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左撇子女人_真实感受的时刻 3

彼得·汉德克
外国小说
总共11章(已完结

左撇子女人 精彩片段:

真实感受的时刻

3

爱丽舍宫所在的绿地大道虽然从中横贯巴黎城,走在路上却看不到一家商铺,也不见居民公寓的窗口,只有栗子树和高高的公园围墙。只有在通往圣奥诺雷街的入口处有一家带报摊的餐厅。作为通往高速路的并线公路,这条大街的长度和宽度都很有限,但路面笔直且一览无遗。很少有车停在路边,连人行道上都没有,因为路上设着密密的混凝土路障。大街上也不见人影,只有警察在围墙前走来走去,手背在身后。科士尼格拐到这条路上时,不由自主地去摸自己的护照,仿佛没有身份证明就不能上这条街……街口的岗亭里站着一个警察,正在用手指转动一个挂在长绳上的哨子。科士尼格突然想打喷嚏,真不巧。这应该是一种没有什么危险的证明,对不对?但他觉得,自己今天的面孔很难让人忘记。每一个试图让自己显得自然的尝试,只能更让他惹人注意。他看见警察的脖子有一个蚊子叮的小包,这时梦里的一个场景又浮现出来:他的上身布满了蚊子叮咬的痕迹。他想起来,梦里的自己是赤裸裸的,他经常做这样的梦——但这个梦和以往不同,他的赤裸是自愿的。他第一次很想展示自己的赤裸,不是对一个人,而是展示给整个社会;他不是从他们身边走过,而是站在所有人面前。

排水渠中积满了栗子树的枯叶!他一字一句地想,仿佛这种字斟句酌的思考能保护他。面前又走来了两个警察,腰间的白色皮带后挂着皮手套,裤脚扎在高高的系带皮靴里。在他看来,相伴通行让他们显得很放松,两人连成了一个整体。他只是一个第三者。可是即便他身边还有一个人,甚至是很多人,迎面走来的人还是会立刻揪出他:就是他!——他嫉妒这两个警察的面孔。他们的自信在他眼中显得多么美妙;他们不需要掩藏秘密,多么美妙;他们的外表多么流畅。在危急情况下,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会清楚自己每一步该做什么。他们已久经世道,不会有预料之外的遭遇,因为他们早早就为一切都制定了次序。试过所有的可能性,能够防备一切不测。他觉得他们像来自大急流城的美国人一样,是先驱者——这些人注定会永垂不朽。

我也需要一种次序,科士尼格想。要次序的话,他首先得建立一种体系。可是他已经没有体系。可是他要次序做什么?为了掩盖他没有体系的事实。我只会想到那些用不着的东西,他想。

他又从一个警察身边经过,这次是一个人。虽然是独自行动,那人也显得很和谐。或许是制服的原因,科士尼格想。后来他又遇见一个便装男人,那人的面孔也很悦目。和他相比起来,所有人都很像人类。风吹翻了一个禁止停车的牌子,他又感到了那种死亡征兆。本来已走过去了,但他还是折回来,重新把路牌竖起来,仿佛这么做能取消某种效力。接下来,他透过围墙的一处豁口,看见一条碎石路上立着一排空荡荡的岗亭。他再次转身回来,仔细打量那些岗亭的细节——两边的瞭望口,后墙上的小暖气片——这样它们才会乖乖充当人类的用品。他甚至数了数暖气片的数目:刚好六片,这有什么意义吗?下一个征兆是街口的餐厅:如果是餐饮指南里提过的地方,就不会有什么事,他想。如果不是的话——果然三本手册里都没有提到这家!一辆警车开过来,开着警灯和警笛,拐进了另一条街。他走过一家报摊,摊主担心下雨,正用塑料布盖住报纸,至少在这个人眼中,他此时应该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这一刻他们拥有了某种共同点。有一捆报纸上竟然斜斜立着一个半空的酒瓶!他想一直走进空间的深处,手上转着一根手杖,就像……

借来的生存感。这一天,生物体不断排斥这种感觉。生物体只想在排斥中证明自己:如果关闭了这种人为的情感,他就连自身都感觉不到了。它不过是一种空洞感,和整个世界相逆,负重累累,像尸体一样沉重。排斥是一种厌恶感,对呼入的一切陌生物的厌恶:经过全世界认证的体验形式只是一个拙劣的骗局!当然,他也可以随便在这个城市的某处看一部亨弗莱·鲍嘉☾1☽的电影。现在是夏天,正是上映老电影的季节,这周正在放《盖世枭雄》。但他也知道,看完电影后,他在下楼梯时或许还会想着鲍嘉和他那令人心跳的湿漉漉的嘴唇,但在街道上走几步后,他又会失去这个同伴,一无所有,然后他又会问自己,他为什么还要往前走,往哪里走?他不想愚弄自己:对他而言,老电影的时代已经过去;没有任何以金钱轻松获得的产品能满足他的新状态,也没有任何产品研究小组和体系能研制出满足他需要的产品。他需要什么?他追求什么?他追求虚无,他答道:我追求虚无。这样想时,他突然觉得自己有了一种权利,并且要维护这一权利,向所有人。他干吗还要伪装自己?难道他会危害公众吗?直到这一刻为止,他今天只有做某事的欲望,却都没有真正去做,除了和那个女孩(但他已想不起任何细节了)。他有大吼的欲望,赤身裸体的欲望,龇牙咧嘴的欲望。懦夫,他想。但他同时又害怕起来,怕自己会在下一刻泄露秘密。

