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蜀山剑侠传_卷七 第二六二回 缟袂可胜寒 万树梅花 佳人独立 璇沙能御敌 弥天灵雨 妙女双飞

还珠楼主
武侠小说
总共311章(已完结

蜀山剑侠传 精彩片段:

卷七

第二六二回 缟袂可胜寒 万树梅花 佳人独立 璇沙能御敌 弥天灵雨 妙女双飞

三人为想观赏雪景,由洞侧危崖之下缓步走来。见积雪已厚尺许,雪仍未住,当地山势灵秀,再吃积雪一铺,到处琼堆瑶砌,玉树银花,照眼生缬,观之不尽,一时心喜,无相神光也忘撤去。谢璎低语道:“你们看此地又是一番美景。前闻林绿华姊妹最爱梅花,姑射仙之得名,也由于此。这里乃她七姊妹啸邀游赏之地,就说梅花未到开时,怎连成荫的绿叶也见不到一片?”李洪道:“莫是被雪盖没了吧?”话未说完,忽闻一股幽香随着雪风吹来,沁人鼻端,二女忙即示意噤声。刚转过崖角,猛瞥见崖腰上突出一根虬枝,上缀红梅三五,正在凌寒吐艳,自竞芳华,忙赶过去一看。原来崖上有一斜坡,近壁一株丈许高的梅树正向前斜伸出来,铁干盘虬,迎风飞舞,上面约有百十朵梅花。因为树大,看去稀落落的,有的枝上尚还挂着几片残叶。积雪难支,似坠不坠。叶旁花萼两三,嫣红欲吐。二女原极爱梅,觉着此中消息大有天趣,正在流连观赏,不舍遽去。忽见李洪跑来笑呼道:“二姊快看!那旁梅花多着呢。”二女闻声回顾,问在何处。李洪道:“我无心中往前走了几步,就在前面坡下。你们的朋友也在那里,还不快去!”

三人边说边走,已经看见前面崖势凹下,现出一片平崖。雪势已止。崖上一幢楼台精舍,前面大片梅花林,树头满缀繁花,香光如海,望若云霞。林前一株大梅花树下,站着一个年约十五六岁的白衣少女,玉立亭亭。人本美秀,再吃四外白雪红梅、琼楼飞瀑一陪衬,宛如缟衣仙人离自广殿瑶宫;又似小李将军云山画图中,添了一个仙女。武当七女中,二女只见过五人。方欲现身上前通问,忽听少女娇叱道:“何人大胆,窥视仙山?急速现形出见,不怕死么?”语声未住,把手一扬,立有一道青光飞起。同时二女也已现身走近。白衣少女一见来人,略一注视,立即转怒为喜。因看不出来人所在,飞剑并未随人下落,似有愧色,连忙收回,赶迎上来,笑唤道:“来者是小寒山谢家二位姊姊么?肉眼无知,只当外人,幸勿见怪。”二女同道:“姊姊贵姓芳名?石、林诸位姊姊可在仙山?”少女答道:“小妹司青璜,去年才蒙恩师收录,不在武当七女之列。二位姊姊却是心仪已久,今得相见,真乃幸事。这位道友尚望引见。”随向三人礼拜。三人答礼。谢琳道:“此是我小世弟李洪,妙一真人齐世伯九生爱子。偶因暇日,来此拜望七位令师姊,不料又得一位良友,真乃快事。”司青璜道:“诸位师姊多半有事远出,只林绿华师姊现在入定。我因见积雪,闲中无聊,偶然游戏,把林师姊的催花灵符暗中取了一道,照她所传,如法施为。此地梅花多半为女仙姜雪君所赠,均是洞庭山中灵木,各有一点气候。林师姊又极珍爱,常用灵泉滋润,故此花开容易。本心想等林师姊出来,同赏香雪,博她一笑,不料三位道友光降,倒真成贻笑大方了。”三人自是谦谢。青璜道:“嘉客远来,只顾说话,还未及请进叙谈呢。”遂请三人入内。

