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尤利西斯_第十八章 注释

乔伊斯
外国小说
总共60章(已完结

尤利西斯 精彩片段:

第十八章 注释

[1]本章原文除不用标点之外,同一页上的“他”往往各有所指。 翻译时,根据情节并参阅了沙利・本斯托克与伯纳德・本斯托克合著的《乔伊斯指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以及庄信正为台湾太平洋文化基金会・外国文学中译国际研讨会所撰的论文:《

[2]赖尔登老太婆,见第六章注[69]及有关正文。 第十二章中提到布卢姆夫妇一度与赖尔登同住在市徽饭店里的往事(见该章注[179]至[181]及有关正文)。据堂吉福德等合编的《

[3]世界末日,参看第六章注[130]。

[4]“他”,指布卢姆。

[5]第八章中,布卢姆曾回忆起野餐会那天摩莉穿的灰象皮色衣服多么合身(参看该章注(573及有关正文)。

[6]这里,摩莉猜出布卢姆在第十六章末尾告诉她的那桩应邀到下阿贝街的怀恩饭店赴晚餐会一事是瞎编的,而实际上他曾去逛了趟红灯街。

[7]万景画是由若干小画组成各种不同的画面。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普尔万景画会每年都到都柏林来举行一次巡回展出。

[8]海德一九八九年版(第609页第12行)无“取火柴”之句,这里系根据莎士比亚书屋一九二二年版(第691页第19行)、奥德赛一九三三年版(第743页倒15行)及兰登书屋一九九0年版(第739页第14行)翻译。

[9]指玛丽・德里斯科尔,见第十五章注[118]及有关正文。

[10]据堂吉福德等合编的《

[11]在第十五章中,布卢姆曾提到他送给女仆玛丽一副鲜棕色袜带事,见该章注[118]及有关正文。

[12]据堂吉福德等合编的《<尤利西斯>注释》(第610页),“另一只……手里”是出自现成的诗句或歌词。下文中的“五月……贝”,见第八章注[179]及有关正文。

[13]“因为他对他……”,此句中第一个“他”指布卢姆,第二个“他”指博伊兰。参看第八章注[180]及有关正文。

[14]此处和下文中的两个“他”,均指布卢姆。

作品简介:

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主人公,苦闷彷徨的都柏林小市民,广告推销员利奥波德·布卢姆(Leopold Bloom)于1904年6月16日一昼夜之内在都柏林的种种日常经历。乔伊斯选择这一天来描写,是因为这一天是他和他的妻子诺拉·巴纳克尔(Nora Barnacle)首次约会的日子。小说的题目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Odysseus,拉丁名为尤利西斯),而《尤利西斯》的章节和内容也经常表现出和荷马史诗《奥德赛》内容的平行对应关系。利奥波德·布卢姆是奥德修斯现代的反英雄的翻版,他的妻子摩莉·布卢姆(Molly Bloom)则对应了奥德修斯的妻子帕涅罗佩(Penelope),青年学生斯蒂芬·迪达勒斯(Stephen Dedalus,也是乔伊斯早期作品《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主人公,以乔伊斯本人为原型)对应奥德修斯的儿子忒勒玛科斯(Telemachus)。乔伊斯将布卢姆在都柏林街头的一日游荡比作奥德修斯的海外十年漂泊,同时刻画了他不忠诚的妻子摩莉以及斯蒂芬寻找精神上的父亲的心理。小说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和意识流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语言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尤利西斯》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并被誉为20世纪一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首,每年的6月16日已经被纪念为布卢姆日。

作者:乔伊斯

标签:意识流乔伊斯爱尔兰

尤利西斯》最热门章节:
1译后记 2附录三:主要人物表3附录二 :尤利西斯·乔伊斯大事记4附录一:尤利西斯与奥德修纪(对照) 5第十八章 注释6第十七章 注释7第十六章 注释8第十五章 注释9第十四章 注释10第十三章 注释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