一个军人肩扛刺刀,站在爱丽舍宫入口处的岗亭里,他发觉自己很想仔细看那个军人。我现在就这么做!他想。他仔细观察刺刀的刀锋前后摇摆的样子;那军人突然盯了他一眼,他立刻移开目光看表。秒针走得多么欢快!时间的流逝几乎令人欣慰。科士尼格又开始装模作样:环顾左右,仿佛……没有可以打招呼的熟人,这样别人就不会以为有人在等他。那边的清洁工应该可以随便打量吧?可是在这个地方,似乎连清洁工都在装模作样地工作,如果有人盯着他看,肯定不会是没有危险的路人。

他更想和其他人一起进门。难道他是最后一个到的,没有其他人了吗?几点了?(他之前瞥了一眼表,仿佛瞥上一眼就会知道时间似的!)他来对地方了吧?不管怎样,法国电视台的采访车停在院子里。科士尼格出示了证件,门卫招招手让他进去。爱丽舍宫上有一扇角窗晃荡不停;另一个窗口前走过一个自助餐女侍者,头戴白色软帽;一辆黑色雪铁龙大巴停在一个侧门前,司机望着阴沉沉的天空,收起了天线;有人骑着摩托车从后面公园围墙的小门中离开了:这些景象让他觉得这栋楼很亲切,不拒绝观看。一个官员对他进行身体搜查,另一人检查他的公文包。他透过举起的双手,看那人小心翼翼地盖上他的文件包,心想:终于有一件不需要我参与的事了——我只须在一旁观看。自由的一秒!他想对某人或某事表达感激……搜身的人用双手拍着他的肩膀,在这一刻,他惊讶地发现,这种令人不快的接触竟像是一种鼓励,又一个自由的一秒,那官员摸索着他的胸袋,这一天他体会到的长久而丑陋的痛苦突然化成了一丝甜蜜的、充满怜悯的忧伤。不要很快就忘了这一刻,科士尼格想。今天晚上六点,我把这种冷冰冰的搜查体会成了一种温情!

他颤抖了。同时,他的表情由于恐惧的自我抑制而变得非常空洞。一个法西斯分子空洞而浮夸的严肃,他心想。那官员惊异地盯着他看,科士尼格愚蠢的表情逗得他短促地笑了出来,另一个官员也笑了。

科士尼格之前无法想像人在这个地方奔跑的样子——但他竟跑了起来,穿过那种满盆栽树的庭院跑向入口。没有哨声,也没有人吆喝他停步。一群穿着黑西装的人迎面而来,他立刻放缓脚步走起来。他想起来,自己小时候,如果跑步时有人从对面走来,他立刻会停下来一步一步地走,直到那群人过去后才敢继续跑。现在,那群人已经走过去了——为什么他不继续跑呢?——他回忆起了无数情景,无数地点,他在人群前停住脚——无数不同的人——他回忆起,自己那时只能一步一步走。——他还惊讶地发现:之前,整个周边环境仿佛正在逃离他——他什么都看不见!——而跑了几步之后,这片空间又充满关爱地环绕了他。之前他仿佛是从一切的背面经过,而现在他却看到了一些向他敞开的细节。——他又跑起来,注意到了碎石路上刚浇过水的盆栽树下闪亮的小水洼,同时感到一股梦幻般的归属感。他在大门前站住了,摇着脑袋,仿佛要否认之前的郁闷。现在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四处观望了。进门前,他又恋恋不舍地回了一次头,怕自己漏看了什么。和之前相比,整个环境现在变得多么宽敞!只有以这双自由的眼睛,他才能发现环境的丰美和无私。缀满低低云层的天空此刻仿佛也敞开了胸怀。科士尼格咬牙切齿。——沿着楼梯往上走时,他惊讶地重复了梦中的一次奔跑。在奔跑的过程中,他第一次在一个梦中移动了身体。