刚刚坐定,林绿华便已走来,见面大喜,互相礼叙。绿华道:“愚姊妹如今奉命轮流下山,修积外功,众同门姊妹在山时少。今日石玉珠师妹本已回山,又被卧眉峰孙毓桐姊姊约往鼎湖峰采药,见面没有说几句话,便匆匆走去。我因家师近方闭关,须人留守,未得同行。却值天降大雪,小师妹故弄狡狯,知我最爱梅花,行法催开,三位嘉宾又从天外飞来。古人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今乃兼之,梅花有知,当亦欣喜。只惜诸姊妹未得迎待,辜负此清赏罢了。”说时,青璜已将主人自酿香雪饮,连同山中特种葡萄、苹果、梨、枣、松仁、首乌之类,杂以松菌、笋脯等素肴,用碧玉盘端来奉客。绿华笑道:“薄酒野蔌,愧无兼味款待嘉宾,惟此果品数事。虽是常物,尚系愚姊妹由各名产地移植而来,此间地脉尚属膏腴,复经灵泉浇灌,味颇甘芳,有异常产。若比凝碧仙府仙果灵实,相差不可以道里计了。”三人随意取尝,果然玉肪流膏,芳腾齿颊,隽美非常。那酒倒在玉杯之中,湛然深碧,芳馨袭人,尤为色香味三绝,比起峨眉仙酿另具胜场,俱都赞不绝口。

谢琳道:“林姊姊冰肌玉骨,美绝天人,仿佛梅花化身,同此冷艳。吐属容止,更那么温文娴雅。与你相对,就有一点俗气,也被你的容光所化了。”绿华道:“二姊几时学来这一套客气话?莫非玉珠妹子不在,我便见外不成?”青璜见二人谦词相对,笑道:“我这人口直心快,常说同门师姊妹中绿华姊姊最美。久闻谢家二位姊姊天真美貌,并世所稀,常想还有比我绿华姊姊更美的么?今日一见,果然珠辉玉映,仪态万方,青女素娥,未必胜之。你二人瑜亮并生,我绿华姊姊也不遑多让。可是绿华姊姊孤芳自赏,哪似二位姊姊琼树双生,琪花并秀,看得人眼花缭乱,直恨不能永为臣仆才快心呢。”李洪道:“你们尽转文,放着好酒好东西不吃,说这些文话干什么?”谢璎道:“洪弟毕竟年幼,连主人说在一起。初次登门,也太不客气了。”谢琳笑道:“此时此景最宜清谈,谁似你这等俗气,只会吃呢!”绿华前在峨眉见过李洪,知他九世修为,法力甚高,忙笑答道:“我们修道之人,原无须乎客套。本来是我说话酸气,小师妹再一随声附和,无怪乎李道友齿冷。”谢琳道:“姊姊才说不客气,为何对洪弟道友相称?若不见外,和我们一样称呼如何?”林、司二女谦谢不肯。谢璎道:“洪弟童心未尽,你要客气,他便不能久留了。”绿华本意结纳,又听出三人此来,不似略谈即去口吻,随即应诺。随问是否便道相访,还是另有别事?谢琳说了来意。林、司二女一听,三人似愿小住,愈发高兴,再四挽留。三人便应了。

当地乃是一座玉石所建的两层楼舍,楼外便是大片花林。宾主五人凭栏赏梅,对雪小饮,笑语甚欢。李洪见主人对他格外殷勤,也自高兴,忘了拘束。三人因半边老尼闭关入定,不能进谒,只托绿华日后致意。雪住以后,天气渐趋晴朗,遥望夕阳已落西山,大半轮红日浮在地平线上,射出万道光芒,把左近山石林木都映成了红色。谢璎道:“今方九月,天并不冷,这场快雪,恐怕留不住哩。”司青璜道:“此间地暖,本来难得遇到这等大雪,就下也难留。适才略施小技,留此快雪,以伴梅花,并留姊姊、洪弟同赏寒芳。你看此崖以外积雪不都化了么?”三人斜倚玉栏,先未留意,闻言四顾,尺许厚的积雪已经化去十之八九,只剩薄薄一层,浮在地上。雪后飞瀑,越发雄快,玉溅珠喷,水烟溟濛,斜阳映照上去,缤纷五色,顿成奇观。

