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王道、霸道与强道的取舍 精彩片段:
第四章 为善,有报吗?
秋,缪公自将伐晋,战于河曲。
这一年秋天,穆公又“自将伐晋”,各位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有多么勇武好战。晋大秦小,因此秦国不得不跟晋国联姻;秦国跟晋国是邻国,也不得不为了争夺土地发生战争,所以说这两个国家既联合又斗争。本来按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弱小的秦国终究是斗不过强大的晋国的。但就在这一年,晋国爆发了严重的内乱。
晋骊姬作乱,太子申生死新城,重耳、夷吾出奔。
晋献公原来的夫人叫齐姜,生了太子申生。齐姜早死,后来献公又娶了新夫人叫骊姬,骊姬为了让她自己的儿子奚齐能够当上太子,她就计划谋害申生。
怎么谋害呢?骊姬对太子说,她梦见齐姜,要太子赶快去祭祀母亲,并且记得把祭祀后的胙肉送给献公。这一切都是合乎礼制的要求,于是太子照办了。当时献公刚好出宫打猎,太子只好把胙肉留在宫中,骊姬就借机在胙肉中下了毒。
两天后,献公回来了。下人将胙肉献上,献公本来要吃,但骊姬立刻跳出来阻止,说胙肉可能不新鲜了,最好先试试。怎么试呢?先祭地,地立刻隆起。给狗吃,狗立刻死掉。给奴隶吃,奴隶也死了。骊姬马上痛哭说:“太子怎么能这样残忍,父亲老得都快死了,就等不及了吗?居然想要弑父自立!”接着又说:“太子之所以会这样做,不过就是因为我受宠,他害怕奚齐会取代他,我愿意带着奚齐离开晋国,或者不如自杀算了,绝不落入太子手中任他鱼肉。”
献公听了骊姬的话后,十分愤怒。有人劝太子,为什么不说出骊姬下毒的真相?太子回答:“国君已老,寝食没有骊姬就不安,就算我说了真话,只会更惹他生气而已。”又有人劝太子,干脆逃到国外吧!结果太子说:“如果我逃跑,不就证明我确实有罪吗?哪一国会收留这种弑父的不孝子呢?”最后申生就决定自杀了。
读到这里,对《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有印象的朋友应该马上就会想到,这不又是一个扶苏吗?面对父亲的乱命,不抗争也不逃走,而是选择甘心就死。请问各位,这能叫作孝吗?
他们的行为叫作“愚孝”,听从父亲的乱命,一个让秦朝沦亡,一个让晋国大乱,所以都不是真正的孝。真正的孝是“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子女不是要盲目顺从父母的话,而是要记得“无忝所生”,也就是不要因为自己的行为让父母蒙羞,更不要让父母犯下不可弥补的过错。中国人说“不孝有三”,而第一个不孝就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从这个观点来看,扶苏和申生所为其实是不孝。
这样评价申生是不是过于严苛了呢?我们不妨看看,申生有一个弟弟名叫重耳,他又是怎么做的。
献公有八个儿子,其中以太子申生、重耳、夷吾最为贤能,所以都被派到外地守城。如今申生已死,骊姬怕重耳和夷吾找她算账,所以连他们也要除掉。于是骊姬对献公说:“申生下毒的计划,两位公子也是知道的。”重耳、夷吾只好逃回自己的城池,于是献公更觉得他们是畏罪潜逃,派兵进攻两城,后来重耳、夷吾都弃城逃到外国去。
这一位重耳,就是后来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他面对父亲的乱命,最后选择了不服从而逃跑。但正因他的不肯屈从,最后才得以收拾因父亲而大乱的晋国,使之成为天下第一强国,这也就是《易经》中所谓的“干父之蛊”,后面会再详说。
九年,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
晋国内乱,可是天下大势不会等待它,另一个超强大国齐国也不会等它。这一年,齐国在葵丘召开了外交大会,天下诸侯共尊齐桓公为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