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倒流一万年 精彩片段:
是劳动创造了人,还是人创造了劳动①
记者提问一:北京自然博物馆举办了一个"人之由来"的陈列,我注意到陈列中没有引用恩格斯的语录"劳动创造了人",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①本文为1989年2月23日周国兴与中央电视台记者的对话录。原载《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1989年6月、7月号。
周国兴答一:"人之由来"是讲人类起源的陈列,之所以没有直接引用"劳动创造人"的语录,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为了避免给人以错觉,以为"劳动"是从古猿到人演化过程中惟一的因素。其次,"劳动创造了人"这个命题的出现,原是恩格斯打算写一本题为《奴役的三种基本形式》的书,后来因故没有完成,却留下了序言部分。在这篇序言里恩格斯谈到了劳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而且劳动的作用"甚至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由此可见,恩格斯提出"劳动创造了人"这一命题是有前提的,是有限定性意义的,即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但以往我们在引用时,简单化了,简单到只剩下一句话:"劳动创造了人!"实际上这种简单化的语录并不完全代表恩格斯的原意。再者,从解放初期进行社会发展史教育时起,直至今日,对"劳动创造人"这一命题,在学术界一直有很大争议,譬如什么是"劳动",即"劳动"的含义,就有很大的争论。这在国外亦然,时代在前进,科学上已积累了很多新的资料,人们的思想认识也在提高,现在的争论也不只是探索什么"劳动"的定义问题,而是劳动究竟能不能创造人?甚至不少人对这一命题持否定的态度。
"人之由来"陈列是科普性的,对这学术性和哲理性很强,特别是涉及到对经典著作某些观点的理解问题,故持特别慎重的态度,且这一争议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至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反对传统哲学的研究方向,认为,故不提此命题为好,事实上,在陈列中,我们应用丰富的史实,有说服力的材料,将经典著作中的这一基本原理有分寸地融于陈列内容之中,因此没有必要再"语录化"地出现这句话了。
记者提问二:恕我直言,我看过你过去的许多著作,你曾费过很多篇幅来阐述"劳动创造人"这一观点,请你解释一下。
周国兴答二:这倒是事实。在我过去的许多著作中,确实曾着力地宣传过这一观点,而且还专门写过研究论文来阐述我对这一命题及有关方面的看法。不能不看到,当时我也犯过学术界里曾普遍存在的毛病,即以为经典著作在手,一切问题均可迎刃而解,以"语录"来替代科学实证。现在细想起来,这实在是一种很不正常、很懒惰的做法。当然,在探索过程中,我在接触到大量新资料、新信息后,也不是没有发现问题,也作过不少新的探索,提出过很多新的理解。时代在前进,在今日,人们思想认识提高了,思想解放了,再也不用去图解经典著作的某些论述了,相反地对经典著作中的某些论述,采取认真分析、研究的态度,作不同的理解,甚至提出否定的看法都是很自然的。
作为我个人,我一贯的观点是既反对夸大"劳动"的作用,将"劳动"过于神圣化、神秘化的做法,也反对完全抹杀劳动的作用,而是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放在一个恰当的地位上。
记者提问三:刚才你说过,学术界曾对"究竟什么是劳动";有过很大争议,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劳动"?
周国兴答三:究竟什么是"劳动"?这是一个首要的问题。政治经济学上经典的定义是:真正的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这意味着有了人之后才有劳动,因为"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这个命题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提出的,并为马克思所推崇,还写进了《资本论》一书中。另一方面又提出,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意味着在人还没有出现前,在古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中劳动就已存在。到底劳动出现在人之前或人之后呢,究竟什么是"劳动",这就使人们产生了疑问。显然,"劳动"在这里有双重含义,一种叫"真正的劳动";一种是"非真正的劳动",是人还未出现之前的劳动形式。
政治经济学还说:劳动包含三要素,即劳动者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劳动是使用工具进行的一种生产性活动。然而使用工具的行为,在动物界已呈萌芽形式出现,所以这里可以看到同是"劳动",就有三种形式出现了,即动物式的"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劳动"(非真正的劳动);人的"劳动"(真正的劳动)。这岂不表明人的劳动本身也有一个萌发、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学术界曾就围绕什么是劳动有过一番争论。
我对"劳动"的含义曾有所探讨,也对恩格斯所说"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这个"在某种意义上"也作过探索。当然,这里牵涉到"人",究竟什么是"人"?人既是动物,又不是一般动物,而是特殊的动物(有人建议应称为"高级动物"),是一种有自觉能动性、最社会化的动物。人既然是个动物,他的演化规律必须服从生物的演化规律;作为一种特殊的动物,人在总的生物演化规律中又有其特殊性。
生物进化的动力是"遗传与适应的交互作用",并通过自然选择来完成其进化过程。生物的遗传性既是保守的,又是可变的,而适应则反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能否适应环境是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前提,遗传与适应的交互作用促使物种的变异、推动生物的进化,适应是引起变异的主导方面。在这里反映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异,动物是以自身本体的变化去适应环境,人则是以自己的努力,创造新的生存条件,这些新生存条件是自然界原先不存在的,由此取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我认为,劳动就其本质而言,实际上是人的一种特殊适应手段,或特殊的适应方式。我将"人的劳动"这种特殊适应手段分成"低级"与"高级"两种形态,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人类祖先频繁使用天然工具的劳动形式是低级形态的人的劳动;当人们使用他们所制造的工具从事劳动时,这是高级形态的人的劳动。正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低级形态的劳动,才对人类的诞生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所以"劳动"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有着自己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它只是人的一种特殊适应手段或适应方式。我想,"在某种意义上"的含义恐怕也就在此。
记者提问四:那么到底是劳动创造了人还是人创造了劳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