正观赏间,忽见遥天云影中,有两道金碧光线闪了两闪,细如游丝,一霎即逝,也分不出邪正家数。李洪回问众人见未,绿华眉头一皱道:“此与妖邪不同。名姓详情,我不深知,不值一谈。”正说之间,又是一道青光如长虹飞渡,朝那金碧光线追去,晃眼落向左侧乱山之中,相去也只五七百里,三人看出青光之中邪气隐隐。谢琳便问故。绿华道:“本山虽不许左道妖人驻足,但在五百里外,向不过问。这道青光尚是初见,我们还是饮酒赏花吧。”李洪回顾,见青璜忿容初敛,绿华辞色也颇可疑,好似有话不说神气,料有缘故,便留了心。

一会儿,东山月上,清光大来,照得楼外花林香光浮泛,仙景无殊,对月开槽,佳趣无穷。彼此又那么情投意合,直谈到斗转参横,翠羽啁啾,东方有了明意。三人知道,武当诸女在山时均有常课,力请自便,主人方始引客去往楼后云房中安置。三人也想用功,略为商谈,便同在房中玉榻上入定。因连日不曾用功,这一坐,直到次日下午方始先后起身。李洪先起,见主人不在房中,信步走往前楼。见晴雪梅花愈发繁艳,想往花下踏雪。刚刚飞落,忽见青璜急匆匆跑来,说道:“好弟弟,快帮她一帮,绿华姊姊出了事了。”李洪知道绿华道力颇高,半边老尼好胜护犊,向不许人欺她门下,何人大胆,敢捋虎须?忙问:“现在何处?”青璜急道:“就是昨日青光下落之处。林师姊不许我去,更不许对人说起。本来不想出口,无如她此时还未回来,令人放心不下。此事不宜人多,最好快去快回。事前连谢家姊姊也无使知,问时我自会代你应答,请快去吧。”李洪喜事,住在当地本非所愿。只觉绿华人好,匆匆也未深思,便即起身,破空飞去。

六七百里的云程,飞行神速,晃眼即至。因青璜不知一定所在,只照昨日青光落处寻找,见下面乱山杂沓,溪壑纵横,空山无人,毫无迹兆可寻。正在盘空疾飞,打不出主意,忽见前面山谷中飞起一片蓝色妖光,光中一个相貌痴肥的妖人,刚由林中飞起。紧跟着后面一道尺许长金光电射追去,晃眼赶上,两下里才一接触,霹雳一声,妖光立被震破,洒了一天蓝色星雨。妖人一声怒啸,化为一溜烟逃去,一霎不见,金光也自撤回。认出那金光便是玄女针,谢琳曾有此宝,乃半边老尼所赐,知是绿华所发,人必在内,忙即赶去。入林一看,绿华手指一道金光,与昨日所见青光相斗。敌人乃是一个相貌丑怪,一目已眇的中年秃子。前面另一美少年,面容愁苦,正向绿华赔话,神情甚是惶遽。绿华面有愁容,似在大声斥责。回顾李洪赶到,意似惊急,更不再理少年,手指敌人喝道:“我实委曲求全,投鼠忌器,秃贼休再不知进退。再不见机,刚才妖人便是你的榜样!”随把手一指,金光骤盛。李洪也已赶近,因知绿华所用金牛剑乃武当派镇山之宝,威力至大,而妖人并无所惧,绿华又是那样情急,匆匆未暇寻思,左肩摇处,断玉钩立时化为两弯精虹,神龙剪尾飞将出去。惟恐不能制胜,又将玉玦一按,一片祥霞随同飞出。

