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跟李嘉诚学创业_第五章 做人——诚实做人信经商 2、坦诚相待 赢得信任

张岩雨李问渠
传记回忆
总共43章(已完结

跟李嘉诚学创业 精彩片段:

第五章 做人——诚实做人信经商

2、坦诚相待 赢得信任

李嘉诚如是说:无论在香港还是在其他地方做生意,毕竟信用最重要。 一时的利益损失将来还是可以赚回来的;但损失了信誉就什么事情也不能做了。

李嘉诚重视自己的品牌质量,因为他看到在商品经营中,普遍的现象是:经营者对自己的商品只说好、不说坏;只报喜、不报忧,即所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天长日久,人们便对这类乏味的广告产生反感。与此相反,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揭露自己商品存在的不足,以此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却不失为一条出奇制胜的经营之道。这种家丑外扬的经营谋略,即属于指桑骂槐、旁敲侧击。当然,敢于运用这种谋略的经营者,必须以诚为本,具有高瞻远瞩的气魄。

李嘉诚的长江厂初次遇到危机之后,李嘉诚既要面对纷纷要求退货的客户,还要面对银行的催款,同时他还必须安抚厂里员工的心。李嘉诚可谓是忙得焦头烂额。本来刚刚开始创业的李嘉诚没有多少经验,他当时并没有多大的信心可以渡过这次危机。但是他用他的诚实再一次帮他渡过了危机。他对客户和银行以及原料商采取“负荆请罪”的方式,真实地向他们表明了自己厂子目前面临的困境,恳切的希望他们可以缓和一下。李嘉诚的诚恳得到了部分客户银行和原料商的同情,他们答应给他回转的时间。对员工,他又恳切的希望员工们可以团结一起,帮他渡过难关。李嘉诚的诚实终于得到了回报,加上他自己的努力,长江厂终于渡过困境。

在这期间,一些同行厂家企图趁机搞垮长江塑胶厂。有一些同行雇用一些人到长江塑胶厂拍照,企图用揭短的反面宣传使长江厂信誉扫地。果然,他们的照片在报章上发表,镜头中是长江厂那破旧不堪的厂房。李嘉诚自然知道这种反面宣传会使长江厂再度濒临绝境,于是,他决定用诚心去打动客户,充分利用这种免费宣传反败取胜。

李嘉诚拿着这份报纸,背上自己的产品,走访了香港上百家代销商。李嘉诚很坦诚地对他们说:“不错,我们尚在创业阶段,丁房比较破旧。但请看看我们的产品,我相信质量可以证明一切。我欢迎你们到我们厂实地考察,满意了,再向我们订购。”代销商们被李嘉诚的诚恳以及他的优质产品打动,同时敬重李嘉诚有这样灵敏的商业头脑,果然就到长江厂参观订货。精明的李嘉诚适时借助了这场恶意宣传带来的反作用力,为长江厂作了一次相当实惠的广告宣传。长江厂的订单越来越多。“诚”又一次挽救了李嘉诚,不仅如此,还为他带来了更多利益。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例子。由于李嘉诚在塑胶业的实力及声誉,他被推选为香港潮联塑胶制造业商会主席。在此任上,李嘉诚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至今为香港商界传作佳话。那就是李嘉诚“挂帅救业”,解决了笼罩香港塑胶业的原料危机。

1973年,石油危机波及香港。香港的塑胶原料全部依赖进口。香港的入口商趁机垄断价格,将价格炒到厂家难以接受的高位。年初的每磅塑胶原料是6角5仙(分)港币,秋后竞暴涨到每磅4~5港元。不少厂家被迫停产,濒临倒闭。不过,李嘉诚当时的经营重心已转移到地产上。因此,这场塑胶原料危机,对他影响不大。况且,长江公司本身有充足的原料库存。然而,李嘉诚却毫不犹豫地挂帅救业。在他倡议和牵头下,数百家塑胶厂家入股组建了联合塑胶原料公司。原先单个塑胶厂家无法直接由国外进口塑胶原料,是因为购货量太小。现在由联合塑胶原料公司出面,需求量比入口商还大,因此直接交易。所购进的原料,按实价(其实并不高,只是被入口商炒高了)分配给股东厂家。在厂家的联盟面前,入口商的垄断不攻自破。笼罩全港塑胶业两年之久的原料危机,一下子烟消云散。

