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尤利西斯_第十六章 注释

乔伊斯
外国小说
总共60章(已完结

尤利西斯 精彩片段:

第十六章 注释

[1]好撒马利亚人慈悲为怀,曾周济遇到不幸的人,见耶稣所讲的比喻,《路加福音》第10章第30至37节。

[2]瓦尔特里,参看第十一章注[134]。

[3]年长者,指布卢姆。他几乎被撒沙车撞着的情节,参看第十五章注[21]。下文中的“有关”,原文为拉丁文。

[4]《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第5章开头有“当他[斯蒂芬]在塔博特街的拐角处走过石匠贝尔德的作坊的时候,易卜生精神……在他的心上吹过”之句。

[5]原文为拉丁文,典参阅第六章注[6]。这里,作者把布卢姆比作阿卡帖斯,把斯蒂芬比作埃涅阿斯。

[6]詹姆斯・鲁尔克都市面包房兼营面粉业,位于马博特街拐角处。

[7]日用粮,见《天主经》祷文:“我等望你,今日与我,我日用粮。”

[8]“面包……包”一语,出自斯威夫特(见第三章注[44])的讽刺文章《一只澡盆的故事》(1704)序言。

[9]这里,把鲍西娅在《威尼斯商人》第3幕第1场中所唱的歌词首句“O tell me where is fancy bred”(哦,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中的“bred”(生长)改成了谐音的词“bread”(面包)。

[10]“路上”,原文为法语。

[11]“就”,原文为拉丁文。

[12]“到头来”,原文为拉丁文。

[13]马修・托拜厄斯是当时首都警察署的公诉律师。

[14]指托马斯・沃尔,当时他是都柏林市警察管区的违警罪法庭法官。第八章中谈到的老汤姆・沃尔(见该章注[108]及有关正文)即此人。 产婆桑顿曾为其妻子接生。

作品简介:

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主人公,苦闷彷徨的都柏林小市民,广告推销员利奥波德·布卢姆(Leopold Bloom)于1904年6月16日一昼夜之内在都柏林的种种日常经历。乔伊斯选择这一天来描写,是因为这一天是他和他的妻子诺拉·巴纳克尔(Nora Barnacle)首次约会的日子。小说的题目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Odysseus,拉丁名为尤利西斯),而《尤利西斯》的章节和内容也经常表现出和荷马史诗《奥德赛》内容的平行对应关系。利奥波德·布卢姆是奥德修斯现代的反英雄的翻版,他的妻子摩莉·布卢姆(Molly Bloom)则对应了奥德修斯的妻子帕涅罗佩(Penelope),青年学生斯蒂芬·迪达勒斯(Stephen Dedalus,也是乔伊斯早期作品《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主人公,以乔伊斯本人为原型)对应奥德修斯的儿子忒勒玛科斯(Telemachus)。乔伊斯将布卢姆在都柏林街头的一日游荡比作奥德修斯的海外十年漂泊,同时刻画了他不忠诚的妻子摩莉以及斯蒂芬寻找精神上的父亲的心理。小说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和意识流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语言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尤利西斯》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并被誉为20世纪一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首,每年的6月16日已经被纪念为布卢姆日。

作者:乔伊斯

标签:意识流乔伊斯爱尔兰

尤利西斯》最热门章节:
1译后记 2附录三:主要人物表3附录二 :尤利西斯·乔伊斯大事记4附录一:尤利西斯与奥德修纪(对照) 5第十八章 注释6第十七章 注释7第十六章 注释8第十五章 注释9第十四章 注释10第十三章 注释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