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记忆60年·成长地标 精彩片段:
第三部 大国新局
五六、太湖治水:发展之殇
2007年的蓝藻危机让太湖突然成为中国的环境地标。位于江苏省南部的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整个太湖水系共有大小湖泊180多个,连同进出湖泊的大小河道组成一个密如蛛网的水系。太湖实际水面面积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总线405公里。它地处江南水网的中心,河网调蓄量大,水位比较稳定,利于灌溉和航运,也因此繁荣了一片土地。太湖流域总面积36500km2,人口3400万,以不到全国0.4%的国土面积创造着约占全国1/8的国民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居全国之首,乡镇工业发达,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淡水鱼业产值也占有较高比重。但正是太湖周边地区发达的乡镇工业让太湖陷入污染危机。而且这种危机屡经治理,仍未缓解,结果在2007年发生了震动中国的太湖蓝藻危机。太湖蓝藻危机让经济发展和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变得异常现实,也促使整个国家开始反思过去三十年的工业发展之路。
这一天没有什么大新闻,除了《扬子晚报》的新闻热线电话里,不断有无锡市的市民抱怨,家里水龙头中流出的自来水有异味,而且颜色也不对,“流出来的水像橘子汁一样”,后来有人回忆说。
2007年的5月29日清晨,大多数无锡人起床之后,拧开水龙头,准备洗漱,却发现自己闻到一股发臭的味道。一个市民拿起毛巾弄湿了发现有味道,他认为是自己的毛巾放得太久生出异味,于是用香皂仔细去洗了洗,结果发现洗后的毛巾味道更浓。
市民们打电话给无锡市水质检测部门,得到的惟一忠告是,去超市购买纯净水。《扬子晚报》的记者到无锡的家乐福和大润发等超市里去看了看,结果发现超市的纯净水柜台前人山人海。为了储备纯净水,很多市民干脆一下子买了四五箱。水很快就断了货。而这时候自来水发臭的原因也查明了。“自来水为何一夜间臭味难挡?记者从自来水公司得到的解释是:连续高温高热,导致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爆发,导致水源水质恶化,最终城区出现了大范围的自来水发臭现象。早在5月7日太湖蓝藻第一次大爆发时,无锡市自来水公司就停用了牵龙口水厂的水源,而目前,锡城仅有的主要水源是太湖边南泉水厂水源。而这仅有的主要水源也难以幸免,就在28日晚,南泉水厂水源也受到蓝藻爆发的破坏。”最早报道此事的《扬子晚报》在文章中写道。
这是“蓝藻”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眼前。此前没有人知道这是种什么样的植物,因为什么产生,又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蓝藻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藻类原核生物,常于夏季大量繁殖,腐败死亡后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太湖广阔湖区周边的凹槽水湾,水体流动性差且富营养化,为蓝藻多发地带。无锡市城区水源地梅梁湖,正属于这类区域。”《财经》杂志在事后的一篇报道种解释说。
其实在5月29日之前,无锡市就已经感觉到了水源的变差。无锡的三个水源厂小弯里(牵龙口)、贡湖(南泉)和锡东都从太湖中采水。可是从5月16号开始,牵龙口水源厂的采水区梅梁湖水质变差,到5月22日号,这个水源厂停止供水。无锡应对的策略是将将锡东水厂平时承担的20%水源份额提高到30%,其余70%全由南泉水源地提供。到了5月28日,承担着无锡市区大部分供水的南泉水源地水质严重恶化,“湖水开始变黑并散发出恶臭”。这就是5月29日一天,很多无锡市民自来水笼头中流出带有味道的水的原因。
而应对蓝藻的策略,除了人工打捞和用大量的高锰酸钾和漂白粉消毒之外,人们在短期之内亦无良策。短期之内改善无锡水源地水质的最有效方法是,加速水源地的水的流速,相当于换一遍水。无锡市水利局在5月30日就宣布采取紧急措施,从长江调水改善太湖水质,同时减少太浦闸出水量,使太湖保持一定水位,并确保沿太湖水闸全部关闸,杜绝外界污染源。
