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千古一帝秦始皇_三十五 李斯变节 李斯败阵:又缘利害

王立群
中国历史
总共174章(已完结

千古一帝秦始皇 精彩片段:

三十五 李斯变节

秦始皇沙丘病亡后,他生前令长子扶苏速回咸阳处理后事的诏书并没有发出,而是被赵高扣押。赵高非常明白,一旦扶苏当上了皇帝,自己必定会受到冷落和排挤,所以,这道遗诏对自己是极为不利的。唯有扶立对自己言听计从的胡亥,才有可能保证自己日后的飞黄腾达。于是,一个恶毒的计划在赵高的脑海中逐步形成了。在大秦帝国最高权力瞬间真空之际,赵高为了一己之私,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三劝胡亥,威逼利诱,胡亥终于为赵高的话所动。同时,胡亥也意识到,若无丞相李斯的允准,此事万万行不通。李斯的态度是这场政变的关键。但是,李斯是秦始皇身边的老臣、重臣,执掌朝政多年,对秦始皇忠心耿耿。易立皇储、篡改遗诏、发动宫廷政变,李斯会轻易答应吗?野心膨胀的赵高将会怎样说服李斯呢?

李斯败阵:又缘利害

李斯的态度,是这场政变的关键与转折。但是,在赵高说服了胡亥后,李斯还蒙在鼓里。不明所以的李斯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赵高不废多大口舌就降服了胡亥,但这只是完成了篡改秦始皇诏书的第一步,李斯这道坎他也必须迈过去,否则前功尽弃。李斯是秦始皇身边的重臣、老臣,如果李斯不同意,胡亥同意了也是白搭。

李斯不像胡亥那么容易被说服。他久经宦海,手握重权,对秦始皇忠心耿耿。但是,李斯也是凡人,也有权力欲望。

李斯和赵高的过招结果如何呢?

二人的过招经过了六个回合的往返搏杀。

第一个回合。

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赵高并没有和李斯兜圈子,而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对李斯说:皇上去世了,留下诏书让其长子扶苏进京主持丧事,丧事完毕后即位称帝,但是,这封诏书目前并没有发出去。皇上驾崩,他人并不知道,赐给扶苏的诏书和玉玺都在胡亥那儿。只要你和我口径一致,我们就可以改立胡亥为太子继承大统。你看怎么样(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听后大吃一惊。李斯为何大惊?

一是赵高胆子太大。李斯没有想到赵高作为一介臣子,居然有如此大的胆量,居然有如此大的野心。

二是赵高已和胡亥联手。秦始皇驾崩时,尚未发出的诏书和始皇帝的符玺都在掌管人赵高手中(始皇崩,书及玺皆在赵高所。《史记·李斯列传》),现在赵高竟说遗诏与皇帝符玺都在胡亥手中,这说明他已经和胡亥联手。

事态已经非常严重了,而自己从来就没考虑过这种事情,怎么回答赵高呢?

李斯斩钉截铁地说:“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

作品简介:

《千古一帝秦始皇》是王立群“读《史记》”系列巅峰之作《秦始皇》的新版本,既为新, 自然融入了更多的新材料、新思路、新认识、新感想。该书对秦始皇的解读可以说是王立群先生个人学识与思想融汇的高峰,其谨慎周密的考证与大胆创新的推测、 其行云流水的表述与旁征博引的阐释都会令读者叹为观止。全书不仅展现了秦始皇作为中央集权制开创者所创建的雄伟霸业,也对秦始皇其人功过是非进行了多方面 的评述。

作者:王立群

标签:王立群千古一帝秦始皇历史传记秦朝百家讲坛

千古一帝秦始皇》最热门章节:
1二十七 集权皇帝 郡县制:集权、集权、集权2二十七 集权皇帝 奉天承运皇帝3二十七 集权皇帝 始皇帝4二十六 六世余烈 太多的偶然就是必然5二十六 六世余烈 人才、人才、人才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6二十六 六世余烈 七位英主:老子英雄儿好汉7二十五 股肱之臣 虚心纳谏,宽厚待臣:王者胸怀8二十五 股肱之臣 错误面前不逃避,责任面前敢担当:王者风范9二十五 股肱之臣 尉缭、吕不韦、李斯:人才济济10二十五 股肱之臣 王翦父子、蒙氏父子:上阵父子兵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