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詹宏志私房谋杀_其他作品 《火箭冲到太平间》

詹宏志
文学理论
总共114章(已完结

詹宏志私房谋杀 精彩片段:

其他作品

《火箭冲到太平间》

Rocket to the Morgue

●安东尼·鲍查 (Anthony Boucher)/著

●景翔/译

内容简介

一名惨遭不明凶手杀害的流浪汉,留下的唯一线索是一串特殊的七端念珠和一个电话号码,而这些竟牵连上科幻小说巨擘的继承人西拉瑞·傅可思;而此时的西拉瑞正遭遇收到下了毒的巧克力、包裹炸弹、利刃刺杀等重重危机,来去无踪的凶手正虎视眈眈的想要夺取他的性命。

一次次失败之后,凶手依然锲而不舍,马歇尔副队长要如何在涉有重嫌的西拉瑞家人及好几名科幻作家之中找出真凶,及时阻止凶手下一次出手呢?

然而在一场火箭试射会上,凶手终于成功夺取了一条人命!

正当案情陷入胶着,且又遇上棘手的密室难题时,乌秀拉修女却带来一线曙光,难解的谜团终于逐步缓缓解开……

导读推荐 科幻推理的渊源历史/编辑部撰述

好莱坞若找不到出色的原创剧本时,最喜欢拿各种类型小说来改编上大银幕。若问近五年来,最受好莱坞片商青睐的科幻作家是哪一位,答案无疑是菲力普·狄克(Philip K· Dick,1928~1982)。他的小说被拍成电影的例子有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关键报告〉(Minority Report,2002)、吴宇森执导的〈记忆裂痕〉(Paycheck,2003),明年即将上档的新片就有两部:基努·李维主演的〈A Scanner Darkly〉和尼可拉斯·凯吉主演的〈Next〉;若再往前追溯,〈银翼杀手〉(Blade Runner,1982)和〈魔鬼总动员〉(Total Recall,1990)这两部科幻经典名作也是出自菲力普·狄克之手。简单说,凡是菲力普·狄克作品改编的电影,几乎都是大卡司大制作。如今众人视他为重量级的“科幻大师”,当年他还是初出茅庐的菜鸟作家时,是哪位伯乐相中他愿意帮他出书呢?别惊讶,答案是安东尼·鲍查(Anthony Boucher,1911~1968),也就是那位推理文学界的“文艺复兴人”。

推理人怎么会去插手科幻小说的出版市场呢?其实我们在《九九神咒》(Nine Times Nine,1940)的导读中提过,安东尼·鲍查也是科幻小说的重要推手,他不但写科幻小说,而且还写科幻类书评。严格说起来,推理和科幻本是一家亲,在侦探小说这个文体刚萌芽的时期,已赫然可见科幻素材隐藏其中,君不见爱伦坡就把科幻奇想放到他的推理故事里。至于科幻小说何时把推理元素收纳进来,这起码可以追溯到朱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1905)的作品,算起来也有一段悠久的历史。经过这么多年来的两相调和,“科幻推理”(Science Fiction Mystery)俨然成为一派相当重要的“次类型”小说,不管是廉价的纸浆杂志,抑或是以亮光纸印刷的通俗杂志、平装书、精装书等种种版本,书市上皆是处处可寻。

在早期的推理惊悚小说中,科幻元素是以某种凶恶发明物的形式出现,例如被照射到立即没命的死亡光线、或是吸入马上昏死的致命毒气,犯罪集团的幕后主使便是利用这些武器来恐吓全世界。后来又发展出各式各样的毁灭性武器,甚至还发明了可将低成本材料炼成黄金、制成钻石的神奇装置。在这个时期中,有位科幻女作家梅德(L· T· Meade,1854~1914)和若干推理名家像是柯南·道尔、杰克·傅特瑞尔(Jacques Futrelle,1875~1912)、艾德格·华莱士(Edgar Wallace,1875~1932)等人,在《史传德杂志》(The Strand Magaziine)刊登他们的短篇故事,联手让这本刊物的业绩蒸蒸日上。到了二十世纪初,崇尚科学办案的侦探蔚为风潮,当时还出现了一本《科学侦探月刊》(Scientific Detective Monthly),其中最受欢迎的侦探人物是亚瑟·李维(Arthur B· Reeve,1880~1936)笔下的克雷格·甘迺迪(Craig Kennedy)。看来甘迺迪这个姓氏还真受美国人喜爱。

三零和四零年代的时候,许多作家已经脚跨两条船,在科幻和推理之间游走,因而这个阶段不时有“科幻推理”这种合成小说产生,较具代表性的作家如约翰·麦唐诺(John D· MacDonald,1916~1986)、以梅森探案成名的厄尔·史丹利·贾德纳(Erle Stanley Gardner,1889~1970),以及佛瑞德克·布朗(Fredric Brown,1906~1972)。其中号称“科幻流派的推理写手”的佛瑞德克·布朗,在一九三七年卖掉他的第一篇推理故事,到了一九四一年也卖出第一篇科幻故事,他用自身独特的幽默感把两种类型熔合一炉,并不时对某些奇幻、科幻的概念加以嘲弄自省。

作品简介:

本书精选36篇詹宏志为“谋杀专门店——世界推理小说精选”丛书(101种)所撰写的导读,换言之,亦是对36部经典名著与36位推理名家的专业且翔实的介绍。

全书分三大单元:正统推理(22篇),犯罪推理(9篇)、变体推理(5篇)。此三大方向正是150年来欧美推理小说的沿革路径。作者在每篇导读中均精辟而生动地分析了每位作者及其著作在推理历史长河中的特色与价值,借由各篇的独立介绍,可清楚看出欧美推理小说的发展脉络,领略各创作者充满奇思妙想、百花盛开般的创意。

宏志的文字现在才在这里出版,虽然耽搁太久,总算让我长出一口气。

——阿 城

詹宏志是当代极少数能写明朗文章的人之一。明朗的魅力,绝不抽象,将复杂的来龙去脉说得有趣、帅劲,令人神往,他是此中高手。

——朱天文

我和宏志各有各的“动物领域”,同一代人,相与三十载,能够成为渐行渐近的朋友是不容易的事,关键在于我们都还保有一点不堪凑附热闹的好奇心,在惯于接触种种未必能和正常人交换心得的琐碎知识之际,相濡以沫也许正是难得的缘法。

——张大春

这些作品当然可以让大陆读者一窥詹宏志那百科全书般的知识配备与无线电望远镜似的敏锐触角,也当然能够略显这位绝代才子的蕴藉光华;我唯一担心的是,这就够了吗?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大陆读者明白:没有詹宏志,就没有今天的台湾?

——梁文道

作者:詹宏志

标签:詹宏志詹宏志私房谋杀推理台湾随笔理论研究

詹宏志私房谋杀》最热门章节:
1其他作品 《宋戴克医师名案集》2其他作品 《礼诺谋杀案》3其他作品 《迷途羔羊》4其他作品 《深蓝再见》5其他作品 《镀金人》6其他作品 《裁判有误》7其他作品 《黑衣新娘》8其他作品 《玫瑰山庄》9其他作品 《暗夜之贼》10其他作品 《13号房》
更多『文学理论』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