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_第三部 见多识广:名人与政治 第十七章 巴塞罗那和拉丁美洲风潮:在文学与政治之间

杰拉德·马丁
传记回忆
总共28章(已完结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 精彩片段:

第三部 见多识广:名人与政治

1967—2005

第十七章 巴塞罗那和拉丁美洲风潮:在文学与政治之间

1967—1970

加西亚·巴尔查一家人于1967年11月4日抵达西班牙☾1☽,在马德里停留将近一个星期之后,他们来到巴塞罗那。本来只打算短暂停留,但如同墨西哥一般,这一住就是六年。☾2☽由于当地的新闻媒体受到严格控管,加上他已经是世界知名的人物,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此也无法以担任记者维生。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墨西哥城远离新闻与政治,让他写下了《百年孤独》,在巴塞罗那则让他写出另一部杰作《族长的秋天》。

对许多人而言,一位拉丁美洲左派拥护者造访巴塞罗那似乎是很奇怪的行为。长久以来,加西亚·马尔克斯总是声称自己因痛恨佛朗哥的独裁政权,所以选择回避前往西班牙。☾3☽所有西班牙语国家中,墨西哥对西班牙政权最不友善,因此,加西亚·马尔克斯虽然有许多加泰罗尼亚的朋友从西班牙流亡到墨西哥和哥伦比亚,他自己却从墨西哥搬到西班牙,这一点儿当然颇为讽刺。对于他酝酿许久的这本关于一位更年老的拉丁美洲独裁者的小说——对于他无助而长久饱受折磨的人民而言,这位独裁者的权力似乎永无止境——这位西班牙独裁者晚年与当权末期的凄凉处境,不可避免地成为引发加西亚·马尔克斯写作的动力,尽管他再三否认这点。

事实上,这个决定涉及的层面甚广。他的文学经纪人卡门·巴尔塞斯出生于巴塞罗那,当时崛起为西班牙乃至欧洲最具影响力的经纪人之一。在佛朗哥的极权政权下,巴塞罗那仍有像巴拉尔出版社与其他已经存在,或正如雨后春笋冒出的出版社,使得此处成为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发展的中心。支撑这股风潮的力量也许是受到打压但再度兴盛的加泰罗尼亚民族主义,也或许是佛朗哥独裁政府成形所带来的经济翻转,其中最强烈的动力当属拉丁美洲小说作者的创作“风潮”,而加西亚·马尔克斯又是其中最闪亮的明星。

他抵达巴塞罗那时,正是拉美小说风潮的重要性受到瞩目之时。这虽短暂但前所未见的开阔视野定义了20世纪60年代,且成为文学最肥沃的养分。这种接受另类文学的胸襟,在当代正统拉丁美洲文学的题材以及结构之中都显而易见。而这一切都来自拉丁美洲的时代背景以及历史与传说对当代拉丁美洲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拉丁美洲未来可能会有的影响,不管这个未来是好是坏。

回顾过去,这股强烈的拉丁美洲文学风潮从1963年胡里奥·科塔萨尔的《跳房子》开始,一直延续到1967年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也是这波风潮中最优秀的一本小说。大家一致公认《跳房子》足称拉丁美洲的《尤利西斯》——因为这股风潮被视为20世纪拉丁美洲现代主义运动具体化、到达巅峰的时期。然而,《百年孤独》的出现完全地改变了这个观点,一下就让人明白,一部更深远,且更宏观的作品已然出现,如同一致公认的,《百年孤独》是“拉丁美洲的《堂吉诃德》”。

