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村子_第一部 弗莱姆 第二章

威廉·福克纳
外国小说
总共12章(已完结

村子 精彩片段:

第一部 弗莱姆

第二章

1

拉特利夫,那个缝纫机代理商,带着一个旧八音盒,还有一套崭新的耙齿,耙齿仍旧用工厂打包用的铁丝捆在一起,放在装缝纫机处的画有狗窝的箱子里,又一次走进村子。他看到那匹老白马三蹄着地,在一根围栏柱子旁边正打着盹儿,片刻之后,他又看到威尔·瓦尔纳本人坐在自制的椅子里,在他身后是老法国人地盘里隆起的、毛茸茸的草坪和草木生长过旺的庭院。

“晚上好,威尔叔叔。”他用令人愉快的腔调打着招呼,谦恭,甚至满怀敬意,“我听说您和乔迪在店里雇了个新伙计。”瓦尔纳的目光紧紧地盯着他看,红灰色的眉毛在那双小而敏锐的眼睛上方微微向前耸动。

“这么说消息已经传开了,”他说道,“从昨天起你走了多少里路?”

“七八英里。”拉特利夫说道。

“噢,”瓦尔纳道,“我们一直需要个店伙计。”这倒是真的。他们是需要这么个人,他早晨来把店铺门打开,晚上再把门锁上——这只是为了不让四处游荡的狗闯进店里闹事儿,因为即使是流浪汉,像是到处漂泊的黑人在傍晚以后也不会在老法国人湾停留的。事实上,乔迪·瓦尔纳本人有时整天都不在店里(威尔从来都没有在那儿待过),顾客们走进店里,自己动手,互相为对方服务,将买东西的钱投入一个雪茄盒子里,对于商品的价格,他们的熟悉程度一点儿也不亚于乔迪本人。雪茄盒子装在一个存放奶酪的圆形铁丝笼中,仿佛它——雪茄盒子、破旧的纸币和拇指磨光的硬币是真的被诱入其中的一样。

“至少您能让人每天把店里打扫干净,”拉特利夫说,“不是每个人都能从防火保险中得到那种好处的。”

“噢。”瓦尔纳再次应道。他从椅子上站起来。他正在嚼着烟草。他从嘴里拿出了一块嚼透了的烟草,那东西很像是凝结成块、受潮了的干草,他将那东西扔掉,把手掌在身体的一侧擦干净。他走近围栏,在他的那个方向,铁匠巧妙地设计了一个走道(无论是铁匠还是瓦尔纳都从未见过这种走道,甚至从未想象得出来这样一种东西),它的功能完全就像现代的旋转式格栅门一样。开启的方法是向上提拉链条的轴栓,而不是往里面塞一枚硬币。“骑上我的马到店里去吧,”瓦尔纳说道,“我想赶一个你的马车。我想坐下来赶车。”

“我们可以把那匹马拴在四轮马车后面,我们都坐在车里面去。”拉特利夫说道。

“你骑那匹马,”瓦尔纳说道,“这是我现在想要你做的。有时你有点儿聪明过头儿了,让我受不了。”

“噢,这没问题,威尔叔叔,”拉特利夫说道。于是他把马车前轮转过来,让瓦尔纳坐进车里,他骑上了那匹马。他们往前走着,拉特利夫与四轮马车之间保持着一小段距离。于是瓦尔纳背着脸从肩膀上与他交谈,他没有回头去看他:

“这个消防队员——”

“情况没有得到证实,”拉特利夫温和地说道,“当然,这就是麻烦所在。要是一个人不得不在一个是杀人犯的男人和一个他只是认为可能是杀人犯的男人之间选择,那他会选择杀人犯。这样他至少会确切地知道那人在干什么。他的注意力就会集中,不会不知所措。”

作品简介:

小说以法国人湾的乡村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弗莱姆•斯诺普斯不择手段地从一个无名小卒胜利改变为富有人士的发迹史。

与福克纳前期作品相比,《村子》给人的感觉较为明快,类似于喜剧作品,由结构松散的故事与多种插曲组成。在作品中,福克纳既未刻意地进行形式的试验,也未过多地使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而是在看似老式平铺直叙的结构中,运用大胆的想象和丰富的意象,并不时随机使用一些颇带联想意味的象征性描述。

1.美国的文学史星光灿烂、大腕佳作云集,在这璀璨的“星河”里,谁最能代表美国?一个是惠特曼,另一个是福克纳——无人质疑!

2.福克纳,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20世纪世界文学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将美国南方的历史和人的生存景象纳入他所创造的类似当代神话的小说中,形成了一座新的文学高峰。克洛德•西蒙、加缪、萨特、略萨、马尔克斯、莫言等多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对其推崇备至,视其为自己的文学创作导师。

3.《村子》是福克纳著名的“斯诺普斯三部曲”开篇,我国著名翻译家、福克纳研究专家陶洁认为,福克纳的“斯诺普斯三部曲”是唯一把“美国梦”甚至是人类的梦想写到灵魂深处和人性极致的作品。

4.在《村子》及其后的《小镇》《大宅》中,福克纳塑造了一个阴险狡诈的人物形象——斯诺普斯,今天,这个人物的名字成了英语中“不择手段、无耻商人或者政客”的代名词。

作者:威廉·福克纳

翻译:张月

标签:威廉·福克纳村子美国诺贝尔文学奖

村子》最热门章节:
1第四部 村民 第二章2第四部 村民 第一章3第三部 漫长的夏天 第二章4第三部 漫长的夏天 第一章5第二部 尤拉 第二章6第二部 尤拉 第一章7第一部 弗莱姆 第三章8第一部 弗莱姆 第二章9第一部 弗莱姆 第一章10译序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