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看诗不分明_渡海去日本

潘向黎
随笔杂谈
总共66章(已完结

看诗不分明 精彩片段:

渡海去日本

散步的时候,看见一棵樱花正盛,想起去年这时,我和妹妹的日本赏樱之旅。一路追随着“樱花前锋”,满眼轻灵花云,确实让人感到生之喜悦以及美之值得追寻又难以挽留。妹妹拍了许多讲究构图和光线的照片,而我似乎只相信留在记忆里的画面。回来的飞机上,妹妹兴致勃勃地说还要去,而且这次饱看了樱花,下次可以选秋天去,看看京都的红叶。

现在去日本,真是简单又容易了。而在李白和王维的时代,日本是那样遥不可及,渡过大海又是那样危险重重、生死难料。

所以王维在送朋友渡海去日本时,忧心忡忡,生离有如死别,笔下充满了恐怖的想象:“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如此迷惘恐惧的心绪、如此怪异奇诡的意象,在王维的诗中都是极少见的,可以说,好友要回日本,面对渡海这么大的危险,这件事给大诗人带来的心理刺激(不安和担忧)是第一位的,从此分在异域的惜别之情只能算第二位,至于最后无法通音讯的感叹,与其说是真实的惆怅,不如说是婉转的祝愿——祝愿朋友能克服艰险,平安回到他的祖国。假装为日后的不通音讯而感叹,来掩盖生怕对方不能平安回到日本的担忧。古人很在意一语成谶,写诗也避免诗谶,所以绝对不能道出那样不祥的担忧。

这位日本朋友是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唐玄宗开元五年随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留学,学成后就留了下来,改姓名为晁衡,在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为官,任秘书监,兼卫尉卿等职。他和李白、王维等诗人都是好友。天宝十二年(753),他以唐朝使者身份,随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团返回日本,这时玄宗和王维等君臣都写诗赠别,后来途中遇到大风,下落不明。传说他遇难了,李白得知十分悲伤,写下了《哭晁衡卿》:“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事实上,晁衡大难不死,漂流到了安南(今越南境内)。登陆后又遭当地土著人袭击,全船只有阿倍仲麻吕和遣唐大使藤原清河等十余人幸免于难。后来辗转跋涉,终于在755年6月再度返回长安。似乎是天意要他留在中国,他继续在唐朝为官,直到大历五年在长安去世。

王维的满腹忧惧,李白对晁衡死讯的深信不疑,都说明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和航海条件(“惟看日”、“但信风”充满了听天由命的无力感),要渡过大海是用生命作赌注的大冒险。想起日本浮士绘中常见的大海图案,往往是惊涛骇浪、巨浪滔天,充满了神秘、阴森、肃杀的暗示,流露的也是对于大海的敬畏吧。

唐代诗人送人去日本的诗还有一些,其中林宽《送人归日本》也是佳作:“沧溟西畔望,一望一心摧!地即同正朔,天教阻往来。波翻夜作电,鲸吼昼可雷。门外人参径,到时花几开?”感叹和想象都惊心动魄,结尾却骤然舒缓,荡开一笔,别有韵味。

面对刚健明朗、血气旺盛、文明领先的唐代,现代中国人实在找不到什么文化上、心理上的优势。只有在读了他们写去日本的诗后,想想今天日本已可如此轻松到达,似乎第一次找到了优势。

不过,乘飞机好像胜之不武,下一次再去日本,应该选择乘“鉴真轮”,在辽阔的海面上高声诵读一下“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地即同正朔,天教阻往来”,再看看巨轮破浪而行,也许能真切体会一下好不容易获得的优越感?

但也许,蓦然想起唐代人在中日交流史上镌刻的不朽荣耀,巨浪一般兜头而来的,是作为后人的大惭愧也未可知。

作品简介:

作者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开专栏“看诗不分明”。“不分明”取自《子夜歌四十二首》里“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字里行间弥漫着江南的烟水气。

作者认为,人生在世,黑白要分明、爱憎要奉命,赏罚要分明,但看诗可以不分明。现在的日子太忙太紧太实用了,有时让人觉得活得有点可怜。背对潮流坐下来,静静地读古诗,那真是“是个中国人真好”甚至“活着真好”的时光。我们跟着作者看诗,也不必“分明”,随便翻开一页读下去,品味那一串串的诗歌,玩味其中的情境、奥妙。

品味一下《矛铭》,诵两句《书锋》,重温《渡易水歌》,再咀嚼《渔父歌》,就会对一个“忍”字,有了新的体会;遇到烦人的黄梅天,作者却将贺铸、李商隐写雨的诗词慢慢品玩,那些许烦恼便变成了烟雨画境;讲述“落霞与孤鹜齐飞”、“残菊飘落满地金”、“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公案,初读颇有些煞风景,再读则就发现,看诗看得“太分明”无异于“因热爱学问而误食苦果”……

作者在诗和历史典籍的长河中,随意掬一捧水,便如饮甘醴。

作者:潘向黎

标签:潘向黎看诗不分明随笔诗词文学杂记

看诗不分明》最热门章节:
1附:云想衣裳花想容——唐代女性时尚2珠有泪 玉生烟3唯真男儿能多情4似这般才子风流5俊朗英爽数小杜6骨中的钙7韩柳的柳 刘柳的柳8怜君何事到天涯9美人、玉人及其他10渡海去日本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