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_第08章 新能源大战:我们的新能源经济为谁绽放

郎咸平
政治经济
总共15章(已完结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 精彩片段:

第08章 新能源大战:我们的新能源经济为谁绽放

第四次科技浪潮席卷而来。

最近在中国,我们国内有18个省份,提出打造新能源基地。朝阳产业与行业暴利引发了什么?现在卖多晶硅最赚钱。

真实的荒诞,小人物命运折射产业尴尬。可是这哥们儿很有意思,你卖电给国家电网,应该可以拿回一点钱,是吧,补贴一下他的电费;可是他忘了一点,中国的电表只能相加。

预警中国新能源,产能问题,症结何在?

你们投入几万亿的资金发展风电,发展光伏产业的下场,和我们电视机是一样的。

一、布满鲜花的陷阱:中国能源新政之痛

最近我做了一项研究,探究中国新能源的发展。最近我们国内有18个省份提出了打造新能源基地的计划,更有100多个城市把太阳能和风能作为城市的支柱产业。这样看来,我们中国会在美国之后走人一个全新的领域,叫做新能源,通过新能源的投资来拉动中国经济。

我清楚地告诉各位读者,这个听起来很伟大的计划,到最后一定会全盘失败。如果是以前的话,我讲到这里一定会非常激动,然后一条条说出来为什么会失败。但是我现在不会生气了,因为看多了,人也成熟了,再碰到这种事,我整个心态都改变了,我会用轻松的心态来看这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新能源是怎么来的。

背景提示

当前,整个世界不只面临着金融危机的挑战,还在危机中迎来了第四次科技浪潮。继电子和信息技术应用之后,一场新能源的革命已悄然揭开序幕。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其中前两者已进入实用阶段。我国早已关注新能源的发展,以风能为例,2003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风电特许权招标。2005年2月,胡锦涛主席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此后风电产业连续4年实现新增装机容量翻番。据全球风能理事会年度数据显示,随着2008年实现风电装机1221万千瓦,中国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风电大国。很多人认为,现在是中国风力发电发展的“黄金时代”。然而,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遭遇到一些人士的质疑。那么,中国新能源产业到底怎么了?出现这些问题的症结又在哪里呢?

二、光伏产业下的阴影喑藏着什么

我们中国为了发展新能源,有18个省份、100多个城市把太阳能、风能作为城市的支柱产业,也叫做一把手工程。听起来好像很好,因为光伏产业投资大、产业链长、产值高。一般而言,上一个1000吨的多晶硅项目——所谓的多晶硅就是制造太阳能玻璃板的原料——至少会拉动当地投资10亿元人民币,投产后每年可以形成6亿~8亿元人民币的产值,还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这对地方政府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此外,它还是一个暴利行业,每公斤多晶硅可以卖到300美元,而成本才50美元,几乎是五倍以上的利润。我开玩笑说,中国什么行业最赚钱?以前说是贩毒,卖毒品最赚钱,现在看来卖多晶硅最赚钱。别的话不多说,就这个利润,触动了全中国的人,各省市领导纷纷下定决心,全中国开始大面积地上马,因为它不但拉动产能、拉动就业,同时还是一个暴利行业。

多晶硅的暴利并不完全是一个玩笑。从2004年开始,受西班牙、德国等欧洲国家扶持光伏发电政策的影响,欧洲的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呈现了高速增长态势。装机量的大幅提升推动了对光电转换材料,也就是对多晶硅需求的急速扩大,由于产能不足,多晶硅现货价格从2005年的每公斤35美元一路攀升至2008年的每公斤480美元。价格大幅上涨所带来的丰厚利润,是大量投资者进入多晶硅制造业的原因。那么,当大量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入多晶硅制造领域之后,又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那么这几年盲目发展的结果是什么呢?2001年的时候,中国只有峨眉半导体厂和洛阳单晶硅厂两家企业生产多晶硅,年产量只有80吨。到了2009年6月底,我国已有19家企业的多晶硅项目投产,产能达到每年3万吨,而2008年我国多晶硅的总需求只有1.7万吨,而且还有十多家企业正在建设当中,也要扩建多晶硅项目,规划总产能到2011年将超过10万吨。10万吨是什么概念?超过全球需求量的两倍左右。

作品简介:

本书目的在于以案例形式进一步解剖新帝国主义的操作手法和技巧,浓缩成了本书的十余场我们没有经历过的战争。

美国将会如何乘中国之危挑起战争呢?我们的“危”有三,第一、资产泡沫化,第二、经济停滞化,第三、通货膨胀化。而美国无疑将利用三大战争,汇率大战、贸易大战、成本大战,恶化我们的三大危机。

首先说的是美国新近发动的汇率大战。到底美国对中国的汇率大战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那就是挑起资产泡沫!不妨看看泰国、越南、香港和日本历史上遭遇的泡沫大战模式。

汇率大战除了打击我们的出口,实则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真实目的是要我们重蹈日本模式之覆辙,逼迫我们开放金融市场。美国在泡沫大战中对日轰炸的三部曲,如今在中国只差半步就完成了部署。

至于美国拿丰田开刀的贸易大战,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就是要解决美国的失业人口问题,完全无异于一场美国版《潜伏》。

我们天天叫嚷着“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可是,所谓的气候变暖,其实就是欧美的一个惊天大阴谋、一场气候大战。而我们却荒谬的落进了新能源的“大跃进”陷阱,严重的产能过剩、大量的环境污染将遗祸我们的子孙万代,而欧美则得到了绿色环保。

用炮舰换通商?太愚蠢了!现代东印度公司有着两只秃鹰,那就是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高盛、必和必拓和孟山都,它们对中国的侵略绝不亚于大清末期的炮火硝烟,只是它们的手法翻新罢了。

最后谈的是美国的文化侵略,拿《孔子》和《阿凡达》做个比较,就可以了解为什么美国可以成功输出文化价值观。以《阿凡达》为代表的美国文化侵略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作者:郎咸平

标签:郎咸平经济学金融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最热门章节:
1第14章 文化大战:当孔子遭遇阿凡达2第13章 焦炭大战:“焦炭出手,打击矿石”的幻象3第12章 转基因大战:来势汹汹的产业资本孟山都4第11章 产业资本大战:世界很小,必和必拓很大5第10章 金融资本大战:一个华尔街的幽灵——高盛6第09章 新能源汽车大战:我们真的领先世界吗7第08章 新能源大战:我们的新能源经济为谁绽放8第07章 低碳美元大战:美国绑架全球经济的碳计划9第06章 气候大战:一个惊天大谎言10第05章 丰田大战:美国版《潜伏》
更多『政治经济』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