李嘉诚在救业大行动中,还将长江公司的12.43万磅原料,以低于市价一半的价格救援停工待料的会员厂家。直接购入国外出口商的原料后,他又把长江本身的配额——20万磅,以原价转让给需量大的厂家。危难之中,得到李嘉诚帮助的厂家达几百家之多。李嘉诚被称为香港塑胶业的“救世主”。俗话说,患难见真情。佛家更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李嘉诚救人危难的义举,为他树立起崇高的商业形象,他的信誉和声望义薄云天。信誉和声望无疑又会回馈他无尽的生意和财富。我们且不论李嘉诚是否有更高层次的思想意识,我们只以商论商,李嘉诚此举,无疑是经商的上乘之作。救人于危难,不但赢得了人缘、信誉及声望,你的形象实际上为你日后创大业赚大钱埋下了伏笔。表面上资助非盈利甚至“倒贴”的社会公益事业,无私地奉献出爱心,实际上所起的广告效应,会远远大于同等成本的“硬性”广告。并且,“硬”广告,只是让人知道,而“软”广告却在出名的同时获得好感与支持。

不说是积善积德,就是在商言商,你日后的所得势必要超过你的付出。李嘉诚这样说,“资金,它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命的源泉;信誉、诚实,也是生命,有时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讲求诚信的思想贯穿了李嘉诚的一生。他始终能做到待人以诚、执事以信。后来李嘉诚因为房地产而名闻于国际。在这阶段李嘉诚的良好声誉和稳健作风,成为著名国际公司的合作对象。他总是能够洞烛先机,利用各种机会与客户建立长期的互惠关系,而不向短期暴利着眼。李嘉诚除了与客户建立平等互利的商业关系外,还十分重视与客户保持真挚友善的个人关系,从而使双方获得深切的了解和紧密的合作。

几年前,李嘉诚决定把他所持有的香港电灯集团公司股份的10%在伦敦以私人方式出售。在计划进行的过程中,港灯即将宣布获得丰厚利润的消息。因此他的得力助手马世民马上建议他暂缓出售,以便卖个好价钱,可是,李嘉诚却坚持按照原定计划进行,李嘉诚很认真地说:“还是留些好处给购家吧!将来再有配售时将会较为顺利。而且,赚多一点钱并非难事,但要保持良好的信誉才是至关重要和不容易的。”

对于这一点,《远东经济评论》的评论家曾经非常精辟地说:有三样东西对长江实业至关重要,它们是名声、名声、名声。

在加拿大投资赫斯基石油之后,李嘉诚的名字在加拿大已家喻户晓,一些与李嘉诚合作的香港乃至国际上的财团首脑都高兴地说:“我们都很信赖李嘉诚,李嘉诚往哪里投资,我们就往哪里投资。”

作品简介:

作为一代商业巨子,李嘉诚被人们誉为“华人首富”、“亚洲超人”。李嘉诚为什么能成功呢?作为一个一无所有的年轻人,他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出一条创业之路,直到拥有自己庞大的财富王国的呢?

《跟李嘉诚学创业》对李嘉诚的创业过程及成功之道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阐述。告诉我们应该从李嘉诚身上学些什么:

从李嘉诚作为一个推销员,我们学习如何赚到人生第一桶金;从李嘉诚作为一个小老板,发奋图强成为“塑胶花大王”,我们学习他如何开拓自己的事业;从李嘉诚把握投资良机、兵不血刃、以小搏大屡战屡胜,我们学习他如何运用非凡的商业智慧;从李嘉诚善用人才“海纳百川”,我们学习他充满智慧的管理艺术;从李嘉诚以“做事先做人”之信条搏击商场数十年,创造了一个只有朋友,没有敌人的奇迹,我们学习他做一个高尚的商人……

“万川归海海不盈”,学习之路是永无止境的。听其言,观其行,研究其走上富贵之路的历程,我们可以从这位创业大师的身上汲取到无尽的智慧。

作者:张岩雨 李问渠

标签:张岩雨李问渠跟李嘉诚学创业传记商业

跟李嘉诚学创业》最热门章节:
1第五章 做人——诚实做人信经商 10、自我修炼 名誉至上2第五章 做人——诚实做人信经商 9、孜孜不倦 自主求学3第五章 做人——诚实做人信经商 8、明白经商 清白做人4第五章 做人——诚实做人信经商 7、平易近人 体贴别人5第五章 做人——诚实做人信经商 6、同甘共苦 重情重义6第五章 做人——诚实做人信经商 5、照顾同行 赢得人缘7第五章 做人——诚实做人信经商 4、白手创业 勤俭节约8第五章 做人——诚实做人信经商 3、积累善心 诚实做人9第五章 做人——诚实做人信经商 2、坦诚相待 赢得信任10第五章 做人——诚实做人信经商 1、做人经商 诚信为先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