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帝全传 精彩片段:
第六十三卷 清
第三百五十四章 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一、英姿少年行伍健儿
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出生。清代官书上讲,太极音同台吉,蒙古人把王位继承人叫做台吉,并习惯于在台吉前面加上黄、红等颜色名称。汉族人则把皇位继承人叫做皇太子,也同皇太极音相似。总之,皇太极是个十分显贵的名字。
皇太极的确是得到了父亲的喜爱。皇太极的生母叶赫纳喇氏是叶赫部酋长杨吉砮的女儿。杨吉砮当初见努尔哈赤英气非凡,觉得定成大器,便主动将自己的小女许配给他,美丽动人的叶赫纳喇氏是努尔哈赤的第六位妻子,待人宽厚,处事稳重,在努尔哈赤的妻、妾中很受努尔哈赤的恩宠。子以母贵,她所生的儿子也得到了努尔哈赤的疼爱。努尔哈赤家中有教育子女的专门教师,皇太极从小便受到了一定的文化教育。他天资聪慧,凡是接触过的事物过目不忘。在他长大成人投身行伍的时候,努尔哈赤军中众多的战将几乎都是不识字的文盲,只有皇太极够得上一个粗通文墨的“秀才”。
由于连年烽烟不息,父兄经常出征作战,少年时期的皇太极便主持家务。努尔哈赤拥有众多的妻妾、子女、奴仆、财产,而且当时家事与国事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两者常相互混杂。处理这样繁杂的家政,对皇太极来说是副不轻的担子,也是个极好的锻炼机会。而少年皇太极干得颇为出色。据史书记载,在他7岁以后,努尔哈赤就把大部分家政交给了他,皇太极根本无须父亲多加指点,就能把繁杂的事务干得井然有序。
不过,皇太极并非命运的宠儿。12岁那年,他遭到了丧母的不幸。而政务缠身,不断征战的父亲此时又无法给予他太多的照顾和体贴。这祥,少年皇太极不得不早早开始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在生活的激流中自立图强。
明万历四十年秋,年方21岁的皇太极第一次跟随父兄出征作战,参加了对乌拉部的征伐。但努尔哈赤只是命令部下四处焚毁敌人粮草,却不发动进攻。血气方刚的皇太极急于陷阵冲锋。努尔哈赤耐心开导他说,在砍伐大树的时候,必须用斧子一下一下地砍,才能逐步把树砍断。对付乌拉部这样的强敌,怎能试图一举将它歼灭?只有将其所属城郭一一攻取,最后才能灭亡它。经过对乌拉都连续不断的征伐削弱,到第二年,努尔哈赤终于灭掉了强大的乌拉部。努尔哈赤的教诲也深深地印在了皇太极的脑海。后来他在继承汗位后,仍遵循这个“伐树”的策略,对明朝长期征伐,从不断削弱它的旁枝开始,最后断其主干。皇太极出色的军事才干,就是在和父兄一起征战的戎马生涯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皇太极的长兄楮英,是一员疆场骁将。努尔哈赤晚年也曾有意培养他做为自己的继位人。但褚英心胸狭窄,拥权自重,对自己的兄弟和群臣百般欺凌。皇太极等人忍受不过,禀报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大为愤怒,下令监禁了褚英,后来又因有人告他有篡位行为而将其处死。
褚英失势后,年轻的皇太极作为父亲的得力助手不断受到重用。努尔哈赤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称汗后,在10多个儿子中,选定皇太极与次子代善、侄子阿敏、五子莽古尔泰为四大贝勒,佐理国家政务。4个人按月轮流值班,国中一切机要事务都由他们负责处理。皇太极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积极参与政务、军事的谋划和决策。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公开向明朝宣战,进兵攻打抚顺。皇太极巧献妙计,预先派军卒扮作贩马商人混进城内,然后大军凭借夜幕的掩护兵临城下,发炮为号,里应外合。结果一举拿下了抚顺。
在萨尔浒之战中,皇太极不仅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而且献计献策指挥若定,已俨然是一位智勇双全、部置有方的战将了。
皇太极不仅在战场上骁勇非常,在处理政事时,更是头脑冷静,果断机敏,颇有全局观念。在努尔哈赤虑事不周之时,皇太极时常提出建议,把事情处置得更妥贴。后金与蒙古察哈尔部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矛盾冲突。一次,努尔哈赤听说自己派往察哈尔的使者被杀了,心中很是恼火,也想杀掉察哈尔部的使者。皇太极及时向父亲建议:传闻未必可靠,不如派人去察哈尔部,约定时间双方同时放回使者。如果过期不放,再杀掉他们的使者也不迟。努尔哈赤采纳了皇太极的建议,但察哈尔部方面一直杳无音讯,约定的日期过去了也未见动静,努尔哈赤这才杀掉了察哈尔部使者。其实后金的使者并未被害,只是被拘禁,事后他又逃了回来。皇太极虑事周全,措置得体,政治上日趋成熟。当时朝鲜派往后金的使者回国后向其国王反映,皇太极是努尔哈赤诸子中最为勇敢且富于智谋的,是得到努尔哈赤偏爱的王子之一。
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八月,68岁的努尔哈赤死了。经过诸兄弟子侄的共同协商,公推35岁的皇太极即汗位。皇太极推让再三后接受了众议,于九月一日登上了后金汗位,并决定从明年起改元天聪。
二、安抚民众加强集权
皇太极登位时,形势并不乐观。连年的对外战争、繁重的兵役负担,使得国内的下层民众人心厌战,怨言四起。后金上层统治集团内部也不稳定,充满勾心斗角的矛盾斗争。尤其严重的是,后金国内的满、汉民族矛盾相当尖锐。努尔哈赤一生戎马倥偬,艰难创业,为后金大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他晚年在取得辉煌军事胜利的同时,也犯下了严重的罪行。在向辽沈地区推进的过程中,他坚持“诛戮汉人、抚养满洲”的政策,大肆屠杀和奴役汉族百姓。他对于敢于抗拒的汉人一律格杀勿论,对于俘获的大量汉人则分给满族官兵做阿哈(奴隶)。奴隶们被强迫在主人的庄园和家庭中从事各种繁重的劳动,连年苦累不堪。虽然后来努尔哈赤在建国后实行了“计丁授田”“编庄授田”等封建化措施,使民族矛盾缓和了一些,但仍不彻底。悲惨的生活迫使辽东地区的汉族人民奋起反抗,他们举行暴动,暗杀女真人,使得女真统治者恐慌不安,岁无宁日。努尔哈赤甚至下令,女真人出门不得单人行走,必须10人以上结伴同行,否则要罚银。由此可见当时民族关系的紧张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