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杀鬼·台湾往事1940-1947_甘耀明谈《杀鬼》

甘耀明
当代小说
总共24章(已完结

杀鬼·台湾往事1940-1947 精彩片段:

甘耀明谈《杀鬼》

一、何时开始有创作《杀鬼》的念头?

要找出最初的念头,太难了,比写这本小说还要棘手。

不过,有些“执念”甩不去,比如小说中的火车。火车的发想,来自乡志上的耆老访谈。他说,日本时代,在大东亚战争时期,缺汽油供给车辆,家乡便出现一种奇异的公交车,后头有蒸汽锅炉,动力是石炭(煤)与水。这段谈话使我对“有锅炉的公交车”满是遐想。没错,肯花些想象力,绝对有精彩的模样,有烟囱、有汽笛,车子尾巴像热水壶冒着蒸汽。

在寻找写作资料时,竟找到了实物照片,跟初始的想象落差大。我把那只史前巨怪想得太美了。但是,我小说动笔了,那种结合公交车与火车的机械怪,开出站有上万字了。如果要召回厂整修,回到又笨又丑的真实模样,真难。而且笔下的无轨火车的确有了生命,无法停止。之后,我仍数次动念,要为小说中的列车多装俩铁轨,符合传统想法。但是,脑海又发出了怒吼,告诉自己,再大胆些,即使像日本动画导演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充满蒸汽动力的怪械也无妨。小说是魔术戏法,生活的、具象的、情感的,却是私人的操作手法,我不相信自己,又如何变戏法给观众看呢!

二、是否须大量阅读各种史料?

确实读了不少资料,日据时期的警察制度、军中文化、庶民生活等,这些资料散落各书中,多亏近年来口述历史与本土文化调查蓬勃,我得利了。关于蒸汽机车的操作,有些得靠日文书,这方面他们比较强,对保存与尊重蒸汽机车,展现专业与情感。

史料是小说主要的灵感来源,有时写不下,翻翻史料,还比在桌前枯等来得有进度。至今我还记得,哪本书的哪句话或段落,提供了我哪些灵感。

我也不希望小说变成历史数据库,书中对于专有名词,没有太多的解释,读者有兴趣,可上网查一下,会有更多讯息提供筛选。

三、《杀鬼》的背景设在关牛窝,和你自己的成长环境有关吗?

关牛窝是我小时候的冒险地,它范围约十几座山,由坟墓、果园、森林与鬼怪传说组合。我常在那出没,很多地方没深入,多少是孩童时的害怕。翻过关牛窝就是祖母的娘家,那边是少数民族部落。祖母是客家人,她为家族带来了一些少数民族传说的故事。

我小说中的地景,多是取景于童年的村落,距离地图上的关牛窝有些距离。至于小说中的关牛窝,多是虚构的,是个大型村落,更精确地说应该是这个社会的缩影。

如果关牛窝这地名有什么精神上的意义,可能是个人童年的缩影了。

四、为什么将《杀鬼》的背景设定在日据时代?有特殊的意义或考虑吗?

设定在日据时期是早就选好的,并无特别考虑。但是,有意思的东西反而出现在书写与阅读资料的过程中,因当时的民族与身份认同,找出不少的着力点,更能显现角色间的张力。

作品简介:

★甘耀明长篇小说代表作。

★荣获《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奖”、台北国际书展基金会书展大奖、博客来2009华文创作年度之最。

★《杀鬼》是战争叙事,亦是乡野传奇。以魔幻现实主义的笔触,令人目眩神迷的叙事手法、高辨识度的笔触,融合历史、现实和乡野传奇,勾勒出大时代与小人物的悲情史。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力荐,评价其作品:如此文笔可惊天!

叫“关牛窝”的台湾村庄住着一个小学生“帕”,身高六尺、力大无穷,由阿公刘金福收养,1940年被日本军官鬼中佐收为义子。

帕怀揣一颗童稚的纯真心灵,透过通灵的阴阳眼,见证乱世中一幕幕人、鬼、神的纠葛,以及一个个微如尘埃的生命在大战之中奇绝非凡的经历。

一辆不靠铁轨也能行走的火车开进村庄,

少年兵们无论操练、作战还是歇息,去哪里都不忘背上家族的墓碑;

老人将自己囚禁,脚趾间生出坚硬的叶芽,蔓延成一座森林;

战后台北的鬼屋,帕在鬼叫中酣睡,被宁静吓醒,

“跟战场上士兵的伤病与哀号比,鬼叫算什么”……

作者:甘耀明

标签:甘耀明杀鬼台湾当代文学魔幻

杀鬼·台湾往事1940-1947》最热门章节:
1甘耀明谈《杀鬼》2日久他乡是故乡3重返关牛窝之路4再会了,下港的黑狗兄5我是鬼子,也是来寄信的6鬼屋是穷人的乐园7往七重天之路8构树不言,下自成蹊9圣母玛利亚·观世音娘娘下凡10九青团与矮黑人都坐上火车了
更多『当代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