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唐宋间迷失的帝国4·千山残雪_三、晋辽恩怨 3.灭国之祸

奎文阁
中国历史
总共16章(已完结

唐宋间迷失的帝国4·千山残雪 精彩片段:

三、晋辽恩怨

3.灭国之祸

后晋小皇帝石重贵血气方刚,不愿意做屈辱的孙皇帝,一声怒吼撕破了和契丹的盟约,招致契丹疯狂报复,把石敬瑭辛辛苦苦攒下的这点家底一举报销。

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亲自督师南伐石晋,没有讨到太大便宜,这出乎他的意料,也激怒了契丹朝廷。契丹必须做出决策,是就此罢兵?还是扩大打击力度?

摆在面前的一个事实是,契丹比石晋强大。石晋曾是契丹的从属国,现在石晋要造反,做老大的契丹哪里能咽得下这口气?漠视了石晋的反抗,以后还如何压制其他的小国小弟?契丹从此别在天底下混了。

必须打。

狠狠地打。

不惜代价地打。

直到把石晋打服了。

公元944年十二月,契丹卷土重来。

这次契丹挥师南下,吸取了前一次的教训,做了充分的准备,下了必胜的决心。

石晋国内为了备战也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掘地三尺把民间钱财搜刮殆尽,又大规模强行挨家挨户征兵以补充兵员。

这是一次决战,事关国家命运的决战。双方都想借此战扭转大势,一方想从被动变主动,一方想继续保持镇压的态势。可以说这是倾国力以血战的一场战争,双方各自投入直接作战的兵力当在十万以上,加上侧翼辅助军队及粮草运输等其他兵力,各自投入总兵力不下二十万。其争斗惨烈和规模宏大可想而知。

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吸取前一次出师的经验教训,对这次南下的策略做了一些调整。这次契丹集中优势兵力直接进攻中路,如一把出鞘的利剑一般杀奔中原重镇魏州而来。契丹军队在布局上仍以赵延寿为先锋,耶律德光督大军紧随其后。

由于失却了长城屏障和燕山山脉阻隔,契丹从幽州长驱直入,骑兵先锋没用几天就杀到了邢州(今河北省邢台)。正在后晋朝廷调兵遣将紧急布防的时候,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已率主力杀到了元城。后晋朝廷被契丹来势汹汹的气势镇住了,不敢正面迎敌,要求军队稍稍后撤以避敌锋芒。冷兵器时代,两军作战,首先拼的就是士气和意志。晋军这一撤如山崩地裂,各路大军纷纷逃窜,谁也不顾谁,哭爹喊娘,丢盔弃甲,一口气后撤到了相州(今河南省安阳)。

作品简介:

奎文阁先生再出解史力作,讲述盛唐隆宋之间五代十国的战乱纷争,将一段历史大变局壮观呈现。

本书纵横捭阖,在大背景下讲述重大事件,再现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在大变局中拷问人物决择,解析了人性在道德利益与生死之间的游走和坚守。千回百转的故事情节,刺激人的每一根神经;跌宕浮沉的人物命运,使人禁不住扼腕唏嘘;亦庄亦谐的叙事风格,令读者玩味不绝;生动深刻的说理论道,发人深省启迪智慧。

让我们跟随作者独特的笔调,一起走进那个精彩纷呈的年代吧。

《唐宋间迷失的帝国》第四部《千山残雪》讲述了:

中原非正统,天下各自立,一时间遍地是皇帝。耶律阿保机统一八部后的契丹帝国崛起,称雄关外。中原翻覆,王朝短命。王建家族和孟知祥家族割据的西蜀,钱氏家族偏安江浙,杨行密死后徐温徐知诰父子窃取淮扬权柄,刘岩和他二十多个混蛋儿子在广粤兴风作浪,起死回生的马殷称王黔楚。一时间遍地都是草头王,乱世求生,良莠不齐。帝国陷入了空洞的迷茫,帝国的出路和希望在哪里?

作者:奎文阁

标签:奎文阁唐宋间迷失的帝国唐朝宋朝

唐宋间迷失的帝国4·千山残雪》最热门章节:
1三、晋辽恩怨 5.杀胡林2三、晋辽恩怨 4.中原的主人不好做3三、晋辽恩怨 3.灭国之祸4三、晋辽恩怨 2.“战”还是“和”?5三、晋辽恩怨 1.儿皇帝的日子6二、契丹帝国 6.燕云十六州7二、契丹帝国 5.谁来接替李嗣源8二、契丹帝国 4.十年和平9二、契丹帝国 3.汗位之争10二、契丹帝国 2.阿保机的心思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