写了中华史上最动人的一段乱世。

北方五胡乱华,却最终全盘汉化。北魏孝文帝为争正统,强逼鲜卑大臣们在朝堂上只能说汉话,胆敢违命,撤职查办!严令宫中女人只能穿汉服,本族的夹领小袖一律废除……北方这座大熔炉,见证了民族融合的力度。南方王朝更迭,宋齐梁陈,个个短命……南方这块试验田,验证了士族的没落。

易中天中华史《易中天中华史12·南朝,北朝》,依据权威可靠的历史文献,以经典的易中天式解读,使南北朝历史从此变得条理清晰、轻松好读,让你两小时读懂四百年乱世风云。

刘渊明明是匈奴天子,却定国号为汉,把刘邦、刘备奉为列祖列宗,选择了“借壳上市”。

石勒不过是个被人贩卖的奴隶,却封王称帝,成功实现“逆袭”。

苻坚一统北方,踌躇满志,淝水一战,落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剃光头、留辫子,原始野蛮的鲜卑拓跋部,悄然在北方崛起,“胡无百年国运”的神话从此被打破。

拓跋改为元姓、独孤改为刘姓、步六孤改为陆姓……不讲鲜卑语讲汉语,不穿鲜卑服穿汉服,是什么让孝文帝下定全盘汉化的决心?

宋武帝刘裕的九个儿子,四十多个孙子,几乎都死于非命。

十五岁的齐和帝不愿意吞金自杀,要来好酒喝得大醉,任由梁武帝派来的杀手把自己送上西天。

梁武帝没事儿就闹出家,四次舍身同泰寺,逼得大臣们花了四个亿为他赎身。

亡国之君陈后主,在隋军打进城的时候自作聪明地躲在井里,不料对手要“落井下石”,被一根绳子拉了上来,也喜剧性地结束了一个时代。

作者:易中天

标签:易中天中华史中国历史文化人文

易中天中华史12·南朝,北朝》最热门章节:
1附录 本卷大事年表2后记 一国两朝,南方北方3第五章 再造新文明 五、整合的力量4第五章 再造新文明 四、沼泽地5第五章 再造新文明 三、长城内外6第五章 再造新文明 二、淮河南北7第五章 再造新文明 一、重归一统8第四章 宗教问题 五、太武与梁武9第四章 宗教问题 四、拾阶而上10第四章 宗教问题 三、一步登天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