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詹宏志私房谋杀_变体推理 《法律与淑女》

詹宏志
文学理论
总共114章(已完结

詹宏志私房谋杀 精彩片段:

变体推理

《法律与淑女》

导读

推理小说的祖父

其实我们很不容易说清楚,究竟威尔基·柯林斯(Wilkie Collins,1824~1889)应该算是推理小说之父,还是推理小说的祖父?

他的《月光石》(The Moonstone,1868)一向被认为是长篇推理小说的奠基之作,诗人兼评论家艾略特(T· S· Etliot)曾说《月光石》是英语世界第一部最长最好的侦探小说,可见它的经典地位。但《月光石》虽然创造了一个历史上最早的谜案(一颗巨大的钻石失窃了),也创造了一位经典性的名探卡夫(Sergeant Cuff),然而柯林斯并没有让神探破案,却让案情在时间流逝中真相大白,仅仅差了这一步,就使《月光石》仍然与后来福尔摩斯式的侦探小说有所区别。既然后来类型小说有清楚的规则可遵循,我们只好先称他是长篇推理小说的祖父。

柯林斯是英国大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的生前好友,柯林斯比较年轻,但他的才气深受狄更斯的喜爱;狄更斯不仅和柯林斯合写过若干短篇小说,刊登在狄更斯所编的周刊《家庭文学》(Household Words),也一起制作过舞台剧。狄更斯晚年对柯林斯发展出来的悬疑小说兴趣很浓,最后也动手写起柯林斯式的推理小说来,他的推理小说《艾文·杜鲁奇案》(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1870)未能写完就过世,成为全世界推理小说迷的恨事,历史上有许多考据家和小说家都试图续完狄更斯的小说,也有一些很获好评,但狄更斯的原意(艾文究竟死了没有,真凶究竟是谁?)已经无人能知。

柯林斯的文学成就有可以与狄更斯相较量之处,而他生前作品受欢迎的程度则绝不逊于狄更斯,柯林斯对读者极为注意,曾经说要触及“未知的读者大众”,也的确说到做到,可说是现代畅销作家的前驱。

肥皂剧与推理剧

在柯林斯的时代,当然没有人听说过侦探小说这个名字。柯林斯知道自己正在从事一种前所未有的试验,但他不曾想像,他的探索竟会在后来引发一个全新的文学创作类型。柯林斯的小说或多或少都具备我们今天说的推理小说特质,其中又以《白衣妇人》(The Woman In White,1860?),和《月光石》最为脍炙人口,百年来读者不减,再版不衰;他的其他小说也常有侦探情节出现,像《Basil》和《Hide and Seek》都是。

柯林斯小说另一个常被注意的特质是他的“煽情”,他也正是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盛行的“煽情小说”(Novel of Sensation)的开拓者;这派小说经常创造奇巧诡谲的情节,尤其是深藏的家族秘密或不为人知的身世隐情,使小说读来峰回路转,出人意表。你听到这里有没有觉得一点耳熟,不错,这也就是今天的电视八点档肥皂剧的真宗秘祖。

是的,这就是我认为的柯林斯伟大之处,当今通俗文化的两大“支柱”或两大“罪行”(推理剧与肥皂剧)都是他一手擘划。这也是我放弃选择《月光石》而选《法律与淑女》(The Law And The Lady,1875)的原因,在《法律与淑女》,我们更能看到柯林斯在小说里,如何将两种特质冶于一炉的才气·可是,柯林斯的煽情小说是否也和今天的八点档连续剧一样简单呢?

以最近的文学研究者的眼光来看,恐怕不可小觑。有一段时间,文学史上的见解倾向于判定柯林斯的晚年作品,也就是他的“煽情小说”时期,不如一八六O年代的全盛时期作品;但近年来的研究对他的“煽情小说”颇有重估价值的意思,一方面发现柯林斯有意识地想把作品推广给新的阅读大众(他所说的“在厨房读书的人”,指的是女佣,一种全新的阅读阶级),又发现他的通俗剧都有很强的道德寓意,因而有了全面为柯林斯翻案的新倾向。

坚毅女性谜中谜

《法律与淑女》正是这样的一部代表作。从一开场,我们就见识了最有才情的通俗剧:一位淑女嫁给一位绅士,立刻一头闯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她先发现她的新婚丈夫在哭,又发现先生的母亲不肯承认新媳妇,然后再发现丈夫用了假姓氏,这一连串的谜团究竟是怎么回事,你无法不继续看下去,就像一齣高潮迭起的连续剧一样。

作品简介:

本书精选36篇詹宏志为“谋杀专门店——世界推理小说精选”丛书(101种)所撰写的导读,换言之,亦是对36部经典名著与36位推理名家的专业且翔实的介绍。

全书分三大单元:正统推理(22篇),犯罪推理(9篇)、变体推理(5篇)。此三大方向正是150年来欧美推理小说的沿革路径。作者在每篇导读中均精辟而生动地分析了每位作者及其著作在推理历史长河中的特色与价值,借由各篇的独立介绍,可清楚看出欧美推理小说的发展脉络,领略各创作者充满奇思妙想、百花盛开般的创意。

宏志的文字现在才在这里出版,虽然耽搁太久,总算让我长出一口气。

——阿 城

詹宏志是当代极少数能写明朗文章的人之一。明朗的魅力,绝不抽象,将复杂的来龙去脉说得有趣、帅劲,令人神往,他是此中高手。

——朱天文

我和宏志各有各的“动物领域”,同一代人,相与三十载,能够成为渐行渐近的朋友是不容易的事,关键在于我们都还保有一点不堪凑附热闹的好奇心,在惯于接触种种未必能和正常人交换心得的琐碎知识之际,相濡以沫也许正是难得的缘法。

——张大春

这些作品当然可以让大陆读者一窥詹宏志那百科全书般的知识配备与无线电望远镜似的敏锐触角,也当然能够略显这位绝代才子的蕴藉光华;我唯一担心的是,这就够了吗?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大陆读者明白:没有詹宏志,就没有今天的台湾?

——梁文道

作者:詹宏志

标签:詹宏志詹宏志私房谋杀推理台湾随笔理论研究

詹宏志私房谋杀》最热门章节:
1其他作品 《非自然死亡》2其他作品 《最后的衣着》3其他作品 《小姐不见了》4其他作品 《甜蜜的危险》5其他作品 《火车怪客》6其他作品 《多尾怪猫》7其他作品 《莎迪她死时》8其他作品 《探长的耐性》9其他作品 《双重理赔》10其他作品 《上锁的房间-马丁·贝克刑事档案》
更多『文学理论』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