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易中天中华史20·铁血蒙元_第四章 崖山之后 二、多元文化

易中天
中国历史
总共24章(已完结

易中天中华史20·铁血蒙元 精彩片段:

第四章 崖山之后

二、多元文化

元帝国的特点除了超大型,还有多民族。

民族也是老问题。事实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兼容并蓄和多元共存的文化共同体。先是诸夏与诸羌、诸戎融合为华夏,秦汉时期诸华又与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融合为汉民族。后来五胡入华,南北分治,辽金占据中原,也都是民族融合的高峰期。可以说,正是由于周边少数民族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中华文明才源远流长而且波澜壮阔。

当然,这里面的情况各有不同。隋唐是混血王朝,匈奴和鲜卑都已汉化;两宋则是多元共存,契丹、女真和党项既与汉人交流融合,又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也就是说,隋唐是多民族融为一体,两宋是多民族各行其是。只有元,才是既将各个民族整合于同一个国家,又依然锣是锣、鼓是鼓。☾1☽

元,一个王朝,多个民族。

这无疑跟统治者的多元文化政策有关。与秦始皇的“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不同,在大元帝国,汉语和波斯文跟被尊为“国语”的蒙古语文有着同等地位,所有宗教也跟蒙古人信奉的萨满教和喇嘛教一样受到尊崇。当局对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不横加干预和规范,甚至给予尊重和维护,正所谓“多语兼用,诸教并崇,各从本俗”。☾2☽

但这绝不意味着民族团结,更不意味着各族人民幸福地生活在同一个大家庭中。相反,按照蒙元统治者实行的族群等级制度,帝国的臣民被分为以下四个级别:

一等臣民:蒙古人,又叫国族。

二等臣民:色目人,系指蒙古人和汉族人以外的民族和部族,比如吐蕃人、突厥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以及随军来华的俄罗斯等民族。他们由于肤色和眼睛明显不同而被称为“色目”,意思是“异色异目”或“各色各目”。

三等臣民:汉人,原大金境内居民,包括汉族,也包括汉化了的契丹人、女真人和高丽人,以及云南民众。

四等臣民:南人,原南宋境内居民。

这样四种人的政治待遇和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蒙古人地位最高,色目人次之,汉人又次,南人最低。中央及行省各重要机构的首长均由蒙古人担任,其次考虑色目人,汉人和南人都不能充任要职,也不得携带武器。这是在成吉思汗时代就定下的规矩:最后投降的必受歧视。值得庆幸的仅仅在于,汉人和南人总算可以保住性命不被屠杀了。☾3☽

也就是说,不平等地和平共处。

但这并非出于统治者的仁慈,而是出于算计,并且主要是忽必烈的。前面说过,在争夺汗位的斗争中,阿里不哥以蒙古草原为大本营,蒙古传统为号召力;忽必烈以中华本土为根据地,天下一统为凝聚力。这一分野决定了,成为蒙古大汗的忽必烈不能不同时把自己装扮成中华皇帝。适当实行汉制和部分进行汉化,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作品简介:

《铁血蒙元》是“易中天中华史”系列的最新卷,讲述蒙古帝国和大元王朝的故事,并从全局视角分析中华历史的挑战、机遇与命运。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横空出世,蒙古铁骑在短短几十年间席卷欧亚大陆。 他们从何而来?是天选之子还是昙花一现的搅局者?世界文明格局重新洗牌,中华历史的车轮又将驶向何方?

学者易中天,颠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以优美诗意的语言、独特创新的全球视角,将用五年时间写作六部共三十二卷巨著《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先秦》,第二部《秦汉魏晋南北朝》,第三部《隋唐》,第四部《宋元》,第五部《明清》,第六部《近现代》,现已出版前二十卷。

作者:易中天

标签:易中天中华史中国历史文化人文

易中天中华史20·铁血蒙元》最热门章节:
1附录 本卷大事年表2第四章 崖山之后 六、当惊世界殊3第四章 崖山之后 五、汗国的命运4第四章 崖山之后 四、元曲故事5第四章 崖山之后 三、知识精英6第四章 崖山之后 二、多元文化7第四章 崖山之后 一、大中华8第三章 大元王朝 五、海洋战争9第三章 大元王朝 四、兼并南宋10第三章 大元王朝 三、转折点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