加西亚·马尔克斯不但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也几乎成为这股急速发展的文学运动的代名词;报纸上关于他的报道篇幅几乎是其他作家的总和。尽管没有人直接表明,但这显然是某种异国风情、某种高贵的野蛮人、某种在文学中丑恶残忍的人神奇的变形,进而成为这流行文化与后殖民革命时代互相矛盾中作家的新形象。经过三十年的佛朗哥政权统治之后,西班牙媒体在文化与政治上都发展不足,对于拉丁美洲这股新奇复杂的新浪潮毫无准备,加西亚·马尔克斯因而接受了不少不经思考、令人难堪的采访。对他们而言,这个人和他的作品从第三世界即兴的风潮中无中生有地冒出来,不论他对这些容易受骗的记者脱口而出说些什么,他其实是个非常严肃、有着无法想象的刻苦精神、毅力惊人的作家,不屈不挠地努力了二十年才有今天的成就,也准备以同等的韧性维持此成就。不过,却鲜有记者对这一点有兴趣。这位作家依靠自己在文学上的名人地位成为公众人物,其程度也许只有雨果、狄更斯、马克·吐温和海明威等前人足以比拟。

然而,他还是持续受到低估。近四十年来,评论他的人始终无法清楚看见眼前的事实:他比他们更聪明,能任意操控他们,社会大众喜爱加西亚·马尔克斯更甚于那些评论家,愿意原谅他的一切,不只是因为他们喜欢他的书,而是因为他们认为加西亚·马尔克斯和他们站在同一边。就像社会大众喜欢披头士的原因一样,部分因为他们不受媒体的控制(如猫王或玛丽莲·梦露),披头士知道如何操控媒体于股掌之间:表面上好像把媒体看得很重要,事实上却一点儿都不在乎。加西亚·马尔克斯看起来像个平凡人,不做作,不浮夸,也不卖弄学问。他和他的读者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只不过他能把真正的文学作品写得浅显易懂而已。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巴塞罗那引起一股风潮。没多久,何塞·多诺索与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也来到巴塞罗那。加西亚·马尔克斯很快地认识了西班牙重要的作家和知识分子,包括了评论家何塞·马利亚·卡斯特雷、胡安·哥蒂索罗、路易斯·戈伊狄索洛与胡安·马塞。☾4☽此时,反对佛朗哥独裁政权的地下势力在西班牙如野火燎原,主要由共产党的圣蒂亚哥·卡利尤、豪尔斯·塞普恩、费南多·克劳定等人物领导、整合,其他组织如西班牙工人社会党与早期的秘密战斗组织菲利普·冈萨雷斯则处于平等地位。☾5☽在历史上,加泰罗尼亚不仅是布尔乔亚商人的故乡,也是由他们在19世纪时带动西班牙的繁荣,这里同时也是无政府主义者、社会学家、画家、建筑师的地盘,孕育出高迪、阿尔贝尼兹、格拉纳多斯、达利、米罗,以及曾居住在这里的毕加索。巴塞罗那是仅次于巴黎的“拉丁”文化摇篮与温室,在19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间伟大的文艺复兴时期与1939年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垮台时,巴塞罗那都是一座前卫城市。如今来到20世纪60年代,在政府打压当地的语言与文化之时,巴塞罗那这个西班牙最刻苦、最具有生产力的城市开始为自己发声;然而,60年代的政治需要伪装于文化的包装之下,当时加泰罗尼亚正兴起的民族主义受到言论自由的压制,只能通过一群成分复杂的团体表达极端左派的立场,包括主要为中产阶级的作家与建筑师、电影工作者、教授、画家、媒体名人、哲学家,甚至被视为“神圣左派”的模特儿。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西班牙最早认识的朋友之一就是罗莎·雷加斯,如今西班牙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与文化策划人;当时的她是一位高挑、美丽的年轻女性,看起来就像安东尼奥尼《春光乍现》里的凡妮莎·蕾格烈芙,同时也是当时“神圣左派”的缪斯之一。她的哥哥欧利欧尔人脉极广(正如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与西班牙时期认识的朋友一样),是当时最时髦夜店、蒙特纳街“鳍鱼”的老板,所有最美丽、最危险的前卫年轻人都在此聚会。爱穿迷你裙的罗莎当时三十几岁,已婚,有小孩儿,却有着60年代自由奔放的生活形态,在许多卫道人士眼中是离经叛道的代表,却同时是文化与时尚的象征。当时,她在卡洛斯·巴拉尔的办公室负责处理公关事宜,不过,60年代末期时她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出版公司“布块科学”。她读了《百年孤独》之后非常“震惊”:“我疯狂地爱上这本书,而且,我现在每次旅行都会带着,就像以前带着普鲁斯特的书一样,每次阅读都有新的发现。这本书就像《堂吉诃德》一样,我相信会成为不朽的杰作。当时,这本书简直就直接写到我的心坎里,是我的一切。我们都爱死了这本书,像小孩儿疯狂迷上什么东西一样,想要介绍给更多人。”☾6☽

