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血殇·埃博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_致谢

理查德·普雷斯顿
纪实报告
总共71章(已完结

血殇·埃博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精彩片段:

致谢

许多人为写作本书提供了宝贵的帮助。我发自肺腑地感谢他们,因为没有他们仁慈的援手,这本书就不可能存在。假如下面的列表有所遗漏,那一定是由于本人的疏忽,我致以诚挚的道歉。本书中的事实若有任何错误,同样完全是本人的责任。

凯内马政府医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笔者想感谢凯内马政府医院全体人员的慷慨帮助,他们与我分享他们的回忆、想法和感受,同样要感谢他们对我这个来访者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只希望我可以尽我所能地用文字为他们说些公道话,赞颂他们的勇气,他们在医学和公共卫生方面的无私奉献。我想特别感谢Francis Baimba、James Bangura、Gabriel Bundu-Kainessie、Mohamed Fomgbeh、Michael Aiah Gbakie、Augustine Goba、Dr. Abdul Azziz Jalloh、Simbirie Jalloh、Fatima Kamara、Lansana Kanneh、Veronica Jattu Koroma CN、James Koninga、Mambu Mohmoh、Doris Moriba、Joseph Henry Moseray、Isaac Tucker Musa、Ibrahim Saffa Ngobah、John Sesay、Mohamed Sow、Dr. Mohamed A. Vandi和Mohamed Sankoh Yillah。

杜兰大学

Robert F. Garry、Jeneba Abu Kanneh、Dr. John S. Schieffelin和Sheku Show。

哈佛大学和布洛德研究所

Michael J. Butts、Andrew Hollinger、Daniel J. Park、Pardis Sabeti、Sarah Winnicki和Nathan Yozwiak。

国立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综合研究设施

Lisa E. Hensley、Dr. Anthony S. Fauci、Anna Honko、Peter B. Jahrling、Curtis Klages、DVM、Dr. Jens H. Kuhn、Mark Martinez、DVM、Gene Garrardy Olinger、Jr. Also:James Hensley、Dr. Mike Hensley和Karen Hensley。

无国界医生组织

Dr. Bertrand Draguez、Dr. Armand Sprecher和Anja Wolz RN。

其他人员

Kristian G. Andersen(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Dr. Daniel G. Bausch(UK Public Health Rapid Support Team)、Dr. Joel G. Breman(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Alexander Bukreyev(Galveston National Laboratory)、William “Ted” Diehl(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School)、Dr. Joseph Fair(FondationMérieux USA)、Dr. Tom Fletcher(Liverpool School of Tropical Medicine)、Dr. Robert Fowler(Sunnybrook Research Institute)、Thomas W. Geisbert(Galveston National Laboratory)、Stephen Gire(NexGen Jane Inc.)、Frédérique A. Jacquerioz(University Hospitals of Geneva)、Macmond M. Kallon(Government of Sierra Leone)、Gary P. Kobinger(CHU de Quebec-Université Laval)、Dr. Thomas G. Ksiazek(Galveston National Laboratory)、James LeDuc(Galveston National Laboratory)、Fabian Leendertz(Robert-Koch Institut)、Jeremy Luban(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School)、Frederick A. Murphy(formerly of the CDC and Galveston National Laboratory)、Dr. Jean-Jacques Muyembé-Tamfun(D.R. Congo National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Michael T. Osterholm(University of Minnesota)、Dr. Peter Piot(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Dr. Lance Plyler(Samaritan's Purse)、Dr. Jean-François Ruppol、Josiane Wissocq、Erica OllmanSaphire(La Jolla Institute for Immunology)、Randal J. Schoepp(USAMRIID)。

作品简介:

世卫组织认为,2014年的埃博拉疫情显示,“对于应对严重的流感大流行和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世界并没有做好准备”。

埃博拉流行病更像是某种模式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新发病毒跳出生态系统后造成的震荡波。病毒在人群中自我增殖,吞噬生命,遭遇人类这个物种的反抗,最终偃旗息鼓。然而,下一个震荡波会是什么?

随着过去渐渐变成未来,现在,我打算预测一场全球性爆发,由某种生物安全四级的新发病毒引起,它能通过空气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没有疫苗,用现代医药无法医治,用术语说,这是一起四级事件。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所有医院加起来一共只有142张红区床位可以收治感染出血热病毒(例如埃博拉)的患者,另有不到400张红区床位可以收治感染空气传播的高危病毒的患者。

因此,假如爆发四级事件,整个美国加起来也只有542张红区床位。

我们必须问一个问题:假如一种四级新发病毒扩散到北美或任何一个大陆的百万级人群之中,医院是否有能力处理这么多的患者并照护他们?假如感染人数超过百万,流行病学家是否有能力追踪并打破传染链?

现在,守护在病毒圈大门口的战士明白他们面对的敌人强大得可怕,这场战争势必旷日持久。他们的许多武器终将失效,但另一些会开始发挥作用。人类在这场战斗中占据一定的优势,拥有病毒所缺少的某些要素,其中包括自我意识、团队作战的能力和愿意牺牲的精神。

既然病毒可以突变,那么我们也能改变。

作者:理查德·普雷斯顿

翻译:姚向辉

标签:理查德·普雷斯顿血殇埃博拉病毒纪实医学科普美国

血殇·埃博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最热门章节:
1致谢2名词表3尾声4第四部 血殇 护理链5第四部 血殇 治愈6第四部 血殇 惊恐7第四部 血殇 崩溃8第四部 血殇 隐藏之路9第四部 血殇 飞行10第四部 血殇 争论
更多『纪实报告』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