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詹宏志私房谋杀_其他作品 《九九神咒》

詹宏志
文学理论
总共114章(已完结

詹宏志私房谋杀 精彩片段:

其他作品

《九九神咒》

Nine Times Nine

●Anthony Boucher/著

文艺复兴人

来自全球各地的推理书商、推理作家、评论家,以及推理读者迷们有一个一年一度专属于他们的嘉年华盛会,它的官方正式名称叫做“世界推理大会”(World Mystery Conventions)。在大会里,推理迷们化妆成小说中的角色,争相去听作家们的专题演讲,或者寻找心仪作家合照签名,推理文学奖在此颁奖,各种新书也在此发表或举行推广活动,福尔摩斯迷们更在此举行一年只邀一位女性参加的福尔摩斯大会。

这个年度盛事,在真正死忠的推理迷当中又有一个公开的暱称,叫它为“鲍查大会”(Bouchercons,但从一九九二年起,这个暱称就变成官方名称,而且注册为商标了),大会中有一个由读者票选出来的年度最佳推理作品,就叫做“安东尼奖”(Anthony Awards),而这些暱称或名称都是纪念推理圈内博学多闻令人尊敬的小说家、剧作家、编辑人、评论家、兼推理写作导师的安东尼·鲍查(Anthony Boucher,1911~1968)。

顺便一提,今年(二零零三)的“第三十四届鲍查大会”将在十月间于美国拉斯维加斯的里维耶拉酒店(Hotel Riviera)举行,请来的美国贵宾是一九八七年最佳推理小说得主詹姆士·李·勃克(James Lee burke,1936- ),海外贵宾则请来了年轻的英国小说家伊安·蓝金(Ian Rankin,1960- ),登记入场费是一七五美元,你们当中有人要去吗?鲍查大会所纪念的安东尼·鲍查其实是笔名,他的本名叫威廉·安东尼·派克·怀特(William Anthony Parker White),他另外还有不同的专用笔名分别写推理小说和科幻小说(他也是科幻小说一位重要的推手)。艾勒里·昆恩(Ellery Queen)之一(昆恩是两位作家共用的笔名)活得比较久的费德瑞克·丹纳(Frederick Dannay,1905~1982)曾经说,鲍查是推理文学界一位“文艺复兴式的人物”,也就是英文所谓的Renaissance man,指的是像达文西之类的艺术、科学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稀有天才或怪物。

事实上,艾勒里·昆恩这对表兄弟,本身就是推理小说史上最罕见的“文艺复兴人”,他们不但写出数量惊人的长短篇经典作品,又替好莱坞改编推理剧并编写大量的广播剧剧本;他们合力撰写影响深远的评论与理论文字,更编辑上百种的推理文选,对推理小说类型的定位起了重大的作用;他们也创办了《艾勒里·昆恩推理杂志》(EQMM),提拔新人不遗余力,地位至今不衰。来自艾勒里·昆恩“文艺复兴人”的赞美,那是极为崇高的荣誉。

我也许可以这样说,如果历史不曾出现艾勒里·昆恩或安东尼·鲍查这样的天才人物,也许推理小说还是会照常发展,但极可能无法获得同等的欢迎,更得不到足够的尊敬。拿安东尼·鲍查生平其中一件重要事迹来说吧,他从一九五一年的七月一日起开始在地位崇高的《纽约时报》撰写一个名叫《在逃要犯》(Criminals at Large)的推理小说书评专栏,一直写了十七年共八五二篇,平均每篇专栏都讨论到六部小说(也就是说他专栏里关照的推理小说超过了五千种),仅只是这个专注一意的工作就足以使他成为美国(或者全世界)最重要的推理小说评论家。但他所做的评论工作不止于此,他写推理小说评论始于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七年在《旧金山纪事报》,一九四八年到一九五零年他改在《艾勒里·昆恩推理杂志》写评论专栏,一九五七年以后他同时写《纽约时报》与《艾勒里·昆恩推理杂志》两个专栏,直到一九六八年逝世为止,很少有他同时代的作家的推理作品,不曾被他品评过。

创作者导师

不可思议的,在他为推理小说评论做出那么庞大而惊人的贡献的同时,他也为科幻小说与奇幻小说做出相似的贡献。在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七年间,他为《旧金山纪事报》写科幻、奇幻小说书评专栏,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零年移往《芝加哥太阳时报》,一九五一年到一九五三年则再移往《纽约论坛报》。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担任过报纸的戏剧评论员,晚年又重做冯妇,为《歌剧新闻》写歌剧评论,他甚至为旧金山湾区柏克莱的一家小电台主持一个歌剧节目整整二十年。

