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詹宏志私房谋杀_其他作品 《最后神探》

詹宏志
文学理论
总共114章(已完结

詹宏志私房谋杀 精彩片段:

其他作品

《最后神探》

The Last Detective

●彼得·拉佛西(Peter Lovesey)/著

●简单/译

内容简介

一具赤裸的女尸自湖底浮起,死因难测,身分糢糊,警方为之头痛不已。然而它却是一场理念的较劲——它考验了电子仪器办案的效能,也提供信奉侦探办案者再试身手的舞台。

在所有的调查不得不回到原点的时候,一名教授带来了令人振奋的线索。“最后神探”戴蒙探长紧咬住这条大鱼不放,发挥其侦探本色,深入本案相关人物的生活,感情世界,进行心理攻防,然而在上司下属的交相掣肘下,他为本案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也终于发现了令人错愕的真相……

导读推荐

《最后神探》(The Last Detective,1991)是我在“谋杀专门店”里选的几部(年份)最新的作品,做为书名的“最后神探”一词,在书中不仅是一句恭维的话,也是一句讽刺的话,但从我的想法,它更一语道破推理小说发展史上一个尴尬而有趣的处境。

随着真实世界“侦探”技术的发展,益发让“古典侦探”的地位感到尴尬。古典侦探小说里,那位咬着菸斗的奇怪思考机器,观察问案,宣布判断,全是一个人占领整个舞台的独脚戏;如果旁边另有显要角色,那也是用来衬托主角聪明的“华生医生”之流,并不是真正用来破案的合伙人。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古典侦探其实是一种“个体户”式小本经营的英雄事业。……

对众多思古之幽情的读者们,——作家何独不然?——推理小说应当如何继续维护这个传统与梦幻呢?有的作家从善如流,发展出完全符合现代“警察办案程序”(Police Procedural)的小说,最有名的例子应该就是创造了“第八十七分局”(87th precinct)的美国推理小说家艾德·麦可班恩(Ed McBain,1926- );有的作家则守着古典时期的黄昏,创造出一种新旧交替的来,今天我们要读的英国小说家彼得·拉佛西(Peter Lovesey,1936- )的作品《最后神探》,就是这种取向的代表作。

作品简介:

本书精选36篇詹宏志为“谋杀专门店——世界推理小说精选”丛书(101种)所撰写的导读,换言之,亦是对36部经典名著与36位推理名家的专业且翔实的介绍。

全书分三大单元:正统推理(22篇),犯罪推理(9篇)、变体推理(5篇)。此三大方向正是150年来欧美推理小说的沿革路径。作者在每篇导读中均精辟而生动地分析了每位作者及其著作在推理历史长河中的特色与价值,借由各篇的独立介绍,可清楚看出欧美推理小说的发展脉络,领略各创作者充满奇思妙想、百花盛开般的创意。

宏志的文字现在才在这里出版,虽然耽搁太久,总算让我长出一口气。

——阿 城

詹宏志是当代极少数能写明朗文章的人之一。明朗的魅力,绝不抽象,将复杂的来龙去脉说得有趣、帅劲,令人神往,他是此中高手。

——朱天文

我和宏志各有各的“动物领域”,同一代人,相与三十载,能够成为渐行渐近的朋友是不容易的事,关键在于我们都还保有一点不堪凑附热闹的好奇心,在惯于接触种种未必能和正常人交换心得的琐碎知识之际,相濡以沫也许正是难得的缘法。

——张大春

这些作品当然可以让大陆读者一窥詹宏志那百科全书般的知识配备与无线电望远镜似的敏锐触角,也当然能够略显这位绝代才子的蕴藉光华;我唯一担心的是,这就够了吗?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大陆读者明白:没有詹宏志,就没有今天的台湾?

——梁文道

作者:詹宏志

标签:詹宏志詹宏志私房谋杀推理台湾随笔理论研究

詹宏志私房谋杀》最热门章节:
1其他作品 《宋戴克医师名案集》2其他作品 《礼诺谋杀案》3其他作品 《迷途羔羊》4其他作品 《深蓝再见》5其他作品 《镀金人》6其他作品 《裁判有误》7其他作品 《黑衣新娘》8其他作品 《玫瑰山庄》9其他作品 《暗夜之贼》10其他作品 《13号房》
更多『文学理论』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