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 精彩片段:
第四章 黄老,老庄,申韩,谁是真道家?
(四)狱市,黄老之道在政治管理上的一次具体实践
但是,我们把目光集中一下,曹参为齐相和盖公治黄老应该都是相当可靠的事情。那么,难免令人好奇的是:盖公教给曹参的到底都是些什么招儿呢?黄老之术在政治上的具体应用到底是怎么一番模样呢?
这个问题《史记》没讲,不过呢,它在后文里给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
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
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
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
参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1☽
这段是说:汉惠帝二年,丞相萧何死了。曹参听说了这事以后,安排从人准备行装,说:“我要入朝为相啦!”
没过多久,果然应了曹参的话,曹参临走前叮嘱接班人说:“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这句话先不翻译,一会儿再说。)
接班人不大理解,问曹参:“治理齐地难道就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吗?”言下之意是:您老叮嘱的这事也太鸡毛蒜皮了吧!
曹参说:“你可别不当一回事。狱市是善恶并容的地方,你如果扰乱了它,让坏蛋们到哪里容身呢?所以我才把狱市的问题作为搞政治的首要问题。”
——搞政治切忌只谈大原则,所以,清静无为也好,正心诚意也好,亲贤臣、远小人也好,如果没有具体办法,往往都只会流于空谈。所以呢,我们看汉初的黄老之术,可别一个“无为之治”就算完事了,得看看具体的东西。现在呢,曹参说的这个“狱市”,就是个具体的施政问题,看他把这件事摆得那么重要,应该是盖公教导他的吧?
那么,什么叫“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呢?
先来问问:什么是“狱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