那妖人乃左道中有名之士,受人之托而来,本心想迫绿华降服,未施全力。不料绿华应变神速,反乘隙将另一妖人打伤败逃。一见飞来一人,虽是幼童,遁光却不寻常。暗忖:“此是何人门下?小小年纪,具此根骨功力。今日若败,以后何颜见人?”方想另施邪法取胜,金牛剑光骤盛,匆匆迎御,断玉钩已迎面飞来。妖人深知此宝来历,心中一惊,祥霞一起,越知不妙。因所用飞剑也是苦炼多年,雌雄各一,不舍失去,想要收回。慌迫中略一迟疑,哪知来势万分神速,青光又被金光绊住,缓得一缓,断玉钩已追上前来,照准青光一绞,立成粉碎,化为凡铁,纷纷坠地。妖人急怒交加,未及施为,玉玦霞光电驶飞来,当头压下,精虹也跟踪剪尾而至。两人夹攻,知无幸理,只得咬牙切齿,把心一横,左臂往上一迎,立被钩光斩断,就势化为一道血光遁去。李洪耳听绿华急呼:“洪弟且慢!”事已无及,匆忙中也未在意。事完回看,那美少年仍立在绿华面前,面色已是惨变。绿华急道:“你这不听好话的人,自寻苦恼,谁来管你?再不见机,此时便难活命了。”说时见李洪回身走来,脸上一红,似有愧容。正待迎前说话,少年面色忽转悲忿道:“妹妹再不见怜,有何生趣?你不肯下手,便请贵友杀我吧。”

绿华见李洪已经走近,知难隐讳,只得苦笑道:“洪弟乃我好友,怎肯杀你?倒是你连番弄巧成拙,今日更是引火烧身。幸而田氏弟兄被我说服,否则误己还要误人。你真是我屡世冤孽,我决不忍见你自毁仙业,徒取灭亡。今日你如联合妖人与我为敌,我蒙李道友相助,也不至于吃亏。妖人虽败,你却无害。不合首鼠两端,既想借外人之力乘我于危,又恐我受伤害,事急之时,反而倒戈相助,以至两妖人反胜为败,相继受伤逃走。这两个一是姬繁爱徒,一是小南极群邪之首,对你岂肯甘休?你虽愚昧无知,昔年情分仍在,况有义母抚育之恩,岂容坐视?偏生师父对你又极厌恶。妖人寻我,尚有师父荫庇。你孤立无援,田氏兄弟未必助你。本来再有一甲子,我功行便可圆满,经此一来,又要为你延误。事已至此,尚复何言?绿云崖左近,师父决不容你涉足。若往别处,难保不与妖人相逢狭路,吉少凶多。幸石师妹好友孙毓桐隐居卧眉峰峰腰一洞,深入地底数百丈,乃古仙人炼丹之所,可往相依。就这样,踪迹仍须隐秘,我每月两次,或是得暇,必往看望,就便考察功力,也许日后机缘巧合,将你引进到诸正派长老门下。你虽在旁门,从无恶行,今世又是散仙门下,只要肯勤于修为,仙业并非无望,何苦自暴自弃呢?”少年起初闻言,神色依旧悲忿,好似无动于衷。及听绿华日后要去看他,面上忽现喜容,答道:“今日才知妹妹对我仍是关切。本心只求常得相见,并无他求,但得如此,百死也所心甘,请即同往便了。”李洪细看少年,方觉他丰神俊朗,道骨仙风,颇似散仙中人,并非左道一流,心颇喜他。未及发问,小寒山二女忽然现身,笑道:“林姊姊有甚为难之事,但请明言,我三人愿效微劳如何?”绿华见二女赶来,愈发玉靥生春,朝少年斜视了一眼,眉宇间隐含幽怨。转对二女道:“你我至好,无事不可明言。这位崔道友当初乃我世交至友,说来话长。三位请回绿云崖,等我将他送往卧眉峰安顿之后,回来再说吧。”随向双方引见,礼叙后分别飞回。