此次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新政府政策,参加这种活动,科士尼格的烦闷很快一扫而光。一进到里面,死亡迹象立刻显得不可想像。他不需要设想自己的未来,不用担心不测,只须坐着,和很多人一起,聚精会神地记录发言,这就是和平。共和国总统站在遥远的前台,介绍政策大纲,科士尼格心中浮起了一股强劲的希望,他相信一切都会改观。一个记者问总统某一项政策是不是毫无意义。他答道:“我不容许自己做的事情被视为毫无意义。”科士尼格很喜欢这个回答,把它记了下来。在这个场合,一切说出的话都是为了被记录下来,这一点就很让人放心!科士尼格不理解的是,几个月前大选结束后,墙上的选举海报被替换成熟悉亲切的广告时,他为什么会觉得如释重负。难道选举海报预示着会发生什么吗?为什么他那时会觉得大选是一场赤裸裸的闹剧呢?现在他却有了一种奇妙的安全感,因为政策是为他所制定的。以别人的言论来思考自己多么令人愉快:他正在记录的政策大纲能告诉他,他是怎样的人,他需要什么,甚至不缺次序!大纲中没有定义的他的那部分,则可以忽略不计——那些是因为自身过错而导致的无法克服的行为方式,是顽固老化的后果。我是被定义的!他想,并感到受宠若惊。被定义的事实终于让他显得平庸无奇,包括在自己的眼中。仅仅因为一个愚蠢的梦就不知所措!他算什么人物,居然认为自己只能在神圣时期寻找生命的意义!告别自说自话的情绪无常吧!思想游戏太困难了,其他人根本无法应付。如果今天的危机再次发生呢?如果发生的话,只要他还是一个成年人,明白自己分内的事,他就永远有一个简单明了的体系,在其中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义。以这种方法,科士尼格心满意足地想,真正的我就永远不会跳出来了!总统那张意味深长的脸……不管多么纠结复杂的语句,他都能找到一个稳健的结尾。任何意料之外的问题他都能立刻应答,然后闭上嘴,仿佛一切都已说完。科士尼格觉得如释重负,彻底得到解脱了。他听着别人的一问一答,相机嗡嗡作响,快拍发出的尖锐声音,仿佛这些都是为他量身定做的音乐。后来,一盏灯碎了。一只鸟从外面撞到顶上的一块薄玻璃上,又拍着翅膀飞走了,然后又撞上了另一块。科士尼格想到自己如何通过自我欺骗来营造安全感,突然一阵恐慌。不能再分心了!这真是生死攸关的问题。风已经停了,一群鸽子在沉寂中飞过庭院,那声音在他听来仿佛是一场风暴。总统化了一点镜头妆,他在专心致志中撅了撅嘴唇,胸有成竹的他看起来很优雅。科士尼格这才意识到是什么让他不安:这个政策大纲并不是只为他制定的,而是针对所有人。就像以前在大学听讲座时一样,他心不在焉地往窗外望去:白色的窗帷被拉到一边——那声音从哪传来的?啊,下雨了,他开心地想。雨沙沙地落下来,就像一辆沉甸甸的卡车开动起来。爱丽舍宫上空传来了雷声,安全感漫过他的全身。

总统摘下了眼镜,说:“我喜欢改变。”这个回答之后,场内静了片刻,科士尼格担心那些记者已经没有问题了。他很快地翻了翻笔记本——他听到了某种动静,好像之前鸽群飞过的声音。他想不出任何问题。总统先生,您愿意看到流血吗?镁光灯灭了,他还没来得及利用最后的共同点,和其他人一样用手去揉双眼,共和国的总统就消失了。(是第几共和国来着?科士尼格想。此时数数又派上了用场:他觉得自己也被数了进去,至少能感到自己也是一个当代人。)

他还不想回家。他想像自己如果早早回家,斯蒂芬妮会毫无准备。(今天他还得争取重见自己的妻女。)如果他早早回家推开门,说不定会撞上她正在做什么呢?他在绿地大道的报亭——他朋友的店——买了一份报纸,举在头顶挡雨,尽可能地放慢脚步,在八区的街道间穿来叉去,丝毫不觉郁闷。

一个女店员独自坐在货架几乎全空的面包店里,眼睛瞪着前方。他买了一块椭圆的白面包,她心不在焉地招待他,找回零钱,走开时用手擦了擦指甲。他看到后心情很好。他走过一家早就歇业了的彩票站,屋里的衣架上只挂着一件毛织背心。几个面色苍白的女人已坐在一家洗衣店里,双手放在胸前,不时笑出声来。一家餐馆的所有桌子都已摆放完毕,却没有一个客人,老板和侍者坐在里面的角落里,胳膊摊在桌面上吃饭,喝着没有标签的酒瓶里的红酒。——一辆巴士从他身边经过,往街道前方驶去,车里的扶手晃晃悠悠,乘客被雨淋湿的衣服冒出腾腾水汽,蒸得车窗里一片模糊,巴士离开时似乎带走了他身上的什么。我会想出办法的!科士尼格想。巴士门边写着“服务正常”。

作品简介:

本书为小说集,由三部小说组成,包括《左撇子女人》《短信长别》和《真实感受的时刻》。

《左撇子女人》的主人公玛丽安娜似乎毫无先兆突如其来地解除了与丈夫的婚姻,要过上一种独立自主的日子,她好像神秘地幡然醒悟了一样。她独自承受着寂寞、忧虑、考验和时间的折磨,竭力保持独立,不屈从于任何世俗理念。

作者:彼得·汉德克

翻译:任卫东王丽萍丁君君

标签:彼得·汉德克左撇子女人奥地利外国文学

左撇子女人》最热门章节:
1左撇子女人2真实感受的时刻 83真实感受的时刻 74真实感受的时刻 65真实感受的时刻 56真实感受的时刻 47真实感受的时刻 38真实感受的时刻 29真实感受的时刻 110短信长别 2、长别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