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苏宁:背后的力量_第三部 创新营销 第六章 苏宁的创新哲学

成志明
政治经济
总共31章(已完结

苏宁:背后的力量 精彩片段:

第三部 创新营销

第六章 苏宁的创新哲学

创新,实际上就是,在这个行业里面,无论竞争多么激烈,环境多么恶劣,利润多么微薄,你如何能长期健康地生存下去、发展起来、超越对手的智慧和行动。

——张近东

拿破仑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种是剑,一种是思想,后者永远大于前者。”创新思维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也是企业立足的根本。张近东说:“回顾20年的历程,我将苏宁的持续增长归纳为两个原因:第一是坚持,第二是创新。在这个行业里面,竞争那么激烈,环境那么恶劣,利润那么微薄,你如何能变换方式长期生存下去、发展起来、超越对手呢?我们靠的就是坚持和创新这两条。”

“趋”势与“驱”势

苏宁是在顺应国家政策、经济大势、行业发展、自身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营销创新,而同时又不会屈从于不利形势,而往往会因势利导,主动寻求突破,所以苏宁的每一次创新又呈现出一种“察先机而动者胜”的特点。

《黄帝阴符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意思是说,看清大势,了解规律,然后照着发展趋势去做,那么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在认识和领悟到大势所趋的基础上再作决定。创新也是如此,必须在顺应大势的情况下进行。但是,顺势而为,并不意味着要丧失主观能动性。即便是在严苛的经营环境之下,也不能因为空等而无所作为。

管理学上有一个“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而会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而当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会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直至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结果被活生生地烫死在热水中。

现实中,很多企业总是犯着类似的错误,因为对形势变化不敏感,当需要作出创新变革的时候,毫无行动。在看到同行取得新突破之后,才发现为时已晚。苏宁的每一次创新都是形势变迁的产物,但一向具备超前意识的苏宁总是在大势巨变之前,就作好了变革的准备,或者先行一步。

苏宁的第一次大创新——走家电连锁化道路,就是在行业变迁中的主动求变。1996年,整个空调市场乃至家电市场正面临巨大的转折。在此之前,空调市场供不应求,生产厂家关注的是产品的生产,无须为市场操心。供过于求时代到来后,利润空间压缩,厂家势必会关注营销,势必会对分蛋糕的经销商下手。

张近东认识到,在这样一个大势下,专心做经销商、搞批发,做不了多久了。于是,面对厂家“砍大户”的屠刀,他没有太多的怨愤,而是选择主动调整自身的经营模式以适应变化。苏宁旨在打造全新的运营模式,帮助供应商解决问题,让供应商觉得苏宁确实有价值,有他们做不到的核心专长。当时,苏宁完全可以迎合厂家的政策,缩减规模,做一个安分听话的批发商,照样可以存活下去。但是苏宁没有这么做,因为这违背了事物发展的正常规律。

张近东给出了最根本的解决对策:首先,我跳出空调圈,经营更多的产品,一家供应商限制我,我找其他的,空调不好做,那我做彩电、冰箱去;其次,你要把我限制在南京发展,我就要在全国建渠道,这样你总不能每个区域都限制吧?这就是走上综合家电全国连锁的初衷。

苏宁的第二次大创新——践行全产业链协同竞争模式,也是应对竞争的主动求变。在苏宁开辟的连锁化之路上,很多后来者蜂拥而上,经过一番跑马圈地的开店比拼之后,苏宁主动叫停了。张近东发现,与疯狂的开店速度不相称的是,中国家电连锁企业在人才储备、资金、管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等组织能力方面都显得相当薄弱,有些家电连锁商不会走就想跑。苏宁决定不要和对手在量和面上竞争,而是默默转入后台建设,在质和里上与对手无形中拉开距离。坚决不和对手在同一个平台比赛,这就是苏宁的智慧。每一场比赛,都有先后之分,当你觉得你是第一的时候,却发现我已经站在另一个更高级别的赛场上了。

苏宁的第三次大创新——通过营销变革走上自营之路,就更是一次应对未来趋势的主动求变。金融危机下全球经济下滑已导致海内外诸多零售企业陷入困顿,部分企业甚至破产倒闭。中国部分本土家电流通业,尤其是规模小、缺少核心竞争力、管理粗放、抗风险能力差、资金周转余地不大的中小企业,正遭受着寒意侵袭,甚至面临生死考验。许多厂家正无奈全力收缩“过冬”,苏宁却不愿意被拉下后腿,改变快速发展的节奏。张近东对业界一直谈论的“冬天”话题并不在意。他说,苏宁电器没有“冬天”。但危机时时存在,同时危险之中孕育着机会,苏宁决定把握这次机会,开始渗透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全新尝试。

作品简介:

苏宁电器1990年创立于南京。截至2010年,苏宁电器连锁网络覆盖中国大陆30个省,300多个城市及中国香港和日本等市场,拥有近1500家连锁店、100多个物流配送中心、3000家售后网点,经营面积500万平方米,员工15万多人,年销售规模约1500亿元。品牌价值508.31亿元,是中国最大的商业连锁企业,名列中国上规模民企前三强,中国企业500强第50位,入选《福布斯》亚洲企业50强、《福布斯》全球2000大企业中国零售企业第一。

2004年7月,苏宁电器(002024)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凭借优良的业绩,苏宁电器得到了投资市场的高度认可,是全球家电连锁零售业市场价值最高的企业之一。

20年的时间,苏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如今的苏宁已经可以代表中国连锁零售的最高水平。全面领先于行业,抢滩香港走向海外,收购日本同行走出国门……苏宁凭什么?推动苏宁这样高速发展的背后的力量是什么?《苏宁:背后的力量》——解答,该作品共分三部(册),分别为:《苏宁:背后的力量——组织智慧》《苏宁:背后的力量——信息化天梯》《苏宁:背后的力量——创新营销》。

第一部《苏宁:背后的力量——组织智慧》从企业文化、人才战略等方面对苏宁优秀的组织智慧进行了详细阐述——苏宁组织智慧的优秀之处在于,能把企业的价值观、理念、技能方法、领袖个人魅力和员工群体作用有机结合并充分发挥出来。

第二部《苏宁:背后的力量——信息化天梯》从苏宁信息化的过程来揭示苏宁成长背后的力量。苏宁的信息化工程就是一个构建“天梯”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可以无限延展的“天梯”,推送着苏宁不断地达到更高的高度,足够坚实的信息化后台才能让苏宁的“摘星揽月”的梦想成为可能。

第三部《苏宁:背后的力量——创新营销》从苏宁创新营销的过程来揭示苏宁成长背后的力量。站在行业转型的角度,奉行大营销理念,坚定大创新意识,是成就今日苏宁连锁奇迹的背后力量之一。苏宁每一次大的变革与创新,改变的是一个企业,影响的是整个行业。

作者:成志明

标签:成志明苏宁管理商业企业

苏宁:背后的力量》最热门章节:
1致谢2附录 苏宁创新大事记3第三部 创新营销 第六章 苏宁的创新哲学4第三部 创新营销 第五章 营销变革,建立核心竞争力5第三部 创新营销 第四章 强化后台,建立核心技术6第三部 创新营销 第三章 率先踏上中国家电零售连锁之路7第三部 创新营销 第二章 20年的执著写就商业传奇8第三部 创新营销 第一章 苏宁触发行业三次巨变的营销创新9第三部 创新营销 引言10第二部 信息化天梯 结束语 唯一确定的东西
更多『政治经济』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