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苏宁:背后的力量_第三部 创新营销 第一章 苏宁触发行业三次巨变的营销创新

成志明
政治经济
总共31章(已完结

苏宁:背后的力量 精彩片段:

第三部 创新营销

第一章 苏宁触发行业三次巨变的营销创新

当市场上有领先者的时候,胜利取决于能否超越同行;当自己是领先者的时候,胜利取决于你能否放下过往成功的包袱。

——张近东

在许多人眼中,苏宁是一家拥有上千个店面的超级航母。“买电器,到苏宁”,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也让很多人把苏宁营销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卖电器。事实上,终端店面的电器销售,只是苏宁企业营销的冰山一角。把苏宁简单化地看成是“卖电器的企业”,谈苏宁营销创新只看到店面的那一部分,是无从认识真实的苏宁的。苏宁营销正如那句西谚:“Morethanmeettheeyes.(事实远比看起来复杂。)”

每每站在行业转型的角度,奉行大营销理念,坚定创新意识,是成就今日苏宁连锁奇迹的背后力量之一。可以说,苏宁20年的营销史,折射出的是整个家电行业的演变历程。苏宁每一次大的变革与创新,改变的是一个企业,影响的是整个行业。

苏宁创新营销之所以能够触发整个行业巨变,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点:

其一,双重视野的企业战略观。张近东对苏宁营销高管常讲,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要看长远的路能不能行得通,要看眼前的路扎不扎实。卓越企业的共性是采用双重视野制定企业战略,通过商业直觉和有意识的规划,既专注于短期运营,不会为了未来极具诱惑的目标而无视和透支现实的生存条件;又着眼于长期运营,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忽视和放弃未来的愿景。苏宁每一次创新,既有现实的考虑,又兼顾长远利益,立足当前,亦放眼未来。

其二,相容性增长的企业个性。苏宁的创新,追求的是在和谐的上下游关系中,专业分工,共同赢利,共同发展。面对同行业的竞争,苏宁一贯认为,竞争是永恒的、对手是相对的。要尊重对手、培育对手。有市场就有对手,有对手我们会更加警觉、自觉地发展。

No1.业态模式创新:开创家电零售连锁模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家电消费者开始希望得到更快捷、更贴近生活、更优惠、更优质的服务,但当时的家电流通业无论是业态上还是规模上,流通企业也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上,显然是无法满足这些需求的;而中国家电市场从供不应求逐步转变为供过于求,对当时的多数厂家来说,也是无法适应的。所以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厂家,都在呼唤中国家电流通业的突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苏宁电器果敢地站出来,顺应市场要求,进行业态的转变,率先转型作连锁零售,建立自己的零售终端体系。

在业界,苏宁因低调而出名,低调得让行业外的人士常常产生误会。当家电连锁席卷中国,人们在回溯中国家电连锁的历史之路时,许多人,甚至包括一些业内人士,都不知道这样一个事实:苏宁不是家电连锁的追随者,而是开创者;它是家电连锁业的探路先锋和开拓者,而非半路起家、横空出世的模仿者。

苏宁是中国整个家电业的全程见证者。苏宁认为,如果把自己的成长史作为一部营销发展史来看的话,其本身就是中国渠道商和上游制造企业分工协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国市场上的家电产品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从大件的耐用消费品过渡到日常生活用品,从奢侈品逐步普及为必需品。其间,厂商之间的关系依据市场动态而不断演变,从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其中的曲折坎坷,今天的绝大多数家电连锁企业并非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没有亲身的参与是很难体会得到的。而正是这一特殊的转型时期,催生出中国家电连锁业态。

可以说,中国家电商业企业在20世纪末才进入快速成长期,而其得以快速成长的强劲动力来自于家电连锁模式。以苏宁为领跑者的中国商业企业总结自身实践、借鉴日本家电连锁企业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和行业发展特点,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家电连锁模式。经过短短6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家电连锁从区域走向全国,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多人开始熟悉家电连锁,是在2000年之后。毕竟,进入新世纪,满大街的家电连锁店和媒体上连篇累牍的促销广告,让人无法不关注它们。然而,世间万物皆有其来历,没有什么事会莫名从天而降。任何新事物的诞生,都必须经历一段痛苦的孕育过程。

追溯苏宁家电连锁之路的起点,就不得不把日历翻到1996年。

作品简介:

苏宁电器1990年创立于南京。截至2010年,苏宁电器连锁网络覆盖中国大陆30个省,300多个城市及中国香港和日本等市场,拥有近1500家连锁店、100多个物流配送中心、3000家售后网点,经营面积500万平方米,员工15万多人,年销售规模约1500亿元。品牌价值508.31亿元,是中国最大的商业连锁企业,名列中国上规模民企前三强,中国企业500强第50位,入选《福布斯》亚洲企业50强、《福布斯》全球2000大企业中国零售企业第一。

2004年7月,苏宁电器(002024)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凭借优良的业绩,苏宁电器得到了投资市场的高度认可,是全球家电连锁零售业市场价值最高的企业之一。

20年的时间,苏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如今的苏宁已经可以代表中国连锁零售的最高水平。全面领先于行业,抢滩香港走向海外,收购日本同行走出国门……苏宁凭什么?推动苏宁这样高速发展的背后的力量是什么?《苏宁:背后的力量》——解答,该作品共分三部(册),分别为:《苏宁:背后的力量——组织智慧》《苏宁:背后的力量——信息化天梯》《苏宁:背后的力量——创新营销》。

第一部《苏宁:背后的力量——组织智慧》从企业文化、人才战略等方面对苏宁优秀的组织智慧进行了详细阐述——苏宁组织智慧的优秀之处在于,能把企业的价值观、理念、技能方法、领袖个人魅力和员工群体作用有机结合并充分发挥出来。

第二部《苏宁:背后的力量——信息化天梯》从苏宁信息化的过程来揭示苏宁成长背后的力量。苏宁的信息化工程就是一个构建“天梯”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可以无限延展的“天梯”,推送着苏宁不断地达到更高的高度,足够坚实的信息化后台才能让苏宁的“摘星揽月”的梦想成为可能。

第三部《苏宁:背后的力量——创新营销》从苏宁创新营销的过程来揭示苏宁成长背后的力量。站在行业转型的角度,奉行大营销理念,坚定大创新意识,是成就今日苏宁连锁奇迹的背后力量之一。苏宁每一次大的变革与创新,改变的是一个企业,影响的是整个行业。

作者:成志明

标签:成志明苏宁管理商业企业

苏宁:背后的力量》最热门章节:
1致谢2附录 苏宁创新大事记3第三部 创新营销 第六章 苏宁的创新哲学4第三部 创新营销 第五章 营销变革,建立核心竞争力5第三部 创新营销 第四章 强化后台,建立核心技术6第三部 创新营销 第三章 率先踏上中国家电零售连锁之路7第三部 创新营销 第二章 20年的执著写就商业传奇8第三部 创新营销 第一章 苏宁触发行业三次巨变的营销创新9第三部 创新营销 引言10第二部 信息化天梯 结束语 唯一确定的东西
更多『政治经济』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