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四书说略 精彩片段:
第七章 “四书”儒学的基础教材
第三节 《大学》和《中庸》
《大学》是《礼记》中一篇论述在古代的“大学”阶段如何学习修身、治国之道的文章,作于汉初。我国学校起源很早。西周时代有“小学”、“大学”之分。《礼记·王制》说:“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旧说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学习日常礼节、识字,15岁入大学,学习《诗》、《书》、《礼》、《乐》和武艺。《大学》这篇文章只是汉人对上古“大学”教育的悬想,无非是借那么个名义来发挥自己的教育理论而已。
旧说《大学》是孔子的学生曾参作的,而曾参又是从孔子那里听来的。所以朱熹作《大学章句》就把这篇文章的第一大段总论部分作为“经”,说它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把后边进一步阐述总论的文字分成十小段,让它们充当“传”,并且说:“其传十章,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以上并见《大学章句》)经朱熹这样一安排,《大学》就穿上了“圣经”的外衣。实际上这些都是宋代理学家的臆见,并没有什么根据。
但是如果把那些想当然的成分去掉,朱熹的分段整理确实有助于这篇文章的阅读。
除了分“经”分“传”之外,朱熹还根据全文的逻辑关系,把前边的两段文字移到后边,并且还指出可能有的地方有脱文。此外还把那些他认为有脱文的地方“尝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补写了一段“传”,使之完整化。补写的一段叫《格物传》,因此,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十三经注疏》本《大学》和《四书章句集注》本《大学》不完全一样,其原因就在这里。好在两种本子俱在,研究者可以“各取所需”。朱熹的改动有他的实用目的,并不是像我们今天这样整理古籍。故其得失无须细论。
一般读《大学》,都要着重吃透第一大段,也就是总论的部分,尤其是其中的“三纲领”、“八条目”。下边介绍这“三纲八目”的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下略)
文章开始讲“大学之道”(大学教育的目标),共有三点:
1.在明明德:在于彰明“明德”。“明德”的意思是固有的真纯的德性。儒家认为“仁义”等德性都是人固有的,本来很纯净,后来被各种私欲蒙蔽,就失去了光彩。所以大学教育就要使人觉悟起来,让本来很纯净的德性焕发光彩。
2.在亲民:在于使民众的品德不断进步,日新月异。据宋儒的解释,“亲”就是“新”,也就是“革新”。
3.在止于至善:在于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
这就是旧时讲《大学》所谓的“三纲领”。下边“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一段,是讲实现这“三纲领”的自我修养步骤。大意是:
古代想把自己纯净的德性彰明于天下的人(明明德于天下者。天下:指中国全境),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治国。国:指诸侯国)。要想治国先要搞好家族内部关系(齐家)。要齐家先要把本身的品性修养好(修身)。想修身先要端正思想(正心)。正心首先要使意愿真诚(诚意)。想意愿真诚就要充实自己的知识(致知)。致知的方法在于精研事理(格物)。〔下边是反过来推导〕穷究了事理就获得了知识(知致)。获得了知识之后意愿就可以真诚(意诚)。意愿真诚了就可以使思想端正(心正)。思想端正之后自身才能提高修养(身修)。自身提高了修养,家族关系就能协调(家齐)。家族关系协调了,国家就能得到治理(国治)。国家治理好之后,天下就进入太平之世(天下平)。
这样推来推去,主要解决八个关键问题: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叫“八条目”,简称“八目”。这“八目”之中,以“修身”为关键。从“修身”起,向内认识,就是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向外推广,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下边强调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