原来李洪走时,二女已经警觉赶出,随后追去,相继到达林中。一听双方说话,便明白了几分,知道绿华别有难言之隐,本来不想现身出见。因见少年情词诚切,神情悲忿,隐蕴无限深情,人又那么英俊,一身道气;绿华对于少年只是难处,并无恶感,反甚关切,不由生出同情,意欲问明相助。一想李洪已与绿华相见,妖人也为她所伤,少时仍须问明,便即现身相见。回到崖前,青璜正在盼望,问知前事,知难再隐,便同去楼中,笑道:“林师姊虽是丽质天生,性情温婉,但她玉洁冰清,纤尘不染,此是她难言之隐。少时回来请勿多问,由我略说经过吧。”二女一问,才知绿华前生乃西藏派教祖凌浑之女。因父母雪山炼丹,年幼不能同去,经乃母白发龙女崔五姑寄养仙都后山碧梧仙子崔芜洞中。少年乃崔芜次子,两人本是两世情孽,转世重逢,情更深厚。先颇发情止礼,终以冤孽纠缠,致为妖人所算,同失元真,又堕尘劫。绿华幸得前世恩师半边老尼接引,重回师门,仙业已将成就。少年接连三世俱在旁门,今生始拜在一位散仙门下,对于绿华情深爱重,相思入骨,一心只想常伺玉人颜色,并无邪念。无奈武当教规至严,半边老尼性情古怪,因爱徒前生为其所误,大为厌恶,不许入山相见。少年在左近守伺多年,好容易见到两次。绿华性情温柔,始尚敷衍。嗣见少年情痴更甚,恐蹈覆辙,又陷情网,往往避道而行。少年自是痴恋,本就难耐。近闻武当七女奉命行道,照胆碧张锦雯、摩云翼孔凌霄与绿华不久还要别寻灵区胜域,另建仙府。闻讯惊喜交集,顿触夙愿,欲与绿华乘机同在一起共修仙业。绿华为人谨慎,如何敢逆师意行事。近三月中,少年乘着老尼闭关,七女他出,绿华一人在山,竟自犯险,暗至绿云崖与绿华相见。绿华又急又怒,严词拒绝,并以法力驱逐。

少年情急难堪,一时激怒,忽发奇想:便约了几个左道中好友,欲以强力迫令如愿。此已三次,均未得逞。但对绿华情痴意厚,行事便多颠倒:一面约人相助,又恐绿华到时受伤,不是发难之前飞书告警令做准备,便是到时一见绿华有了败意,便锐身掩护,甚或反戈相向,情愿事后向所约妖人赔罪,受尽折辱,所识几个左道中人竟全因此反目。这一次辗转请求,所约的也无一庸手。因忿绿华薄情,已下决心。哪知人约定后,知来人法力高强,行事毒辣,情切心上人的安危,又害了怕,忙在人到以前赶来告急,吃绿华怒斥回去。三人来时,绿华实在暗中准备,因想师传法宝神奇,近来功力尤为精进,只有田氏兄弟乃尸毗老人爱徒,魔法甚高,恐非敌手,心中疑虑。先想请李洪等三人相助,又觉羞于启齿。今朝一见时至,如若不去,必要寻上门来。心对少年仍存维护,师父最恨外人来此扰闹,何况上门欺人,万一将其惊动,少年必无生理。忙中无计,只好硬着头皮,前往一试。哪知田氏弟兄甚通情理,绿华义正词严,竟被说服,首先退去。这两个最厉害的一走,绿华心便放了许多,以后情事,三人均曾眼见。

说完,绿华也已回转。谢琳首先说道:“此事已听青璜妹子说起,姊姊处境困难,令友痴情也是可怜,久藏在此,终非了局。我想此事只有佛力度化,方可无害。妹子事完回山,必向家师求说,请其相助便了。”绿华闻言大喜,再三称谢。随对二人道:“今日秃贼邪法甚高,未容施展全力,便为洪弟所伤,决不甘休。此贼手狠心毒,炼有邪法九寒沙,此外异宝甚多。洪弟再与相遇,最好先用灵峤三宝制住他的本身元灵,勿留空隙,再将断玉钩与太乙神雷同时发动,方可永绝后患。否则,此贼最长暗算,识人甚多,海外妖邪多半是他后辈,定往仙山寻仇。固然洪弟法力高强,必可无害,但现当用功之时,岂不惹厌?”二女同声说道:“早知此贼是我叶姑对头,刚才我们也动手了。”李洪道:“早知如此,我只要放出一朵灯花,立可了账,何必费事?”谢璎道:“这可来不得,我们踪迹一现,毒手妖人立可警觉。如知此宝在我们手中,必先隐匿逃遁,再过些日,元气炼复,除他便难。所以我们行动均用有无相神光隐身,虽也有现形之时,决不使其看出将有除他之意。妖孽虽知金幢厉害,一则幻波池诸姊妹未与我们一起,魔宫防备森严,邪法厉害,心仍自恃,以为我们畏惧轩辕老魔,必有顾忌。到了明日子夜,我三人突然前往,出其无备,方可成功,怎可打草惊蛇呢!”

