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口述自传 精彩片段:
第十章 从整理国故到研究和尚
《国学季刊》发行宗旨
在前章里我曾说过,中国文艺复兴运动有四重目的:
一、研究问题,特殊的问题和今日切迫的问题;
二、输入学理,从海外输入那些适合我们作参考和比较研究用的学理;
三、整理国故[把三千年来支离破碎的古学,用科学方法作一番有系统的整理];
四、再造文明,这是上三项综合起来的最后目的。
今天我想把有系统的“整理国故”这一条来说一说。
远在1923年,北京大学曾出版一种《国学季刊》。这“季刊”[原来应该是一年分四期出版的]可是后来时常脱期,就变成一种不定期的刊物了。但是当其全盛时期,它对中国的知识界是有极大的影响的。
这本刊物是研究国学的,但是它却以新姿态出现。编排方式是自左向右的“横排”,文章也全部使用新式标点符号。就凭这一点,[在学术界]已经是个小小的革命了。这座[中国首屈一指的]国立大学出版的讨论国学的刊物,竟然用“蛮夷的”形式出现,当时真是使许多人震惊。
我是该刊的编辑之一,并被指定在[第一期里]写第一篇文章——《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这篇《宣言》是把我们研究汉学或国故的原则和方法做一番简要的和广泛的说明。下面便是这篇《宣言》的要点:
我说我们用不着慨叹什么国学传统要沦亡,或国学界老辈的日益凋谢。这些都是历史上逃避不了的事。相反的,[我们如果再观察眼前国内和国外的学者研究中国学术的状况,我们不但不悲观,并且还抱着无穷的乐观。我们深信]国学的将来,定能胜于国学的过去;过去的成绩虽未可厚非,但是将来的成绩一定还要更好数倍。
接着我便把过去三百年——那汉学复兴为最佳代表的国学研究时期——的成绩,做个总结。他们的成绩可以分为三方面:
第一是“整理古书”;
第二是训诂,也就是一种合乎科学的归纳法,来找出古词、古字的原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