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的民主 精彩片段:
下卷
第二部分 民主对美国人情感的影响
第一章 为什么民主国家更爱自由
对平等本身的热爱是身份平等所产生的强烈的情感。而人人的完全自由,也更有利于实现人人的完全平等。人人实现完全的平等和自由,是民主国家的公民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平等在世界上所能采取的最好形式。尽管在政治领域无法推行平等,人们也无法在政府中享受平等,但是平等却完全可以实现于公民社会内部。人们在社会上拥有选择同样的生活方式和用相同的方式追求财富的平等权利,也有权在社会上分享同样的欢乐,从事同样的职业,选择相同的居住地。可以说,身份平等是民主社会最根本的特点,也是鼓励人们在民主道路上前进的主要激情。自由相对于身份平等来说来得更早一些,它曾以不同形式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过。因此,自由不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者在特定社会条件下才会出现的产物,即使在民主国家之外的地方它也会出现。
自由的好处只有在长时间的磨合之中才会逐渐显现,所以不易被人辨识。但平等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却是立竿见影的,人们在感受到这种好处的瞬间也就知道了它的来源。
政治自由尽管只能让一部分公民享有且不长久,但是却可以给人慰藉,虽然范围有限。但平等每时每刻都在向每一个人提供着慰藉。它的好处是普遍的,也是持久的。
要付出一定代价才可以获得政治自由,并且这需要人们进行巨大的努力。平等却是无私地给人们带来快乐,它的好处是自动生成的,并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始终。
因此,人们追求平等的激情要较自由更为热烈,更为持久,更加难以遏制。他们不但希望在自由之中享受平等,而且在两者不可兼得时,他们宁可失去自由,也要在奴役之中享受平等。他们或许可以承受贫困和野蛮,但却无法容忍贵族制度。
想与对平等的追求的力量为敌的都将被它摧毁和打倒,这种力量无法抗拒。没有平等的存在,不但自由无法彻底实现,就连民主制度本身也将难以维持。
第二章 民主国家的个人主义
对自己的一种过分和偏狂的爱就是所谓的利己主义。世界一切事物之中,它只让关心自己的事情。个人主义是一种让每个人视只顾自己为理所当然的情感,它使每个人逐渐与他人疏远。尤其当每个公民营造了属于自己的小社会后,他就与整个大社会失去了联系。
这种利己主义是一种本能,个人主义却是一个人对他与社会和他人之间关系的错误的理解。个人主义既有本能的一面,也有欠缺理智的一面。利己主义可以阻碍一切美德的产生;个人主义则首先会让社会公德消失,然后会损害其他一切美德,最终发展成为利己主义。
利己主义其实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而且伴随社会形态而残存的恶习。个人主义则是民主主义的产物,它会随人的身份平等的发展而蔓延。民主社会中的个体都学会了思考的独立性,喜欢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既无所求于人,有无所负于人。随着个人主义的日渐盛行,它让人遇事总是只想到自己,与社会中的其他个体越来越疏远,最终陷入身心的孤寂之中。
第三章 为什么民主革命完成后个人主义更加强烈
民主社会建立于贵族制度的废墟之上,与这同时产生的还有人们的利己主义和平等造成的互相孤立。民主社会使一部分公民转变成为享有独立和身份平等权利的新的社会主体,他们尚未走出民主给他们带来的欣喜,心中满是自负的情趣,他们一下子看到了自己所蕴含的力量,感到以后不需再求助别人了,他们的视野和行动里越来越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