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_第十四章

陈靖黎白
中国历史
总共17章(已完结

红军不怕远征难 精彩片段:

第十四章

1

风吹着砂石,卷起了砂粒;吹着森林,响起了尖厉的、难听的沙沙声音。

高山怪石,茂林野草,鹰鸠齐飞,群兽出没,这一片深谷老林显出了分外的阴暗潮湿,苍凉寂静。

何强他们在小路上穿来穿去,顽强地朝着北面的方向走了很久了。缺少粮食,没有医药,走到这里,他们只有八九个人了。他们都背着枪,衣服都比过江的时候褴褛多了。王大田的脸上那些密密的胡子使他活像一个刺猬老汉。孙英的头发是用细树枝和小草茬扎住的,小牛大脑袋上的头发又黑又密,那身长长的大军衣早就挂破了,像个城里面卖报的小孩子。何强的身上还尽量保持着整齐和干净的样子,可是,若要稍微仔细地看一看,就可以看出来,他那衣裤上有许多挂破了又缝起来的痕迹,而且,裤腿上全都成了灰黄色,有的是玷树叶沾污的,有的是染上了黄色泥巴的斑点。几个新战士的老百姓服装已经破烂了,头上的帕子沾着许多油污。他们所有的人都显得是神色憔悴,身体衰弱。

他们在森林间的小路上困难地走着。穿过森林的时候。他们用手攀住小树,一棵一棵地往前拖。上山的时候,他们走几步,停一停,喘息很久;过小溪的时候,他们没有力量跳过去,就和走陆地一样,从水中趟过去。

从早上走到中午,人们都累得喘不过气来了。

孙英一屁股坐到地上,揉着脚,痛得直吸气。小牛连忙也凑过去,坐下来,看看自己的脚,又看看孙英的脚,偷偷地咽了口唾沫,没敢出声。

何强愁闷地看着孙英,便朝大家说:“好,都休息一会。”他蹲下身来,看了看孙英的脚,关心地问,“怎么了,又打泡了么?”

孙英点了点头。

何强从自己头上拔下了根头发,递给孙英,并且扶住了孙英,说:“脱下鞋来,在泡上穿根头发,就永远也不会打泡了。”

孙英看看何强,不以为然地摇摇头。

何强立刻坐到地下,脱下自己的“皮草鞋”。☾1☽

“你看,就是管事么!”

“呵!”孙英惊叫了一声,她看见何强的脚上不止是打了一个泡,而是好像有一层半透明的东西罩在脚板上。每只脚上总有三四处还多的地方穿过了头发,泡里的水从头发的空隙中挤出来,何强的脚上像是穿了一个皮子做的皮脚布。

作品简介:

1936年春天,中国革命的形势正处在两个高潮之间。中央红军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率领下已经跋涉长征两万五千里,胜利地到达了陕北根据地。这时,红二方面军在任弼时、贺龙等同志率领下开始了伟大的长征。这是最末一批进行长征的红军主力部队。正因为是最末一批,它所遭遇到的困难也是极多的。这本书,就是描写在这一巨大的行动中的一个片断:一支红军的先头部队在通过云南、西康等地遇到的国民党军队阻拦、追赶,以及通过藏族兄弟地区和亘古无人烟的雪山所遭遇到的种种困难。

作者简介:陈靖(1918-2002.10.30),苗族,1918年生于贵州省瓮安县。红军时期,在战斗剧社(二方面军),从事飞行鼓动工作,在工农剧社(四方面军)从事音乐、舞蹈工作,在人民剧社(中央机关)从事戏剧工作。抗战时期,在八路军中任指导员、教导员、文工团长、摄影科长、宣传科长、团主任、政委等职,解放战争中,任炮兵师、旅政治部主任、特种兵政治部主任。建国后,在空军学校和部队,任政治部主任,并从事科研与历史撰写工作。作品有小说与电影剧本《金沙江畔》,电影《原子时代》,小说《红军不怕远征难》、《猎鹰记》,纪实文学《贺龙毕生纪略》、《贺英》、《往事情深》,大型话剧《贺龙前传》,诗集《枪剑风云录》,散文《马背上的小红军》等等。

黎白,男,1930年7月生,湖南湘潭人。中共党员。1947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文学系。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参军,历任晋察冀军区炮兵旅、特种兵纵队、炮兵部队政治部秘书和宣传、教育、组织干事及报社组长,华北军区政治部助理员,总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八一电影制片厂高级编剧。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作者:陈靖 黎白

标签:陈靖黎白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长征历史军事

红军不怕远征难》最热门章节:
1第十七章2第十六章3第十五章4第十四章5第十三章6第十二章7第十一章8第十章9第九章10第八章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