作品简介:

《蜀山剑侠传》,共50集309回,410万字。内容归类为剑侠小说。1932年7月上旬起在天津《天风报》连载;旋由天津励力印书局(后改名励力出版社)按集出版单行本;1946年10月第36集起改由上海正气书局出版,至1948年9月出版第50集。因政局变化,未完,下接《蜀山剑侠后传》。

小说以峨嵋派为主要正义的帮派,讲述了峨嵋弟子学艺和斩妖除魔的经历,尤其以三英二云、七矮和四大弟子为主要的记述对象,这些人都是峨嵋派的弟子,他们年纪都很轻,在外出修行的过程中,他们不断的获得奇遇,得到很多的奇珍异宝,本领也越来越高强,其中又以李英琼(就是三英中的一个)为最主要的小辈人物,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的女子,经过无数的机缘巧合,得到长眉真人的紫郢剑,收复神雕佛奴和猩猩袁星,吃下了许多罕见的朱果,又得到前辈仙人所留的太清神焰率兜火和白眉和尚的定珠,最后还获得了前世挚友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总之她终于成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因此连书中那些前辈高人都对她的奇遇赞叹不已

这些小辈的故事以第三次峨嵋斗剑为线索,在书中一直交代不久就会开始正邪的大交手——第三次峨嵋斗剑,这次斗剑是正邪人物一次最后的比试,所有的恩怨都在这时完结,在交代故事的间隙中,李寿民也往往狡猾的透露一点斗剑的结果。这让读者的心一直记挂着这场大战。

全书的另一条线索是五百年前的神仙大劫,李寿民认为那些没有成为金仙的散仙、地仙都必须不断的经历天灾大劫,因此书中的很多的前辈高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三劫做准备,而峨嵋派就是不断的帮助其他非本派的正义的散仙们,防止他们在三劫中出事。书中塑造的一些前辈都很有特色,例如怪叫花凌浑、嵩山二叟、驼神乙休、藏灵子等等

由于是五百万字的篇幅,所以作者可以全面的展开描写,这样使得作品有些凌乱,往往两个联系的故事要过很长的篇幅才联系起来,中间作者开始不急不慢的讲述前面一个新出现的主要人物的来历背景,而这个介绍,他又往往从他出生开始,所以性子急的读者有时真是很苦恼的。

可惜的是,这两条线索都没有完结,因为在作者准备继续写下去的时候,全国解放了,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这样的小说自然不敢再写下去了,于是在五百万字之后,留下了无数的悬案和故事,在我读他的时候,经常联想到曹雪芹的《红楼梦》,两者都是没有完成的杰作,可是《蜀山剑侠传》却远没有《红楼梦》的声誉,也没有众多的续书,真也算是一个悲哀了,在中国这样的小说实在很难得到社会主流文学界的承认和褒奖。

作者:还珠楼主

标签:还珠楼主蜀山剑侠正传出世仙侠

蜀山剑侠传》最热门章节:
1卷七 第二六○回 孽重忧危 离魂怜情女 心灵福至 隐迹护仙童2卷七 第二五九回 蓦地起惊霆 电漩星砂诛老魅 凌空呈宝相 缤纷花雨警真灵3卷七 第二五八回 贝叶焕祥辉 地缺天残参佛相 魔宫烧毒手 神童仙女盗心灯4卷七 第二五七回 古洞盗禅经 一篑亏功来老魅 深宵飞鬼影 连云如画亘长空5卷七 第二五六回 佛火灭余氛 咫尺违颜空孺慕 丹砂消累劫 宫墙在望感师恩6卷七 第二五五回 无意纵凶顽 七宝腾辉穿秘甬 同心求圣籍 一丸神泥锁玄关7卷七 第二五四回 佛火炼妖尸 独指祥光擒艳鬼 莲花明玉钥 重开宝鼎脱神婴8卷七 第二五三回 月弯荡阴霾 厉啸一声飞毒手 金幢压地肺 伽音九劫起真灵9卷七 第二五二回 势蹙怅双飞 妄肆凶威残羽党 计穷轻一掷 自投罗网困金屏10卷七 第二五一回 烈焰可栖身 一朵灯花生世界 微波能起浪 几重煞幕护妖坛
更多『武侠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