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大迁徙 精彩片段:
第九章 从“胡越一家”到“安史之乱”
汉民南迁与河北藩镇的“胡化”:“安史之乱”后的民族迁徙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委尘泥……
——〔唐〕杜甫《无家别》
唐明皇(玄宗)李隆基在位的开元年间,是李唐王朝发展的鼎盛时期,“诗圣”杜甫曾作“忆昔”诗回忆当时的盛况,这些描述也成为后世人心目中的“盛唐景象”: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但是,无论如何,维系一个幅员辽阔,民族构成复杂的宏大帝国,始终潜伏着巨大的风险。开元之后的天宝末年,唐明皇宠信的蕃将安禄山与史思明突然发动了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是千千万万无辜平民的又一场大劫难。与“安史之乱”前的盛况相比,“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国内可谓支离破碎,风光不再。然而,想要了解“安史之乱”的真正起因,离不开民族大迁徙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
唐朝初年置营州都护府在柳城(今辽宁朝阳市),主要功能就是为了控制与震慑东北缘边地区的契丹与奚两族(时称“两蕃”)。武则天在位时,“两蕃”反抗唐朝统治,迫使营州内迁到幽州渔阳(今北京市)。唐玄宗即位后,契丹与奚族归降,营州又迁回柳城。安禄山与史思明,这两大叛军主帅,无疑是唐朝最臭名昭著的蕃将了,具有极其相近的民族文化背景与生活阅历。作为内迁民族的后裔,他们均通晓多种民族语言,熟悉各边疆民族的风俗习惯。在蓄谋叛乱之时,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道节度使,有意识地利用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扩充实力。如为了增加军事实力,安禄山特别注重收揽各族将士,大大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如他豢养各族壮士八千人为其义子,恩威并施,手下精兵,天下无敌。
禄山谋逆十余年,凡降蕃夷皆接以恩,有不服者,假兵胁制之。所得士,释缚给汤沐、衣服,或重译以达,故蕃夷情伪悉得之。禄山通夷语,躬自尉(同慰)抚,皆释俘囚为战士,故其下乐输死,所战无前。
安禄山于天宝十四载(755年)于范阳(今北京市)发动叛乱,挥师南下,因叛军中精兵强将均来自少数民族,故当时的人们习惯称叛军为“逆胡”、“羯胡”或“胡贼”。叛乱初发之时,生长于升平盛世的亿万百姓不识干戈,各地驻防将领与士卒不习战备,叛军势如破竹,长驱南下。在攻取东都洛阳之后,矛头直指唐王朝的心脏——西京长安。曾经英武睿智的唐玄宗匆匆奔往四川避难,叛军最终攻陷了长安。这场突如其来的动乱引起了北部中国的剧烈动荡。
叛军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种种暴行骇人听闻。刀矢相加,尸横遍野。唐朝军队屡遭败绩,助长了叛军的嚣张气焰,各地士民失魂落魄,仓皇外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