罗莎·雷加斯立即邀请贾布与梅塞德斯参加为他们举办的派对,介绍一些巴塞罗那前卫社团最有影响力的成员。在这里,他们认识了路易斯和拉蒂希雅·费度其这对夫妇,也是接下来三十年里他们最亲密的西班牙友人。费度其夫妇吸引人的部分原因是他们并非加泰罗尼亚人;如同在墨西哥一般,加西亚·巴尔查夫妇主要和移民互动。路易斯·费度其是一位出生于马德里的精神科医师,拉蒂希雅则来自马拉加,当时在巴塞罗那大学读文学专业。☾7☽派对结束后,他们载“贾布一家”(现在开始这么称呼他们)回家,停车后聊了很久,当场约了下次见面的时间。加西亚·马尔克斯总是叫他们的三个女儿“小公主”,她们和罗德里戈、贡萨罗年纪差不多,同样也成为一辈子的好友,五个小孩儿就像关系密切的表兄妹一样。☾8☽

另一位早期认识的友人是年轻的巴西女子贝阿翠丝·莫拉,她是另一位“神圣左派”的缪斯;她和罗莎·雷加斯一样,在1969年时以三十岁的年纪拥有自己的出版社“杜格拉斯”(她的夫姓)。如果这像法国的沙龙社会,那么这些新的女主人真是年轻得不可思议。贝阿翠丝是外交官之女,来到西班牙是因为与她保守的家人政治理念不合,靠着才能以及她的美貌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如果罗莎像安东尼奥尼《春光乍现》里的凡妮莎·蕾格烈芙,贝阿翠丝就是楚浮《夏日之恋》里的珍妮·梦露。)

作品简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A Life)是公认的迄今为止最优秀的马尔克斯传记,也是马尔克斯唯一正式授权的官方传记。全书讲述了这位世界级伟大的魔幻主义作家孤独的童年经历、贫穷潦倒的青年创作时期、成名之后的文学写作态度,以及时代、社会、整个拉丁美洲给予他的对于家庭、革命、文学的诉求。在近20年深入跟踪研究的过程中,杰拉德•马丁访问了300多位马尔克斯的亲朋好友,其中不乏政界、文学界、评论界名人和领袖,也包括他的批评者。

作者:杰拉德·马丁

翻译:陈静妍

标签:杰拉德·马丁加西亚·马尔克斯传传记人物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最热门章节:
1附 家族族谱2后记 永垂不朽——新的塞万提斯3第三部 见多识广:名人与政治 第二十四章 七十岁及之后的加西亚·马尔克斯: 回忆录及忧伤妓女4第三部 见多识广:名人与政治 第二十三章 回到马孔多?历史变故的消息5第三部 见多识广:名人与政治 第二十二章 以官方历史为背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玻利瓦尔《迷宫中的将军》6第三部 见多识广:名人与政治 第二十一章 声名大噪和番石榴飘香:《霍乱时期的爱情》7第三部 见多识广:名人与政治 第二十章 回归文学:《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以及诺贝尔奖8第三部 见多识广:名人与政治 第十九章 智利和古巴:加西亚·马尔克斯选择革命9第三部 见多识广:名人与政治 第十八章 孤独的作家缓慢地写着:《族长的秋天》与大千世界10第三部 见多识广:名人与政治 第十七章 巴塞罗那和拉丁美洲风潮:在文学与政治之间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