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岗 精彩片段:
第三篇 高岗在北京
第二十五章 散布“挪动”刘少奇的言论
“五马进京”,高岗最后进京。这不完全是一些书刊上说的,高岗不愿做京官,而想当“东北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普遍的心理和规律,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会儿说他想当东北王,一会儿说他是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野心家”、“阴谋家”,似有不能自圆其说。
如何看待高岗在北京期间的功过,可以说有成绩,有错误,功绩和错误都很突出。研究高岗一生的最后这两年历史,应该按邓小平对待历史和历史人物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历史的复杂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是公正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对待历史,对待历史人物。”
对于一个盖棺的历史人物,应本着历史唯物主义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来看待,不能说好,锦上添花,说坏一坏百坏,再踩一脚,好像高岗天然就是个坏家伙。如果高岗从来就是琢磨篡党夺权,为什么提拔重用他呢?西北、东北和抗美援朝没做出贡献,却被人民予以同情。被定“篡党夺权”的野心家高岗,想做东北行政区的头,不愿当共和国4人之下、几亿人之上并与政务院平起平坐的计委的头,这两个官位那个大,那个小,一般老百姓都懂,何况“野心家”的高岗呢。更何况,高岗进京前,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跟他谈话都表示欢迎高岗早日到中央工作。他自己也知道是毛泽东提名任计委主席的,是对他自己的重用和信任。
那么,高岗为什么迟到呢?毛泽东亲自发电报催促呢?他迟到的原因,主要忙于安排东北1953年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计划。他心里记着毛主席在1949年建国时和他谈话时交待:你当选副主席后,仍在东北工作,担任原职务,一心一意把东北的事搞好。“把东北建成像陕甘宁一样的模范区,建成全国的工业基地。”东北的1953年经济建设计划在52年9月底前就拿出方案,使东北的计划率先落到实处,他想以此作为全国大规模建设计划作为借鉴。这是革命事业心的责任感,也许有标榜自己和捞取政治资本的因素。不管怎么说,多做工作、做好工作不是坏事。
高岗出于从全国革命利益的考虑,他认为东北比较特殊、先进,全国唯独东北大区为“人民政府”,独立性也大。东北解放早,土改早,工业基础好,各项工作在全国领先,尤其是重工业最突出,对全国来说非常重要。东北曾经在支援全国解放,抗美援朝,恢复经济,发展生产等方面做出过巨大贡献;东北是重工业基地,苏联先期援助项目都安排在东北;高岗自己对东北情况熟,各项工作都拿在手中,人事方面也较得心应手,能一声喊到底,他有决心把东北建成“苏维埃社会主义样板”,对全国影响、推动、支援将做出更大贡献,用八十年代以来的话说,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区”了,率先进入社会主义,再创第二个模范区域。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仅是抗日根据地的“模范区”,而且就全国而言,陕甘宁边区的性质已经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党政军民财文的建制并有施政纲领,为新中国奠定了雏形。
但是,他到中央工作,确实有些顾虑。主要是他同刘少奇在路线、建国方略上有分歧,曾在有关报刊和文章中不点名地批评过刘少奇的右倾错误观点;他情知毛泽东和刘少奇之问对建国后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上有矛盾,担心一搭共事搞不好。刘少奇主持书记处日常工作,听毛泽东的还是听刘少奇的?听毛泽东的,形成越级,听刘少奇的怕毛泽东怪罪,自己夹在中间不好办,这是客观事实。高岗的顾虑不无道理,他曾对部属说过“三不”的话(不多讲话,不多管事,不写文章),可表明他的担忧心迹,似有独善其身的打算。结果中央或者可以说毛泽东给他肩上压去一副沉重的担子,事与洁身自好的高岗愿望相反。
争强好胜、革命事业心极强的高岗从不甘落后,“野心”也罢,“忠心”也罢,“上进”也罢,历史把他推到这个位置,在其位,谋其政,经常在中南海与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刘少奇开会研究工作。他对分管的工作,认真负责,为骗取“中央信任”也好,为党和国家、人民办点实事也好,确实对经济工作,真抓实干,从1952年11月至1953年底,他集中精力抓经济工作这一大块,诸如筹建计委机构,全国实行计划经济管理制度,修订五年计划和制订53年年度计划,发动大规模经济建设及增产节约,解决巨额财政赤字,制定粮棉统购统销政策等,任务逼的他不得不大刀阔斧,没明没夜地工作,差不多每星期六在政务院第一办公室的办公会议和召开他分管的部长碰头会,以及听取各大区的汇报会,传达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研究部署宏观经济工作,了解各经济部门的工作进度,协调安排和调度生产,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博得计委及其所属部领导及干部一致称赞,受到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多次表扬。有人说高岗的“野心”,就是要中国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1953年是全国实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年。为了适应新形势,他亲自主持计委干部学习会,请专家讲学。他有时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地工作,春节时在东交民巷高岗住处召开计委委员会议,听取从苏联谈判径援回来的宋劭文汇报,研究和苏联商谈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有关问题。据高岗身边工作的同志回忆,高岗到中央工作继续保持快速果断作风,有人说他是个“工作狂”,一点也不过分。陈伯村谈到高岗工作时说:高岗确实有魄力,有胆量,有才能,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追求成绩和轰动效应。
国家计委成立后,全面实行计划经济,工作千头万绪。由于多年来在战争时期形成的习惯,一下子由自成体系和自然经济转为统一的计划经济,新成立的计委机构和新调进的干部不能适应新的和相当紧张的工作,赶定五年计划,如果第一个五年搞不好,苏联不认可,就不能列入苏联的第五个五年计划,无法得到苏联的援助。
其实,高岗一贯快速决断精神很强,说干就干,雷厉风行,干脆利索,从不拖拖拉拉,他到中央没写文章,可事没少管,话没少讲。执行五年计划、组织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头难的1953年,各项经济工作成效显著,开创了“良好开端”,并不是他到中央只搞“阴谋活动”、“反党篡权”的。
但是1953年,全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阶段,高岗站在毛泽东一边,急于求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排除右倾干扰,按毛泽东的意图“挪”刘少奇的位置,搞了一些反对刘少奇的活动。
一、“挪动”刘少奇的起因
中央打算在1953年抓的几件大事是:一是实施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二是改组国家领导机构,党中央实行一线、二线领导,政务院和计委合并为部长会议;三是召开党的代表会议和首届全国人代会,铺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蓝图;四是美国在朝鲜战场上被打得爬下求和,我们要做停战签约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