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共和国记忆60年·成长地标_第三部 大国新局 五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之城

李翔
中国历史
总共61章(已完结

共和国记忆60年·成长地标 精彩片段:

第三部 大国新局

五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之城

载人航天让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为全世界媒体关注的地标,它也成为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的标志地点。2003年10月,神舟五号和杨利伟让中国称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接下来,2005年和2008年中国分别发射了载人飞船进入太空。酒泉卫星发生中心,或称东风航天城,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荒无人烟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距离最近的酒泉市直线距离超过200公里。发射中心海拔1000米,始建于1958年10月,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7摄氏度,常年干燥少雨,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一年四季多晴天,云量小,日照时间长,生活环境艰苦,但为航天发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它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在世界的23个发射场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前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齐名,能发射载人航天器。

“妈妈,我要出差了。”

“儿子,远吗?”

“是啊,远,妈妈。”

“那有多远?”

“远极了,妈妈!”

在离开地球前往太空之前,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向母亲告别。他成为第一名进入太空的人类。这段对话蕴涵的温情和第一名登上月球的人类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豪情“这是我的一小步,但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一样,成为人类在告别地球,进入太空时的经典话语。

人类离开地球,进入太空的梦想几乎和人类开始仰望星空的历史一样长。但是只有当加加林进入太空时,这一梦想才开始实现;当阿姆特郎踏上月球时,人类才第一次真正接触到别的星球。对太空的探索在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的冷战时期,成为一种竞争手段;随后,则成为展示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和人类对太空无止境的好奇与探索心的方式。它似乎与我们中大多数人的生命和生活都无关,但是每次成功的远行和失败带来的灾难都让整个世界或者欢呼或者忧伤。

因此,当那艘名叫神舟五号的飞船在2003年的10月成功发射,并且安全返回地球时,整个世界都在看中国人的表演——尽管这个国家的媒体总是习惯于夸大外界对自给的关注程度,喜欢享受这种虚假的“全球瞩目”的感觉,但这次确实没错。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前两个分别是加加林和阿姆斯特郎的国家。它也将中国的宇航员杨利伟和一个西部的城市酒泉变成明星。

两年之后,2005年的10月12日,中国再度把飞船神舟六号和两名宇航员送入太空。法新社在这一天的新闻电讯中说:“与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一样,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今天将‘神舟’六号送入了太空轨道,同时它也让人类在一处按理说不会有生命存在的地方生存了下来。这个卫星发射中心经常被称为‘中国的卡纳维拉尔角’。它位于戈壁边缘,在周围黄褐色的一望无际的沙漠的映衬下,这小块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显得尤为惹眼”。

“中国的卡纳维拉尔角”开始兴建于1958年10月20日。一支工程兵和刚刚从朝鲜回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一起来到这片沙漠之中。虽然这片地区后来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而知名,但是从酒泉市出发,到这片内陆仍有300公里的距离。它的真实位置也并不在甘肃省,而是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周围都是沙漠。“白天,烈日炙烤着的大漠像一个巨大的蒸笼,滚滚热浪令人窒息得透不过气来;夜间,狂风怒嚎,寒气袭人,即使盖上棉被和大衣,仍冻得人瑟瑟发抖。初来戈壁滩的人,几乎个个口干舌燥,人人鼻子流血”,在一本记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书《神舟内部报告——来自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作者王艳梅说。王艳梅也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一名新闻干事和军人。她已经在这片沙漠中已经工作了超过十年,很难想象,这个江南姑娘在描述这片戈壁滩时不会把自给的感受加入其中。

这支包含了朝鲜战争归来的将士和从别处调来的工程兵的队伍,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在巴丹吉林沙漠中的这片绿洲上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火箭、卫星综合试验靶场。这个基地之所以被称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个原因是,当时导弹和卫星发射基地都不时以所在地的真实地名命名;另一个原因则是,发射场地处在一片沙漠之中,没有办法选取一个有知名度的地名命名,酒泉则距离发射中心最近,而且也是历史上的一座名城。

1964年10月罗布泊上空,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破后,酒泉卫星与导弹发射中心更感压力。因为有了原子弹之后,就必须开始考虑运输原子弹的工具——导弹。正像罗布泊基地由开国上将张爱萍亲自负责,聂荣臻元帅亲自来到酒泉导弹发射基地,指挥导弹核武器试验。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总是习惯穿着黑色大衣、头戴黑帽和墨镜,当他亲自指挥第一枚中国国产导弹在酒泉导弹发生中心发射成功后,他兴奋地说,从此,我们有了自己的导弹。在那个年代,这个国家和这个政权在不断刷新着历史,站起来的喜悦交织着国家强大的梦想,冲击着从开国元勋到普通中国人。后来,他就埋葬在酒泉卫星和导弹发生中心附近的东风烈士陵园内。

作品简介:

《共和国记忆60年》为献给建国60周年而创作,一套共三本,分别为编年纪事、成长地标和风雨人物,全面客观地展示了建国60年间的历史风云和亿万人命运坎坷,大处可揽国家民族之命运,小处可见社会民生之心态,鲜活而充满趣味。6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对于中国来说,却是充满了风云变幻和时代变迁的60年。在这段岁月里,个人的命运随着共和国的历史车轮而跌宕前进。每一年,都有数不清的故事和抹不掉的记忆。岁月令山河巨变,每个人心中都装了一段60年的回忆。但在历史的长河中,60年终不过一瞬,却每一刻都跟每个人息息相关。过去60年,中国完成了从没落到崛起的巨变,其变在人、地和事。本系列丛书立意于此,以人物、地标、编年三个角度记录共和国60年历程,在点式的记录中,梳理出一个国家的成长路径。

在这里,你能看到60年中最独特的中国印记。

小岗、大寨、刘庄、蛇口、兰考……一个个熟悉或不熟悉的地名从历史中一一跳出来,讲述属于它们自己的那段故事。

地标,因为风云际会下的某些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从一个单纯的地理名词,转而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意义,逐渐转义为一个时代变迁的代名词。

本书选取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风雨兼程中形成的60个深具历史社会意义的地标,回顾了这些历史记号凝固、升华的过程,勾画出共和国蜿蜒前进的足迹,以及坎坷中仍昂首奋进的历程。

60年,意味着一个甲子结束,新中国历史的首卷已然付梓;60年,也意味着另一个甲子的开始,一轴新卷正徐徐拉开。

作者:李翔

标签:李翔共和国记忆60年历史中国

共和国记忆60年·成长地标》最热门章节:
1第三部 大国新局 六〇、新建筑,新未来2第三部 大国新局 五九、汶川:中国之痛3第三部 大国新局 五八、青藏铁路:高原的铁路之梦4第三部 大国新局 五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之城5第三部 大国新局 五六、太湖治水:发展之殇6第三部 大国新局 五五、平昌直选:云中的民主7第三部 大国新局 五四、崇明移民8第三部 大国新局 五三、阿拉善:商人与沙9第三部 大国新局 五二、博鳌的亚洲之声10第三部 大国新局 五一、江村和中国农民的生活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