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国民大品牌·美邦十五年_第四篇 全面转型(2004—2008) 第十八章 资源整合进行时

周德文郭亮
政治经济
总共26章(已完结

国民大品牌·美邦十五年 精彩片段:

第四篇 全面转型(2004—2008)

第十八章 资源整合进行时

周成建说过这样几句话:

钱不是目标、不是结果,也不是消费品。钱是成就事业的工具。

我不可能成为最有钱的人,但我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个行业内被认同的人。

裁缝不应只在技术层面,品牌不仅是生产符号,更是对生活方式服务标注。中国人理解的裁缝,现金就是粮食;西方的裁缝是奢侈的量身定做,是全球富人的生活方式与服务标准。

做企业,第一阶段你要跑得很快,才能超过别人。后来是长途跋涉,肯定要保持耐力,你就需要有很多系统和标准来保持这个企业的持续力。

不难看出,言谈中透露出来的自我肯定同时也意味着美邦特有的清晰化、简单化的企业格调,而在成功上市之后,有一句话却显露出有别于这种简单的味道:“今天不在乎你有多少资源,而在于你有多少能力去整合资源。”

资本逻辑

周成建不是没有经历过失败,但相对于奇迹般的成长,过去的逆境反而显得不足为奇。在创业的十几年里,遭遇的最严峻的环境应该是2008年的金融风暴,但即便如此,美邦还是逆势IPO,并成功募集到了14亿资金。周成建也不是不苟言笑,在上市后,他的话语难掩兴奋:“2008年成功上市的纺织服装业只有美邦一家,零售业有步步高,制造业有九阳,它们都是很优秀的公司。美邦的成功上市,功夫不在2008年,我们3年前就开始准备了,只是结果体现在这一年。”

这句话应该道出了美邦所有的秘密,而就在美邦服饰登录A股市场的当天,ME&CITY品牌发布会在深圳同步召开。周成建快中有慢的节奏似乎只有他一个人玩得转。

十余年专心做一个品牌,美邦的增长不可谓不快。但13年之后才迈出双品牌第一步,这又原委于何?事实真的如同周成建自己说的那么简单,或者是另有隐情?

“我用时间换取空间。美特斯邦威用十多年做到今天的规模,有了这样的积累,ME&CITY只需要3到5年就能做到今天的美邦。目前,这两个品牌通过两个事业部来操作,他们共享管理平台、供应链平台、风险控制系统,但拥有独立的店铺系统和不同的品牌战略、业务战略。”

周成建的思路是清晰的,在做企业这件事上,他无疑有自己的逻辑——不跟风、不着急,但时机成熟的一瞬间又显得过于决断。

“很多年来,我个人的执行力很强,但企业层面老是出问题,创业团队老有人离开。我一直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总觉得自己已经把要求说得很清楚,但团队执行并不到位。而团队成员觉得很委屈,自己已经很尽力了,但老板看不到。最后彼此发生冲突,失去信心。”

作品简介:

该书介绍了温州企业家打造的诸多本土品牌中最成功的“美特斯·邦威”。它诞生的地方,正是中国民营企业最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地方。这是时代的秘密,还是商业力量自然生长的规律?读者可以在周成建的故事中找到答案。美邦的非凡的成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他代表的新的服装商业模式虽非中国商人原创,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本土化成功,全书对这中国商业和中国企业家最吸引人之处做了最详尽地阐释。

一场迷蒙的开局,总会引来若干深有意味的回溯。在岁月的奇巧因缘背后,是穿透种种偶然,最终驶入白昼的河流。周成建的故事,原本只是一个寓言的初篇。然而当美特斯·邦威越进十五年的端点之后,一切都变了:歌功者变得深沉,创业者变得睿智,城市和乡村的界限正在以极速频率发生交接;环境变得陌生,竞争日益加剧,好的想法总是急匆匆地来了又去。总归还有一种情绪,让周成建和他的企业生生不息——对力量和生长的向往,对梦想与未来的信仰。他曾经用十根手指裁剪出令人激动的意外。现在,有一群人跟他一起缝制着更为巨大的时代幕布。其上书写的痕迹,既是岁月的针脚,又是密密穿过时间的荣光。

作者:周德文 郭亮

标签:周德文郭亮国民大品牌美邦商业经济

国民大品牌·美邦十五年》最热门章节:
1第五篇 新的起点(2009—) 第二十四章 借势世博走向全球2第五篇 新的起点(2009—) 第二十三章 推广新变:牵手梦工厂3第五篇 新的起点(2009—) 第二十二章 信息化:产业新动向4第五篇 新的起点(2009—) 第二十一章 尝试:新品牌的战与和5第五篇 新的起点(2009—) 第二十章 何以待明日:美邦“核心力”6第五篇 新的起点(2009—) 第十九章 十五周年,打造国民大品牌7第四篇 全面转型(2004—2008) 第十八章 资源整合进行时8第四篇 全面转型(2004—2008) 第十七章 2008逆风者9第四篇 全面转型(2004—2008) 第十六章 “裁剪世界”10第四篇 全面转型(2004—2008) 第十五章 从枭雄到世家
更多『政治经济』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