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李嘉诚学创业 精彩片段:
第五章 做人——诚实做人信经商
6、同甘共苦 重情重义
李嘉诚如是说:只要勤奋,肯去求知,肯去创新,对自己节俭,对别人慷慨,对朋友讲义气,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迟早会有所成就,生活无忧。当生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绝不能贪心,更不能贪得无厌。
朋友之间的友谊是珍贵而永恒的。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见朋友在每一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李嘉诚这个大商人,他的成功并不能说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这里面有他的员工们的辛苦工作,更有李嘉诚的朋友们的鼎力支持和帮助。
李嘉诚对员工们是仁义,对朋友更是真诚。一个人的朋友当然有许多种,亲密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但是,真正的朋友,是能够互相理解、信赖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即使只有一两个,那也将是人生巨大的财富,是生活给予我们的不朽力量与最大的欢乐。李嘉诚与上海人盛颂声和潮州人周千和的友谊可以说是纯真友谊的典范。
李嘉诚由一个普通的打工仔成为全球华人首富,“长实”由一间破旧不堪的山寨厂成为庞大的跨国集团公司。究其原因,除了李嘉诚过人的智慧之外,还离不开他“够朋友”的人格魅力。一般来说,对于白手起家的人而言,创业之难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李嘉诚有一把走向成功的金钥匙。
在企业创立之初,企业最希望有忠心耿耿、忠实苦干的人才。在塑胶厂初创时期,李嘉诚曾亲自安装机器,生产制品、设计图纸,靠自己的双腿走街串巷,采购和推销。因此,他的确需要能够切实帮他的创业人才。所幸的是他找到了这样的人,那就是上海人盛颂声和潮州人周千和。盛颂声负责生产,周千和主理财务,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辅助李嘉诚创业,是长江劳苦功高的元勋。
就是因为患难与共,彼此看到了对方的优点和缺点,李嘉诚与盛、周二人建立了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他们看到了李嘉诚可以跟同为员工的他们同甘共苦,从来不会在他们面前摆老板的架子。而李嘉诚看到了盛、周二人的兢兢业业和踏实刻苦,重要的是他们把企业当成是自己的家。每个人交朋友一定有自己的原则。选择朋友一定要慎而又慎,以正直、诚实、互相帮助为标准。真正的朋友不可能是一好百好,而是包含着互相勉励、规劝、批评与自我批评,朋友之间坦诚相待,不护短、不妒长,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迁就,这样才能对双方有益,从而友谊才能天长地久。李嘉诚与这二人就是这样的友谊。在李嘉诚的企业创业阶段,盛、周二人并没有觉得待在那里是委屈了自己,反而尽一切力量帮李嘉诚奋斗。在企业遇到苦难的时候,他们也没有甩开一走了之,而是陪着李嘉诚度过困境,给他鼓励和支持。
这都是李嘉诚待人以诚的结果。对盛、周二人,李嘉诚自是感激,他不仅在感情上极为感激他们,而且在事业上李嘉诚对他们也极为信赖。
长实慢慢在香港的商界立足后,甚至打入国际市场,李嘉诚开始为企业的人才更新换代。在创业初期需要的是他的老朋友盛颂生和周千和这样的吃苦耐劳的人才,但是时代不断向前发展,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顺应时代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需要引进年轻的人才给企业注入新鲜年轻的活力。李嘉诚深知,元老重臣经验的确很丰富,而且老成持重,但是他们却拙于开拓,缺乏闯劲。事业已经处于上升期,那就更需要勇于开拓的人才。企业越来越大,就需要科学管理,就需要专业人才。但是,这并不代表李嘉诚不再需要这些老朋友,对朋友李嘉诚绝对不是那种过河拆桥,用完就扔的人,他会把他们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上。
1980年,李嘉诚提拔盛颂声为董事副总经理;1985年,他又委任周千和为董事副总经理。有人说:“这是重旧情的李嘉诚,给两位老臣子的精神安慰。”这一点当然有的,但是因为是老朋友,所以李嘉诚极为信任他们。委以他们重职又同时委以重任,盛颂声负责长实公司的地产业务;周千和主理长实的股票买卖。1985年,盛颂声因移民加拿大,才脱离长江集团,李嘉诚和下属为他饯行,盛氏十分感动。
李嘉诚说:“长江实业能扩展到今天的规模,确实要归功于他们。”盛颂声、周千和都是忠心耿耿、埋头苦干,并且能够同甘共苦。因此,李嘉诚在创业之初即把他们两人倚为左膀右臂。李嘉诚很念旧情,对曾有功于长江者,他都以相报。李嘉诚留人先留心,方有了今日的人才济济,高人满堂。在李嘉诚组建少壮派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出李嘉诚的不忘旧情。
盛颂生移民加拿大之后,周千和仍在长实服务。同时,李嘉诚还把周千和的儿子周年茂也引进了长实。这不是李嘉诚看在周千和的面子上,实际上周年茂本来就有这个实力。在周年茂还在学生时代时,李嘉诚就把他作为长实未来的专业人士培养,与其父亲周千和一道送赴英国专修法律。这一点,也是李嘉诚念及跟周千和的情谊,培养周年茂的。李嘉诚的确是一位很念旧情的人。后来,当周年茂学成回港之后,很自然地就进了长实集团,李嘉诚指定他为长实公司的代言人。1983年,回港两年的周年茂被选为长实董事,1985年后与其父亲周千和一道擢升为董事副总经理,周年茂当时也只不过30出头。
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李嘉诚也绝非是一个不讲原则的人,他在重感情的同时,主要看重的是能力,他能尊重及任用友人之子,可说是两种因素都有。假设周年茂并不是现在的样子,而只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那李嘉诚绝对不会如此重用于他。他要报答周千和,办法实在是很多的,简单地说,可以送给他一笔钱,让他去干别的事情,任其去发展,却断然不会拿自己的事业当儿戏。
李嘉诚在与人相处中,宁亏自己,不亏大家,既看重感情,又任人唯贤,从而使“长实”始终富有凝聚力。数十年的风风雨雨,“长江”有起有落,但不管怎样,却鲜有跳槽者,这不能不说是李嘉诚人格魅力的成功。如今的“长实”集团,地产有了周年茂、财务策划又换了霍建宁,楼宇销售则有女将洪小莲,和黄则有马世民坐镇。在长江地产至长江实业的初期,这些工作全部都是由李嘉诚一手包揽的,每件事都亲力亲为。而现在,李嘉诚的领军角色换位了,由管事型变成了管人型。今日的长江集团正如长江,以其博大的胸怀汇集了万千细流,感召了八方英才。李嘉诚齐聚弄潮儿,呼啸而出,乘风而来,合众人之力,终于打造出一个令人敬仰的商业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