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唐宋间迷失的帝国3·铁血中原_二、皇权贬值 4.黄河以北换了主人

奎文阁
中国历史
总共20章(已完结

唐宋间迷失的帝国3·铁血中原 精彩片段:

二、皇权贬值

4.黄河以北换了主人

英明君主的标志之一就是善于审时度势、相机而动。李存勖决定加大在魏博的战争投入,并将这场战争升级为与朱梁帝国的盛大决战。相比之下,朱友贞却没有高招出手,只是疲于应对。

莘县战役眼看着陷入了胶着状态。欲战不决,欲罢不能。李存勖陷入了沉思。他需要作出决定。

魏州对于朱梁帝国来说是北大门,对于河东来说虽然没有地缘上的直接重要性,但可以作为南征战略的桥头堡。河北一带几十年以来都是晋汴双方的争夺重点,互有胜负,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反反复复,因此这一带人心十分不稳定,搞不清楚哪一天受谁的统治,和谁成为朋友,和谁会成为敌人。更重要的是,魏州以北的邢州一带邻接赵境,一旦失守,将直接威胁到镇、定两镇盟友的安全。河东对魏州的统治基础十分薄弱,只要晋军撤兵,魏州会马上再次回到朱梁的掌控之下。李存勖思前想后,认为这一仗必须继续打下去,而且必须打赢,绝不能半途而废。

那怎么个打法呢?

朱梁毕竟地广物丰,实力雄厚,尽管历经内乱,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多了,想简单战胜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李存勖已经不是冲动的小伙子,他学会了更多地评估形势及发展趋势,学会了把握机会,乘势而为,而不是冒冒失失地逞一时之勇。

李存勖充分估计了战局之后,决定加大对莘县战役的投入。他着手在其他地区调遣精兵强将,投入到对朱梁的战争中。

幽州的老将周德威响应号召已经主动来到前线,幽州再无兵可调。河东老家更是空虚,不敢再抽调本已不多的力量外派了。李存勖将目光投向了代北的李嗣源。

此时,李嗣源刚刚升任代州刺史不久。李存勖早就听说过李嗣源手下猛将不少,尤其以元行钦名气最大。李存勖命令征调元行钦来莘县前敌。李嗣源玩了命很不容易才收降元行钦,并认作干儿子,作为核心主力对待,他很不情愿让出元行钦。可是晋王的命令不可违抗,李嗣源只好咬咬牙将元行钦贡献出来。

李存勖更会拉拢人,提拔元行钦为散员都部署,实际上是相当于都将,但因暂时没有岗位指标,按编外对待。不仅如此,李存勖还赐名元行钦为李绍荣。

没过几天,李存勖从元行钦那里听说高行周更勇猛。于是李存勖又打算将高行周从李嗣源部队中调过来。由于刚刚抽调了元行钦,李存勖不好意思直接向李嗣源开口要高行周。为了将高行周弄到手,李存勖使出了不太高明的办法。他秘密地派人去笼络高行周,并许诺他高官厚禄,引高行周来投奔。

说来可笑,李存勖和李嗣源君臣之间搞起了挖墙脚的活动,李存勖引诱高行周跳槽。没想到,高行周不吃李存勖这一套,并不卑不亢地回绝李存勖说:“代州养壮士,亦为大王耳,行周事代州,亦犹事大王也。代州脱行周兄弟于死,行周不忍负之。”高行周很聪明,他用“代州”代替“李嗣源”,将个人恩义巧妙地转换成了国家利益,既表达了对李存勖的忠诚,又避免了晋王对他不识抬举的误解。话说到这份上,李存勖也只好作罢,不再打高行周的主意了。

李存勖三番五次地抽调李嗣源的主将,不是没有原因的。李嗣源战功卓著,名动天下,又是李克用的干儿子,地位很高,高到了令李存勖感到威胁和不放心的程度。李存勖有意借莘县战争需要人的名义削弱李嗣源。李存勖的这些行动在他们君臣间的关系中掺杂了阴影,以至于后来时不时地总发生猜疑或防范,以至于若干年后终于导致了很严重的后果,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作品简介:

奎文阁先生再出解史力作,讲述盛唐隆宋之间五代十国的战乱纷争,将一段历史大变局壮观呈现。

本书纵横捭阖,在大背景下讲述重大事件,再现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在大变局中拷问人物决择,解析了人性在道德利益与生死之间的游走和坚守。千回百转的故事情节,刺激人的每一根神经;跌宕浮沉的人物命运,使人禁不住扼腕唏嘘;亦庄亦谐的叙事风格,令读者玩味不绝;生动深刻的说理论道,发人深省启迪智慧。

让我们跟随作者独特的笔调,一起走进那个精彩纷呈的年代吧。

《唐宋间迷失的帝国》第三部《铁血中原》讲述了:

朱全忠第一个吃螃蟹,他取代了李唐帝国,建立了属于他的朱梁帝国。从此中原开始了长十几年的正统之争。南有朱全忠,北有李克用,双峰并峙,世代为敌。诸侯混战,江山易主,生灵涂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勇猛雄武的李存勖建立后唐,又取代了朱梁。

作者:奎文阁

标签:奎文阁唐宋间迷失的帝国唐朝宋朝

唐宋间迷失的帝国3·铁血中原》最热门章节:
1二、皇权贬值 13.太妃的预言2二、皇权贬值 12.郭崇韬之死3二、皇权贬值 11.开疆拓土4二、皇权贬值 10.新国家旧气象5二、皇权贬值 9.复仇6二、皇权贬值 8.决战黄河7二、皇权贬值 7.皇帝一箩筐8二、皇权贬值 6.契丹不是好惹的9二、皇权贬值 5.契丹来了10二、皇权贬值 4.黄河以北换了主人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