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_第四章 天地一沙鸥 连小孩子都不会相信的理由

关河五十州
历史小说
总共119章(已完结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 精彩片段:

第四章 天地一沙鸥

连小孩子都不会相信的理由

三大吏不敢再吊儿郎当,他们决定对英方条件“一概允准”,并派张喜连夜前去递送。

张喜很郁闷,他没有多大权力,尚在第一轮谈判时竭尽所能,把三千万“杀价”杀到了两千一百万。照他看来,既然是谈判,当然还可以继续“杀”,你们平时不是动不动就说国家经费不足吗,怎么千万银子,眼睛眨都不眨就答应下来啦?

当张喜提出这个疑问时,耆英回答:“此乃权宜之计,不得不然。”张喜无奈地叹息一声:“如果尽力攻剿,未必要花这么多钱的。”其实在他发出这声叹息的时候,同样心头没底,只是不甘心这么多银子白白流入外人囊中而已。

三大吏商量了一下,认为既然已经“一概允准”,这件事就有眉目了,上次谈判不是插了六个人吗?这次再多插一些,反正排着队等叙功保举的人多着呢。

眼看再不说点什么又将影响谈判,张喜急忙道:“诸位大人,时间紧迫,就不要浪费时间了。”此语一出,三大吏没一个高兴的。因为如此做法已是官场中通行的陋规,早就见惯不惯了,这个时候不保举身边的亲信左右,以后要“不得人心”的啊。

张喜也不管这些:“我是这样想的,办事的只管办事,保举的只管保举,到时事情办好了,甭管有没有跟我去谈判,全列在单子上好了。”

这倒是个好办法,不过话不能这样直白地说出来,尤其是从官僚之口。三大吏全装聋作哑,就像没听到一样,当然他们后来无一例外都照着做了。

在新组的谈判团队中,大部分都是无用的摆设,除了耆英加派的一个叫黄恩彤的官员,他是当天的正式谈判代表。当然,如果不跟着张喜,他也没胆量参加谈判。

1842年8月14日上午,中英双方在镇海寺举行第三轮谈判。这一轮主要由黄恩彤出面与马儒翰会谈。黄恩彤架子不小,从始至终都没招呼张喜坐下,一直站着的张喜自然不敢多言。只是架子并不能代替口才和胆略,黄恩彤的气势被马儒翰完全压住,谈判时,不仅一点便宜占不到,还被反过来多加了几条。

不过谈判总算又能正常起来了。谈判结束,回到城里的张喜便上吐下泻,连站都站不住,连日来的暑热、疲惫、抑郁、苦闷已让他的身体几乎支撑不住了。

心里放不下的还是谈判。耆英派人来询问病情,张喜回答说:“还没好,但可以支持,会参加接下来的几轮谈判。”

可是当张喜强撑着出席完新一轮谈判,回到城里后,却遭到了伊里布的责怪:“你不该出城!”

伊里布一边说脸上还带着怒气,令张喜莫名其妙。更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是,第二天耆英发下话来,不准张喜再见英国人,就是黄恩彤的谈判,也不让张喜参与和知晓。这等于说,他已被一脚踢出了谈判圈,这里面从此没他什么事了。

作品简介:

晚清帝国风云系列,是关河五十州近代历史写作的重磅作品。本系列参阅了国内外丰富的史料,运用多重的观察视角,深入地理解当时历史现场各方的立场,和他们真实人性底色和认知逻辑,试图重新梳理近代史发展脉络,再现一个真实可感的晩清,解读历史的多样可能性。

晚清时期,长于守成的道光帝遇到了传统中国帝王从未有过的挑战——鸦片战争。它将传统中国社会坚实外壳敲出了裂痕,这一危机,让整个大清帝国疲于应付,进退失据。就在鸦片战争告一段落的时候,噩耗却再次传来——广西出事了……

本书以嘉庆朝“林清之变”为引子,从道光皇帝的登基讲起,通过对江河日下的清帝国诸多弊端情状的解读,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撞击与矛盾冲突的多视角展示,揭开鸦片战争这一历史大幕背后的种种秘辛,从多个方面解读鸦片战争爆发及中国失败的原因,以及与外部英帝国之间的碰撞、试探、冲突和博弈的诸多历史细节。

作者:关河五十州

标签:关河五十州晚清帝国风云鸦片战争历史清朝晚清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最热门章节:
1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星斗南2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光荣的囚徒3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广西出事了4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工作狂5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交班6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立储7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选谁不选谁8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最后一根稻草9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来自京城的圣旨10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十万长城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