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王道、霸道与强道的取舍 精彩片段:
第八章 你,要选择什么样的道路?
卫鞅入秦之后,并不是与秦孝公初次见面就成功受到重用。《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了他求见秦孝公的坎坷经过。
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
卫鞅第一次见孝公,跟他谈了很久,结果孝公听得昏昏欲睡。君臣第一次相遇,结果是这样的画面,实在有趣。孝公根本不觉得卫鞅是什么人才,所以回头就对介绍人景监大发脾气说:“你这个门客根本就是一个胡言妄语之人,这种人有什么地方值得用?”孝公骂景监,景监就骂卫鞅。结果卫鞅说:“我用帝道来说服国君,看来他不感兴趣。”
后五日,复求见鞅。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鞅曰:“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请复见鞅。”
五天以后,景监又想办法让卫鞅见到孝公。卫鞅第二次见孝公,孝公对他的话比上次感兴趣了一些,但仍没有说中孝公的心意。回头孝公又骂景监,景监又骂卫鞅。卫鞅说:“我这一次是用王道来说服国君,还是没有打动他,请再让我见一次国君吧!”
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罢而去。孝公谓景监曰:“汝客善,可与语矣。”鞅曰:“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诚复见我,我知之矣。”
这一次卫鞅见孝公,孝公觉得他说得很好,不过还是没有用他。等卫鞅走了以后,孝公对景监说:“你的门客很不错,我可以跟他好好聊聊。”景监转告卫鞅,卫鞅就说:“我这一次是用霸道来说服国君,看得出他已经心动想要用我。请让我再见一次国君,我已经知道他心中在想什么了!”
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这一次卫鞅见到孝公,孝公与他相谈甚欢,连自己的双膝都会不知不觉地往前移动。为什么呢?因为上古时代还没有椅子,当时的中国人都是跪坐在席上,孝公对卫鞅这次说的话极感兴趣,唯恐听不清楚,所以两膝不自觉地前行,越来越靠近卫鞅。两人足足谈了好几天,孝公一点都不厌烦。
景监十分意外地问卫鞅:“你说了什么能这样切中国君的心意?我们的国君居然能欢喜成这个样子。”卫鞅回答:“我以前用帝道和王道来说服国君,国君说:‘帝道和王道都太久远了,我等不及了。贤君是要在活着的时候就能显名于天下,哪里能抑郁地等待数十百年再来成就帝王事业呢?’所以这一次我用强国之术来说服国君,国君非常高兴。可惜啊!选择这样的道路,将来就无法像殷、周一样国祚长久了。”
从两人的四次会面来看,“帝道”“王道”“霸道”都不是孝公想要的。只有“强国之术”,也就是《荀子》中所说的“强道”,才是孝公真正想要的东西。
看了这一段,就会产生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帝道”“王道”“霸道”“强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政治之道分为很多层次。什么叫作“帝道”?所谓的“帝道”就是公天下之道,统治者不以私人私心来治理天下,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具体来说,传说中的尧舜实行的就是帝道,所以他们都把天子之位主动禅让出去。问题是,谁能没有私心?谁又能甘心为人作嫁?无怪乎秦孝公不愿选择这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