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一九八四_3

乔治·奥威尔
外国小说
总共12章(已完结

一九八四 精彩片段:

3

"对你的改造要分三步走,"奥勃良说。"一是学习,二是理解,三是接受。现在你该进入第二步啦。"

温斯顿照例仰面躺在床上,不过近来,绑他的带子放松了一点。他固然还给绑在床上,可他的膝盖可以动一动,脑袋可以转一转,胳膊也可以抬一抬啦。那仪表,也不再让他感到吓得慌,只消他脑子转得快一点,便能够避免吃苦头。多半在怪他迟钝时,奥勃良才会拉手杆。有时候他们谈完一次话,仪表也没有用一次。他记不得总共谈了几次话,只觉得那过程相当漫长,时间又没有限制--或许总有几个星期罢。两次之间的间隔,有时有几天,有时不过一两个小时。

"你躺在那儿,"奥勃良说,"你老在想,你也问过我,爱护部干吗在你身上,费这么多时间,花这么大力气。当你还是个自由人,这问题就叫你疑惑不解。你生活的这社会,它的结构你能摸得清;可你搞不懂它根本的动机。记得么,你在日记里写,我知道手段;可我不知道原因?一想原因,你就开始怀疑你的心智是不是健全。你也读过那本书,戈德斯坦的书,起码读过一部分。它说了什么你不知道的东西?"

"你读过么?"温斯顿问。

"是我写的。或者说,我参与写的。没有什么书能是个人的产物,这你知道。"

"它都对么,那里面写的?"

"从描写来说,倒是对的。可它提出的纲领,全是废话连篇!秘密积累知识--逐渐推广启蒙--最终无产阶级造反--把党推翻。谁都猜得出来它会这样说!废话连篇!无产者永远不会造反,一千年不会,一百万年也不会。他们才不会哩!理由么用不着我说,你都知道啦。你还梦想什么暴力革命?别做梦啦!就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推翻党。党的统治千秋万代永不变!你的思想,就该从这一点出发才是!"

他向床走近了一些。"千秋万代永不变!"他重复一句。"现在,我们再谈谈手段和原因。你很清楚党维护权力的手段。跟我说,我们抓住权力不放,这里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我们的动机?我们为什么渴望权力?"

温斯顿有一两秒钟没说话。真是烦人得很,看那奥勃良,他脸上又隐隐闪现着疯狂的激情。他明知道奥勃良会说些什么--党并不是为着自己的目的追求权力,而只是为了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人民大众软弱怯懦,忍受不了自由,也面对不了真理,必得由一批强者君临在头上,系统地诓骗他们--这便是党追求权力的原因所在。人类需要在自由跟幸福之间做选择;对多数的民众而言,幸福总归更可取。党永远是弱者的保护人,是献身事业的教派,它做恶是为了带来善,它牺牲自己的幸福,是为了旁人的幸福。骇人的是,骇人的是奥勃良这么说,他温斯顿就得相信他。从他脸上,就看得出来:这奥勃良,就没有不知道的事情。他比温斯顿优越一千倍,他晓得这世界真实的面貌,晓得人类堕落到了何种的程度,而党又使用怎样的谎言和野蛮统治,让他们耽于这样的水平。奥勃良,他对这一切清清楚楚,考量得明明白白;而这其实没有关系,因为终极的目的,会使得一切手段正当无比。这样一个狂人,比你还要聪明,任你畅所欲言,他却依然执迷不悟--面对这样的狂人,你又有什么办法?

"你们是为了我们的好处才统治我们,"他便软绵绵地说。"你们相信,人类不适于统治自己,于是……"

他大吃一惊,几乎叫出声来。他全身觉得一阵疼,奥勃良把仪表的手柄推到了三十五。

"蠢蛋,温斯顿,你可真蠢!"他说。"这叫说的什么?你该想得更漂亮点罢。"

他拉回手柄,接着说下去:

作品简介:

对于这部天才而富于洞见的著作,再说任何话都只能是多余的。每个人都自会在书中找到共鸣,作为译者,我所能做的惟有沉默而已。

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著名的英语文体家。

《一九八四》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最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 新话等词汇都已收人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出奥威尔式 (Orwellian)、奥威尔主义(Orwellism)这样的通用词汇,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是英国人,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1903年生于印度,当时,他的父亲在当地的殖民地政府供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家属于中产阶级的下层,或没有钱财的中产家庭。