事实上,安东尼·鲍查一生涵盖的评论领域还包括真实犯罪、福尔摩斯学、足球、篮球、橄榄球、体操、田径、古董唱片、政治、和神学(我还没有把严肃文学放在这些奇怪的项目里呢),简直是宽不可测。鲍查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对教会活动非常投入,也因为这个背景,他才创造出今天我们介绍的小说《九九神咒》( Nine Times Nine,1940)里的乌秀拉修女(Sister Ursula)。除此之外,鲍查还是位天才型的扑克牌玩家,以及一位出色的烹饪大师,更是一位会七国语言的翻译家(他是第一位翻译阿根廷作家波赫士作品进入美国读书圈的人)。

看他一生发光发热、多采多姿的众多活动与成就,很难想像他只活了五十七岁,而且终身苦于哮喘恶疾纠缠,没有一天是完全健康的。安东尼·鲍查受推理圈人士爱戴尊敬的原因是他从不恃才骄人,相反地,在评论活动中,他更像是一位不断发掘新人、鼓励新人、大处着眼、包容多元的写作导师。在真实生活里,他也曾在他家乡的母校加州柏克莱大学里开设推理小说写作班的课程,有名的科幻推理小说家隆纳德·高拉特(Ronald Goulart,1933- )就是鲍查的入门弟子。(真的有科幻推理小说这个次类型,高拉特是当中最出色的作家,很多作品都是在科幻背景办案的私家侦探故事,但科幻推理小说的元祖,也还是要算到鲍查的《火箭来到停尸间》,Rocket to the Morgue,1942)。

在讨论自己的评论活动时,安东尼·鲍查自己说过可做注脚的一段话:“在这些笼统称为‘推理’的千差万别的不同作品中,我试着以作者想创造的该类型标准来下判断,而不是以其他我个人喜爱的类型标准来判断。”这句话说来容易,做起来可一点也不容易;如果不是你有推理小说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你如何能够看到一部小说就知道它的来历,并且用那个类型的创作标准来评价并讨论它?鲍查不只是在报上给书好或坏的评价,他更大量的写信给作者,鼓励他们或者对他们提出建议。在鲍查死后,他的妻子有一次在接受访问时透露,许多作家写信来安慰她,他们几乎都提到,他们在写作时常常想到鲍查可能的意见,现在他不在了,小说家们写作时反而不知如何是好。

作品简介:

本书精选36篇詹宏志为“谋杀专门店——世界推理小说精选”丛书(101种)所撰写的导读,换言之,亦是对36部经典名著与36位推理名家的专业且翔实的介绍。

全书分三大单元:正统推理(22篇),犯罪推理(9篇)、变体推理(5篇)。此三大方向正是150年来欧美推理小说的沿革路径。作者在每篇导读中均精辟而生动地分析了每位作者及其著作在推理历史长河中的特色与价值,借由各篇的独立介绍,可清楚看出欧美推理小说的发展脉络,领略各创作者充满奇思妙想、百花盛开般的创意。

宏志的文字现在才在这里出版,虽然耽搁太久,总算让我长出一口气。

——阿 城

詹宏志是当代极少数能写明朗文章的人之一。明朗的魅力,绝不抽象,将复杂的来龙去脉说得有趣、帅劲,令人神往,他是此中高手。

——朱天文

我和宏志各有各的“动物领域”,同一代人,相与三十载,能够成为渐行渐近的朋友是不容易的事,关键在于我们都还保有一点不堪凑附热闹的好奇心,在惯于接触种种未必能和正常人交换心得的琐碎知识之际,相濡以沫也许正是难得的缘法。

——张大春

这些作品当然可以让大陆读者一窥詹宏志那百科全书般的知识配备与无线电望远镜似的敏锐触角,也当然能够略显这位绝代才子的蕴藉光华;我唯一担心的是,这就够了吗?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大陆读者明白:没有詹宏志,就没有今天的台湾?

——梁文道

作者:詹宏志

标签:詹宏志詹宏志私房谋杀推理台湾随笔理论研究

詹宏志私房谋杀》最热门章节:
1其他作品 《宋戴克医师名案集》2其他作品 《礼诺谋杀案》3其他作品 《迷途羔羊》4其他作品 《深蓝再见》5其他作品 《镀金人》6其他作品 《裁判有误》7其他作品 《黑衣新娘》8其他作品 《玫瑰山庄》9其他作品 《暗夜之贼》10其他作品 《13号房》
更多『文学理论』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