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詹宏志私房谋杀_其他作品 《裁判有误》

詹宏志
文学理论
总共114章(已完结

詹宏志私房谋杀 精彩片段:

其他作品

《裁判有误》

TRIAL AND ERROR

●安东尼·柏克莱(Anthony Berkeley)/著

●陈芙阳/译

内容简介

“犯罪圈”的成员区特威克受邀参加一场私人晚宴,酒酣耳热之际,众绅士辩论起“造恶能否行善”此一道德议题,殊不知主人泰特亨特心中的谋杀念头正悄悄萌芽。自此,身染绝症的绅士泰特亨特四出物色合适的谋杀对象,从嚣张跋扈的报社主管费雪曼,到长袖善舞、美丽动人的舞台剧名伶珍·诺伍德,都成了泰特亨特的谋杀人选。然而,温文有礼的泰德亨特先生能否顺利执行谋杀计画?他周遭的亲朋好友到底该帮助他还是劝阻他?严肃的道德议题夹杂在荒谬且乌龙百出的谋杀行动之中,作者以幽默谐拟的笔调勾画出谋杀的动机、心理转折,以及一波三折的审判过程,令人忍俊不住……

导读推荐——导读 詹宏志

事实之前

英国推理小说名作《裁判有误》(Trial and Error,1937)的作者安东尼·柏克莱(Anthony Berkeley,1893~1971),出身名校牛津大学,专研古典。他的小说、理论、评论和他的活动,都深刻地影响着他的同辈与后一代推理作家与读者,如果没有他,推理小说的创作与评论不会像今天这么多采多姿。

他以多种笔名活跃于推理小说界,其中成就最高的一个“笔名”法兰西斯·艾尔士(Francis Iles)名下拥有两部推理小说的高峰经典之作——《恶意预谋》(Malice Aforethought,1931)与《事实之前》(Before the Fact,1932)。以推理小说的独创性而言,这两部小说都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小说分别以加害人和被害人的眼光来叙述,并非传统的解谜之作。作者细腻的描写与精彩布局让小说的阅读乐趣到达至高之境,这两部小说可说是逆向推理与犯罪小说之间承先启后的过渡作品。

恶意之后

除了以艾尔士的笔名所建立的成就,考克思的另一个笔名安东尼·柏克莱则是推理小说正统古典推理的代表性人物。这个笔名活跃于文坛的时间比艾尔士更早,在这个笔名之下,推理小说的创作量也最多,书中大部分都用了两位职业与业余的侦探,一位叫罗杰·薛灵汉(Roger Sheringham),另一位叫安布洛兹·区特威克(Ambrose Chitterwick);众小说之中,又以《毒巧克力案件》(The Poisoned Chocolate Case,1929)和本书《裁判有误》被认为是史上的经典之作。

《毒巧克力案件》被评论史家朱利安·西蒙斯(Julian Symons)誉为“侦探小说历史上一个最惊人诡巧的故事”;一位妇人被一盒寄来的巧克力糖毒死了,谁下的手?为什么?原意是毒她还是其他人?警方侦办案情陷入胶着,结果一个由各种爱好推理艺术人士组成的业余“犯罪圈”(Crimes Circle)出动查案,不料竟找出六个完美推理结论出来;六个不同结论都“破了案”,但真相只能有一个,那一个才是真的?这是历史上最奇妙的侦探小说之一,一个案子不是破了一次,而是破了六次,最后,你还得从六次之中再破一次(或者都不是)。

在另一部经典名作《裁判有误》里,《恶意预谋》中的预揭谋杀与《毒巧克力案件》的诡谲机巧并冶于一炉,成为一部混合着逆向推理与正统解谜双重乐趣的奇特小说。故事一开始,仕绅泰德亨特先生(Mr· Todhunter)知道自己只剩下六个月的寿命,他决定挑选一位心目中的坏人来进行谋杀(反正是同归于尽);他如何完成这个心愿呢?这和《恶意预谋》是同样型态的“门户洞开”式悬疑,但谋杀案发生之后,侦探就要登场了。这一次,侦探主角仍然是“犯罪圈”社团的一位会员安布洛兹·区特威克,他必须以正统解谜方式来办案;小说真正展开后,就看出这是柏克莱的“集大成”之作,因为他揉合的不只是他自己的两种推理小说,还包括新闻小说、戏剧小说、流浪汉小说、怪奇小说的多种元素与风格,混合了英式的机智与幽默,嘲讽自己也嘲讽别人,成为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家推理小说。

作品简介:

本书精选36篇詹宏志为“谋杀专门店——世界推理小说精选”丛书(101种)所撰写的导读,换言之,亦是对36部经典名著与36位推理名家的专业且翔实的介绍。

全书分三大单元:正统推理(22篇),犯罪推理(9篇)、变体推理(5篇)。此三大方向正是150年来欧美推理小说的沿革路径。作者在每篇导读中均精辟而生动地分析了每位作者及其著作在推理历史长河中的特色与价值,借由各篇的独立介绍,可清楚看出欧美推理小说的发展脉络,领略各创作者充满奇思妙想、百花盛开般的创意。

宏志的文字现在才在这里出版,虽然耽搁太久,总算让我长出一口气。

——阿 城

詹宏志是当代极少数能写明朗文章的人之一。明朗的魅力,绝不抽象,将复杂的来龙去脉说得有趣、帅劲,令人神往,他是此中高手。

——朱天文

我和宏志各有各的“动物领域”,同一代人,相与三十载,能够成为渐行渐近的朋友是不容易的事,关键在于我们都还保有一点不堪凑附热闹的好奇心,在惯于接触种种未必能和正常人交换心得的琐碎知识之际,相濡以沫也许正是难得的缘法。

——张大春

这些作品当然可以让大陆读者一窥詹宏志那百科全书般的知识配备与无线电望远镜似的敏锐触角,也当然能够略显这位绝代才子的蕴藉光华;我唯一担心的是,这就够了吗?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大陆读者明白:没有詹宏志,就没有今天的台湾?

——梁文道

作者:詹宏志

标签:詹宏志詹宏志私房谋杀推理台湾随笔理论研究

詹宏志私房谋杀》最热门章节:
1正统推理 《昆恩的静默世界》2正统推理 《黑塔》3正统推理 《罗丝安娜:马丁·贝克刑事档案》4正统推理 《恶夜追缉令》5正统推理 《恨警察的人》6正统推理 《时间之女》7正统推理 《玩具店不见了》8正统推理 《多灾小镇》9正统推理 《葛蕾丝命案》10正统推理 《远走高飞》
更多『文学理论』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