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唐宋间迷失的帝国3·铁血中原_二、皇权贬值 6.契丹不是好惹的

奎文阁
中国历史
总共20章(已完结

唐宋间迷失的帝国3·铁血中原 精彩片段:

二、皇权贬值

6.契丹不是好惹的

任何一个新兴力量,都有他兴起的理由。老旧的力量无论是处于鼎盛还是衰落时期,都不应该小看新兴力量。

李存勖专心致志攻打朱梁的节骨眼上,契丹南下了。契丹的到来首先威胁到的就是河东的地盘。李存勖在应对契丹方面表现出了一个有大局观、全局观的政治家韬略,可以说既有斗争也有合作。

李存勖很想与朱梁速战速决,几乎将全部的家底都压到了河北前线。为了指挥晋汴大战的方便,他将治理中心从晋阳迁移到了魏州,魏州成为了河东军政集团事实上的政治中心。由此可见,李存勖对河北地区及对朱梁决战的重视。李克用当年一统中原、消灭朱梁的夙愿似乎即将实现。李存勖以极大的热情和勇气投入到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

不过世事总是难以随人愿。摇摇晃晃的朱梁帝国虽然在日渐衰弱,可是他却组织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抗击,极大地阻挠了晋军南征的计划。

在河北战事胶着期间,北方出了问题。这是李存勖曾经一度担心的事情。契丹迅速崛起并开始向南扩张,一度进攻到了幽州和云州一带。

契丹的进犯给李存勖制造了很大的麻烦。不仅如此,河东的两大盟国成德与义武也出了状况,摇身一变成了李存勖的敌人。这使得河东北部边防吃紧,大后方险情不断。

契丹的干扰在极大程度上分散了李存勖南部战场的兵力和精力,成德与义武的叛乱,使得晋汴战争平添了很多变数,极大地削弱了河东对晋汴战争的投入能力,并为朱梁制造了喘息反抗的机会,此消彼长的力量变化将晋汴战争拖入了旷日持久的泥潭。

谁也没想到这场战争竟然打了十年。

公元916年,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率领三十万精兵越过长城,挥师从居庸关南下,攻陷了河东藩镇的蔚州,生擒活捉了振武节度使李嗣本。继而契丹又进攻云州,和大同防御使李存璋发生激战。李存璋奋力抵抗,苦苦支撑。这个事件在河东引起的震动可不小。河东北大门如若失守,契丹将长驱直入,晋阳危在旦夕。

正在魏州指挥晋汴大战的晋王李存勖,得到契丹南下的战报,河东大后方一日之内数次告急求援。事不宜迟,李存勖星夜兼程,率领支援部队亲自赶往云州。好在契丹这次南下并没有打大仗和占据地盘的打算,基本类似于以往的掠夺式游击战。耶律阿保机听说李存勖率大军来援,无意恋战,带兵退去。

尽管契丹退走,可是这一仗拉开了契丹与河东之间大仗硬仗的序幕,此后数年间,双方在长城沿线战争不断。

李存勖由于主要精力放在消灭朱梁上,他不打算与契丹发生大规模正面冲突,因此,李存勖拿阿保机与李克用结盟的事情做幌子,对阿保机叔叔长、叔叔短地叫,以此向契丹表示友善。可是契丹似乎不太买李存勖的账。人家吴越、朱梁、渤海、高丽甚至日本、波斯等远近国家都向契丹派使节、通贸易或者进贡物品,河东却只将友谊挂在嘴上没有实际行动。也许在李存勖心里想:“还给你契丹进贡?不打你就是便宜你了!王爷我要不是正忙着打朱梁,早就将你们这帮胡子收拾掉了!”

契丹可不管李存勖心里怎么想,他们只要有闲功夫就发动对河东、镇定和幽州的进攻。李存勖对小打小闹以隐忍为主,得过且过。他极力克制自己,表面上维持与契丹的友好关系。但是有些大的利害冲突,实在是忍无可忍,避无可避,只好“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打一架啊”。

作品简介:

奎文阁先生再出解史力作,讲述盛唐隆宋之间五代十国的战乱纷争,将一段历史大变局壮观呈现。

本书纵横捭阖,在大背景下讲述重大事件,再现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在大变局中拷问人物决择,解析了人性在道德利益与生死之间的游走和坚守。千回百转的故事情节,刺激人的每一根神经;跌宕浮沉的人物命运,使人禁不住扼腕唏嘘;亦庄亦谐的叙事风格,令读者玩味不绝;生动深刻的说理论道,发人深省启迪智慧。

让我们跟随作者独特的笔调,一起走进那个精彩纷呈的年代吧。

《唐宋间迷失的帝国》第三部《铁血中原》讲述了:

朱全忠第一个吃螃蟹,他取代了李唐帝国,建立了属于他的朱梁帝国。从此中原开始了长十几年的正统之争。南有朱全忠,北有李克用,双峰并峙,世代为敌。诸侯混战,江山易主,生灵涂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勇猛雄武的李存勖建立后唐,又取代了朱梁。

作者:奎文阁

标签:奎文阁唐宋间迷失的帝国唐朝宋朝

唐宋间迷失的帝国3·铁血中原》最热门章节:
1二、皇权贬值 13.太妃的预言2二、皇权贬值 12.郭崇韬之死3二、皇权贬值 11.开疆拓土4二、皇权贬值 10.新国家旧气象5二、皇权贬值 9.复仇6二、皇权贬值 8.决战黄河7二、皇权贬值 7.皇帝一箩筐8二、皇权贬值 6.契丹不是好惹的9二、皇权贬值 5.契丹来了10二、皇权贬值 4.黄河以北换了主人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