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 精彩片段:
三十九 指鹿为马
秦始皇死后,大秦帝国的宫廷就像中了魔咒一样,发生了一系列被杀事件。先是秦始皇钦定的继位人皇长子扶苏被杀,接着重臣蒙毅、大将蒙恬被杀,再是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儿子女儿被杀,然后大秦帝国的两朝丞相李斯也被杀。在接连不断的死亡事件的笼罩下,大秦帝国的政坛会稳定下来吗?当然不会!不但不会,接下来还要有人被杀。那么,谁将是下一个被杀的人呢?秦二世。这至少有两点不可思议:第一,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使皇帝成为至高、至大、至尊、至上的君王,秦二世是皇帝,他怎么会被杀呢?第二,秦二世是赵高辅佐登基的,赵高刚刚当上丞相,位高权重,赵高力挺的秦二世怎么会被杀呢?但是,偏偏秦国政坛上下一个被杀的人就是秦二世,这里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赵高指鹿为马,秦二世一命呜呼:内斗升级
秦二世二年(前208)七月,李斯被腰斩于咸阳。到了八月的一天,秦二世正在朝堂主持朝议,突然,丞相赵高下令一位侍从上殿,只见这位侍从牵着一只鹿缓缓走上大殿。大臣们见状,面面相觑,不知道又将要发生什么祸端。只见丞相赵高笑盈盈地对秦二世说:这匹良马,臣谨献给皇上。
秦二世定睛一看,笑呵呵地说:丞相看走眼了吧,这明明是一只鹿嘛,丞相怎么说是马呢?赵高笑而不答,秦二世问左右的侍从、大臣,侍从、大臣们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鹿,有的一言不发(八月己亥,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二世不知道是自己眼花了,还是赵高和大臣们脑子进水了,他是一头雾水,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指鹿为马”!莫名其妙的秦二世草草结束了这一天的朝会。
“指鹿为马”事件之后,赵高找各种理由将那些说是“鹿”的大臣先后处死,大臣们发现讲真话的人一一被杀,从此人人畏惧,噤若寒蝉,不敢再违抗赵高之意(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史记·秦始皇本纪》)。
此时,秦末反秦主力之一的刘邦已经率数万之众从今陕西西南部的武关进入了秦地。武关失守,关中无险可据。刘邦派人与赵高私下谋划亡秦。大秦帝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但是,位高权重的赵高却一天比一天担心起来。赵高权势熏天,杀人无数,他会怕谁呢?
他怕秦二世。
赵高害怕秦二世什么呢?《汉书·高帝纪》记载:
八月,沛公攻武关,入秦。秦相赵高恐,乃杀二世,使人来,欲约分王关中,沛公不许。
赵高怕秦二世追究自己的责任,加罪于己。那么,赵高具体害怕什么呢?
赵高首先是和已经攻入关中的刘邦商量,自己想据关中部分土地为王。但是,刘邦没有答应。史书没有记载赵高凭什么可以向刘邦要此之位,但是我们可以分析,赵高如果一无“贡献”,他岂敢向入关灭秦的刘邦要关中部分土地称王为回报?赵高肯定得有所“表现”。这个“表现”是什么?只有一个答案,就是协助刘邦杀掉秦二世,灭秦。
刘邦断然拒绝了赵高的要求,因为刘邦此时已经攻入武关,凭借自己的力量完全有把握独立灭秦,有没有赵高的协助都无关紧要,这是其一。其二,刘邦自己还想灭秦当关中王,岂能将关中王拱手让给赵高?刘邦和项羽二人在楚怀王面前有一个约定:先入关破秦者为关中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当时陷入了巨鹿之战的主战场,无法迅速入关。刘邦则绕过秦军主力,从武关一路北上,进入关中。刘邦此时一心想的就是先攻入咸阳,自己好当关中王。所以,赵高要部分土地为王的如意算盘肯定过不了刘邦这一关。既然如此,赵高怎么办呢?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