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解密华为_后记

余胜海
政治经济
总共65章(已完结

解密华为 精彩片段:

后记

我从1990年开始关注华为,对于创始人任正非和华为有比较深的了解,可以说见证了华为的成长历程。

2009年,华为实现了历史性大跨越,成为全球第二大通信设备制造商,我以朋友的身份去拜访任正非并向他表示祝贺!他笑着对我说:“华为还不是真正的世界级企业,只是走在世界级企业的路上。”

也许对于追求卓越的华为人来说梦想永远在路上,在前进路上不断追赶、超越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

作为中国国际化高科技企业的领导者,华为成功的标杆意义不在于上千亿的年销售收入和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而在于华为探索出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商业模式、经营模式、营运流程、内在机制和管理体系,并创造性地解决了国际先进企业管理模式如何在中国成功落地的课题,实现国外先进管理体系的中国化。

尽管华为已经成为中国在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一张名片,以低调、冷静著称的华为和其领军人任正非的身上却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任正非的理念和思维跟其他企业家不同,他是东方与西方的管理文化的结合体,现代与传统的矛盾体。

充满矛盾的企业和企业家,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元素,或许矛盾的不是他们,而是这块让他们赖以生长的土地。

毫无疑问,任正非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企业家,是10万华为人的精神领袖。在他的领导下,华为凭借自有“宪法”激活内部制度、充满血腥的狼性文化、全员持股却拒绝上市、兼容民主的家长式管理,把华为带进全球领先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和服务商之列,并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俱乐部一员。

华为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中国企业实力的彰显,更多的是对于“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走向国际的启示。

带着钦佩和感动,终于完成了这部二十余万字的书稿。

2010年,对于华为,对于中国,对于我自己来说,都难以忘怀。在长达两年的采访写作过程中,华为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不畏强敌、敢于拼搏、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感人故事一直鼓舞看我。当我从电脑里调出全部书稿时,心情并不轻松。笨拙的笔无法记录华为22年来的成长历程和成功的经验,留给我们和读者的还有许多遗憾!如果读者能从中获得一份感悟和启迪,则笔者将为自己艰辛的创作感到无限的欣慰!

笔者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著名经济学家、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著名管理专家、北京大学企业家研究中心主任王育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春波、《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等老师和朋友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学习借鉴了张力升的《军人总裁任正非》,程东升、刘丽丽的《华为真相》,刘世英、彭正明的《华为教父任正非》等著作以及朴抱一、丘慧慧、李瀛寰、胡勇、段铸、余斌、王鸿谅、施胜文、姚传富、赵何娟、孙丽、沈威风、冀勇庆、黄久等朋友的新闻作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在本书中注明了引用资料的出处,但肯定会有疏漏,如有不足之处还望谅解并与我联系。

作品简介:

对于很多人来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其领军人任正非是一个“谜”。1988年,华为在深圳成立,注册资本只有二万元,从代销程控交换机起家,22年时间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2010年跻身世界500强企业,成为中国企业的标杆。

华为,是东方与西方的管理文化的结合体,现代与传统的矛盾体。在任正非的领导下,华为凭借自有“宪法”激活内部制度、全员持股却拒绝上市、兼容民主的家长式管理。华为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中国企业实力的彰显,更多的是对于中国制造业走向国际的启示。

本书通过对华为公司的企业文化、海外战略、管理变革、忧虑意识、客户服务、技术研发、经营模式、以及倍受关注的华为不上市谜局、“接班人”风波等方方面面的梳理与分析,揭开华为的快速成长之秘,透视华为的过去和未来。

作者:余胜海

标签:余胜海解密华为华为管理企业史经济学商业

解密华为》最热门章节:
1后记2附录 华为大事年表(1988-2011年)3第十章 “华为接班人”悬疑 让文化来交接班4第十章 “华为接班人”悬疑 谁是华为接班人?5第十章 “华为接班人”悬疑 “左非右芳”黄金搭档6第十章 “华为接班人”悬疑 传闻引发董事会大换血7第十章 “华为接班人”悬疑 “接班人”传闻来自何方?8第十章 “华为接班人”悬疑 后任正非时代来临9第九章 华为不上市迷局 华为股权结构揭秘10第九章 华为不上市迷局 股权激励聚人心
更多『政治经济』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