在解释这场突如其来的蓝藻危机时,大部分专家都会提到,这同2007年恶特殊气候情况和太湖水情变化有关。因为太湖的蓝藻每年都会生长爆发,只是2007年格外严重,引发了一个中等城市的用水危机,才引起舆论大哗和政府紧急处理。《财经》杂志的报道说:“今年1至4月份,太湖水温高于正常年份1.88度。4月平均温度为近25年来最高。4月25日后,太湖水温一直维持在20℃以上,正适合藻类的生长和繁殖。同时,今年1至4月份,太湖水位处在25年来的最低点,加之太湖4、5月间盛行东南风,湖区蓝藻被汇集到梅梁湖区。”又有一种说法说,这是无锡市区域内太湖水位50年来的最低水位。低水位、高温度,加上连日以来降雨稀少,诸多因素,导致太湖蓝藻不同于往年,迅猛爆发,形成了无锡居民自来水笼头中流出的臭水和人们的恐慌。
更深层次的原因也很简单,所有媒体和专家都把矛头指向了污染。《财经》杂志的报道说,“太湖流域的人口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倍,城市化率高达50%以上,流域内有37个大中城市及县级市,大小企业6万多家在流域内星罗棋布。”这块地区以0.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十分之一的GDP,其代价则是水域面积5551平方公里、河道总长约12万公里太湖水系被严重污染。《财经》引用太湖流域管理局的监测数据说,“近几年,太湖流域每年直接排入河湖的工业和生活废污水量,都在50亿吨左右;而太湖本身在正常水位下的库容也只有44亿吨,也就是说,每年排入太湖的污水能够填满整个太湖还有富余。”
《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到太湖西岸、江苏省宜兴市东北部的古镇周铁镇转了一圈,惊讶地发现,“这个总面积仅有73.2平方公里的小镇,却是江苏乃至全国著名的‘化工重镇’,最多时全镇有300多家化工企业,1998年,该镇化工行业的产出规模占全镇经济总量的85%。由于化工行业特有的污染性,该镇的结构性污染较为突出,对太湖水质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镇子的河道里“水色浑浊,散发着臭味,上面还漂浮着不少说不清颜色的污物。”
太湖蓝藻水危机爆发之后,周铁镇几乎成为众矢之的,不仅仅是因为身为化工重镇的周铁镇被视为污染源之一,更因为无锡市政府随后通报,“太湖水生态危机发生后,小化工企业集中的宜兴市(无锡市辖)周铁镇、丁属镇部分企业继续顶风违法,连续在夜间偷偷向太湖超标排放污水”。于是无锡市政府接着就对“治污不力”的5名干部做出处罚,其中包括周铁镇的镇长和宜兴市的环保局副局长。失去保护的周铁镇小化工厂,也纷纷被列入了关停名单。如此一来,也难怪周铁镇的镇民们对来访的中国青年报记者颇不客气,甚至动手动脚。但是无论他们怎么不乐意,这些污染严重的工厂的关闭命运,已经无可避免。
在这片地区出现因为乡镇企业闻名的“苏南模式”,在经济上成为中国众多城市的榜样的同时,污染已经越发严重,只是在到达一个污染的引爆点之前,外界无人注意而已。《财经》杂志的报道说,蓝藻早就曾经在太湖现身,最早在1970年代初就已经有。当时中国经济尚未改革开放,自然也难提大规模工业污染。随着经济发展,太湖的蓝藻也就越发肆虐,“其爆发成为一种现象,却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80年代中后期,每年都会爆发两到三次,分布范围也逐步扩大到太湖梅梁湾等区域;及至90年代中后期,每年爆发的次数则增加到了四到五次,爆发区域也逐渐向整个大太湖扩展;到了2000年,进一步的监测结果显示,连太湖的湖心区域都开始出现严重的水华。”
与此同时,政府也开始注意到污染和恶化,开始屡次发起治理水污染的行动。“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1998年12月的‘聚焦太湖零点达标’行动——1999年1月1日零点前,太湖地区1035家重点污染企业必须全部实现达标排放。不过,到了1999年年底,太湖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与一年前相比,反而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上升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