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_附录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人物谱

余伯流陈钢
中国历史
总共29章(已完结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 精彩片段:

附录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人物谱

毛泽东(1893.12.26—1976.9.9)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人。1918年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早期即开始革命活动,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办《湘江评论》,建立新民学会、俄罗斯研究会、社会主义青年团、共产主义小组等革命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在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执行委员。在国民党第一、二次代表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并任宣传部代理部长。1927年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7年8月7日,出席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领导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前敌委员会书记。秋收起义失利后,适时地率部进入井冈山区,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3月前委改为师委,任师长。4月下旬,井冈山会师后任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为红军)第四军党代表、军委书记、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书记。11月重建前委,任书记。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后发展为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

1929年1月,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后又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总前委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遵义会议后,确立了在全党的领导地位。领导全国人民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夺取了全国的胜利。解放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主席。1976年9月9日逝世于北京。

朱德(1886.12.1—1976.7.6)

朱德,字玉楷(玉阶),曾化名王楷,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早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活动。1915年在云南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复辟的起义。1917年在四川参加反对段祺瑞卖国政府的护法战争。十月革命后,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随后去德国留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在苏联学习回国后,投身于革命工作。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参加领导了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1928年初,率领南昌起义余部,领导和发动了湘南起义。4月,率起义军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部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为红军)第四军,任军长兼十师师长。5月,当选为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候补常委。10月,当选第二届特委委员。11月,任前委委员。12月,当选为红四军军委书记。在井冈山斗争中,与毛泽东共同领导夺取许多战斗的胜利。为人民军队的建设与发展,根据地的扩大与巩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在中央苏区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等职。

解放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第八届中共中央副主席。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

陈毅(1901—1972)

陈毅,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武汉中央军校担任政治工作。南昌起义后,任起义军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起义军转战赣南经整训后,任纵队指导员。1928年初与朱德等一起领导和发动了湘南起义。4月,同朱德一起率部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部胜利会师。历任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为红军)第四军士兵委员会主任、教导大队长、十二师师长、军委书记。5月,当选为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候补常委。10月选为第二届特委委员。在此期间,积极协助毛泽东、朱德,为建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发展工农红军,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建国后,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2年1月6日逝世于北京。

彭德怀(1898—1974)

彭德怀,原名彭得华,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乌石乡一个农民家庭。大革命时期,曾在国民革命军任营长、团长。大革命失败后,坚持反对国民党新军阀,秘密组织士兵委员会,支持革命活动。192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发动和领导了平江起义,组建中国红军第五军,任军长。12月,率红五军主力来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混合编制任红四军副军长。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下山出击赣南,率领红五军和红四军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挑起了第三次反“会剿”的重任。由于敌强我弱,率部突出重围,转战赣南与红四军会合。5月又根据前委决定,率部回到湘赣边收复了失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作品简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湘赣边军民开创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井冈山素以“中国革命的摇篮”著称于世,朱德称之为“天下第一山”,彭真称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坐落在江西、湖南两省之交的罗霄山脉中段,红色区域主体横跨“六县一山”,即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湖南的酃县、茶陵,以及井冈山。井冈山根据地鼎盛时期面积达7200多平方公里,人口50余万,割据势力曾扩展到吉安、安福各一小部。万安、泰和、桂东、资兴等县边地皆属根据地的外围屏障。

井冈山的斗争,代表了中国革命的新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走向胜利的。这就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和研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史的学术专著。该书依据大量第一手历史文献和口碑资料,以新的视野、新的框架、新的史料、新的见解,生动地展现了当年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创造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轨迹与丰功伟绩,深刻地揭示了堪称中国革命精神传统之源的井冈山精神的历史底蕴与时代价值,其猎涉之广、分量之重、论列之全、刻画之细,在国内尚属罕见,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为首次披露。

作者简介:余伯流,男,1942年生,江西上饶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专家。著有《中央苏区史》、《中央苏区经济史》、《毛泽东在中央苏区》、《伟人之间:毛泽东与邓小平》等书,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陈钢,男,1952年生,江西省宁冈县人。曾任宁冈县党史办副主任、井冈山会师纪念馆馆长。现为井冈山学院井冈山精神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喋血井冈山》、《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等,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作者:余伯流 陈钢

标签:余伯流陈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红军历史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最热门章节:
1后记2附录 四、揭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八个历史谜团3附录 三、井冈山时期红军主力团建制追踪4附录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人物谱5附录 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大事记(1927年8月—1930年10月)6第五篇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及其深远影响 第二十三章 井冈山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7第五篇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及其深远影响 第二十二章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大影响8第五篇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及其深远影响 第二十一章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9第四篇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后期斗争(1929年1月—1930年2月) 第二十章 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崛起10第四篇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后期斗争(1929年1月—1930年2月) 第十九章 袁、王之死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