1904年,由母亲带他先回到了英国。他自幼天资聪颖,11岁时就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诗作《醒来吧,英格兰的小伙子们》。14岁又考入著名的伊顿(Eton)公学,并获取了奖学金。但早在小学时期,他就饱尝了被富家子弟歧视的苦涩,从他后来的回顾中可以看出,凭他那天生就很敏感的心灵,这时已经对不平等有了初步的体验。

1921年,布莱尔从伊顿毕业后考取了公职,到缅甸当了一名帝国警察,在那里,被奴役的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无时不在刺激着他的良知。看着他们在饥寒交迫中、在任人宰割的被奴役中挣扎,他深深感到帝国主义是一种暴虐。身为一名帝国警察,他为此在良心上备受煎熬,遂于1927年辞了职,并在后来写下了《绞刑》(A Hanging,1931年,此为正式出版年代,下同),《缅甸岁月》(Burmese Days,1934年)和《猎象记》(Shooting an Elephant,1936年),这些纪实性作品,对帝国主义的罪恶作了无情的揭露。

但是,这一段生活经历仍使布莱尔内疚不已。为了用行动来表示忏悔,也为了自我教育,他从1928年1月回国时起,就深入到社会最底层,四处漂泊流落。尽管他自幼就体弱多病,但在巴黎、伦敦两地,他当过洗盘子的杂工,住过贫民窟,并常常混迹在流浪汉和乞丐之中。次年,布莱尔写下了关于这段经历的纪实性作品《巴黎伦敦落魄记》(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1933年),真切地描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苦难。正是在为这部作品署名时,布莱尔用了乔治·奥威尔这一笔名。某种程度上说,奥威尔的出现,开始了布莱尔的新生活。

这时的奥威尔已经把自己深切的情感系于无产阶级的命运上,在思想上也开始倾向社会主义。他不能容忍劳苦大众在英国处于一种被忽视的地位,他曾这样深情地写道:他们才是真正的英国人。赶巧,在1936年,有一位进步出版商聘请一位属于不是受害者自己,而是见证人的作家,去北部工业区(兰开郡,约克郡)对工人的穷困状况作实地调查。被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的奥威尔欣然应聘,历时数月,通过自己的亲眼所见,并参考了包括恩格斯《通往威根码头之路》(The Road to Wigan Pier,1937年)--其中记述了大量的事实,深切地反映出工业区人民生活的悲惨和世道的黑暗。奥威尔不但据此愤怒地谴责资本主义工业化对人性的摧残,还主张用社会主义来拯治社会的弊端。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同年年底,奥威尔与新婚的妻子一同奔赴西班牙,投身于保卫共和政府的光荣战斗。奥威尔在前线担任少尉,喉部曾经受过重伤。他为记述西班牙内战而写的《向卡特洛尼亚致敬》(Homage to Catalonia,1938年)一书,后来成为关于这场内战的一个权威性文献。

但是,这场正义的战争,由于左翼共和政府内部分裂,最后竟失败了。没有死于法西斯枪弹下的奥威尔,竟差一点丧身在共和政府内部党派之争的倾轧中。这个惨痛的经验对奥威尔影响巨大。他曾说自己从1930年起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了,而这时候,他又开始考虑捍卫民主社会主义的问题了。这个思想出发点,一直影响到他后期的两部名作《动物庄园》和《1984》(Nineteen Eighty-Four,1949)创作。

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仅以《动物庄园》和《1984》而言,他的影响已经不可估量。以至于为了指代某些奥威尔所描述过的社会现象,现代英语中还专门有一个词叫奥威尔现象(Orwellian)。如果说,贯穿奥威尔一生的作品主要是反映贫困和政治这两个主题,那么激发他这样写作的主要动力就是良知和真诚。1950年1月,奥威尔病逝,享年46岁。

作者:乔治·奥威尔

翻译:张晓辉

标签:一九八四乔治·奥威尔张晓辉1984

一九八四》最热门章节:
1译者后记2附录334第三部 1-259.269.177-884-69第二部 1-3107-8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