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谈艺录》读本_(六)钱载的幽修漏与瘦透皱

周振甫冀勤
文学理论
总共130章(已完结

《谈艺录》读本 精彩片段:

(六)钱载的幽修漏与瘦透皱

《乾嘉诗坛点将录》评萚石曰①:“远而望之幽修漏,近而视之瘦透皱,不知者曰老学究”;“幽修漏”切“萚”,“瘦透皱”切“石”,皆本“深”字生发,与顀伽意合。虽然,六字谈何容易。蒋超伯《通斋诗话》②云:“英石之妙,在皱瘦透。此三字可借以论诗。起伏蜿蜒斯为皱,皱则不衍,昌黎有焉③。削肤存液斯为瘦,瘦则不腻,山谷有焉④。六通四辟斯为透,透则不木,东坡有焉⑤。支离非皱,寒俭非瘦,卤莽灭裂非透。吁,难言矣。”窃不自揆,为引申之曰:静而不嚣,曲而可寻,谓之幽,苏州有焉⑥;直而不迫,约而有余,谓之修,彭泽有焉⑦;澄而不浅,空而生明,谓之漏,右丞有焉⑧。瘦透皱者,以气骨胜,诗得阳刚之美者也;幽修漏者,以韵味胜,诗得阴柔之美者也。萚石体秉阳刚,然无瘦硬通神之骨、灵妙写心之语,凌纸不发,透纸不过,劣得“皱”字,每如肥老妪慢肤多摺而已。(194页)

①《乾嘉诗坛点将录》:清舒位(字立人,号铁云)撰,一卷。萚石:清钱载,撰有《萚石斋诗集》五十卷。

②蒋超伯:清人。撰有《通斋诗话》一卷。

③昌黎:唐韩愈,郡望昌黎。

④山谷:宋黄庭坚,自号山谷老人。

⑤东坡:宋苏轼,号东坡居士。

⑥苏州:唐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

⑦彭泽:晋陶潜,曾任彭泽令。

⑧右丞:唐诗人王维。官至尚书右丞。

这一则引舒位评论钱载的诗,用“幽修漏”与“瘦透皱”六个字说明其风格,蒋超伯认为“皱瘦透”三字可借以论诗,是为三种不同的风格:

(一)起伏蜿蜒为皱,皱则不衍,韩愈有此风格。如《醉留东野》:

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低头拜东野,愿得终始如驵蛩(比肩兽)。东野不回头,有如寸莛撞巨钟。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何由逢!这首杂言诗,写得起伏转折,从李杜的不能相从说起,说到我与东野不能再步后尘。接着写东野的穷困,再写到自己有依靠得官;又转到自己拜东野,愿共相聚;转而又写东野不理他,如寸草撞钟无回音;再转写到我要追随东野,最后结语收在题上,所以说是皱而不衍。

(二)削肤存液为瘦,瘦则不腻,黄庭坚有此风格。如《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之八: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作品简介:

柯灵先生在《促膝闲话中书君》一文中说:钱氏的两大精神支柱是渊博和睿智,二者互相渗透,互为羽翼。浑然一体。如影随形。他博极群书,古今中外,文史哲无所不窥,无所不精,睿智使他进得去,出得来,提得起,放得下,升堂入室,揽天下珍奇入我襟抱,神而化之,不蹈故常,绝傍前人,熔铸为卓然一家的‘钱学’。渊博使他站得高,望得远,看得透,撒得开,灵心慧眼,明辨深思,热爱人生而超然物外,洞达世情而不染一尘,水晶般的透明与坚实,形成他立身处世的独特风格。这种品质,反映在文字里,就是层出不穷的警句,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天下的警句。渊博与睿智,二者缺一,就不是钱锺书了。这是柯灵先生对钱先生所作的高度深入的概括。

渊博和睿智的钱先生著作的《谈艺录》补订本,是成为当代显学的钱学的名著之一,为读者所爱读。但对一般读者说来,阅读这本书,还需要作些辅导,因此,我们编这本《〈谈艺录〉读本》。我们粗略地分为:(一)鉴赏论,(二)创作论,(三)作家作品论,(四)文学评论,(五)文体论,(六)修辞,(七)风格。每类中各选若干则,加上小标题,以便检阅。每则后加简注及说明,以便阅读。前三类由周振甫起草,后四类由冀勤起草,并后互相传阅作些订补。

作者:周振甫 冀勤

标签:《谈艺录》读本周振甫冀勤

《谈艺录》读本》最热门章节:
1(六)钱载的幽修漏与瘦透皱2(五)王士禛论专名助远神3(四)公安竟陵与前后七子4(三)杜律的雄浑与韧瘦5(二)唐宋诗风格之别6七、风格(一)南北文学风格之别7(二四)章法8(二三)句式变化9(二二)修辞疵累10(二一)窠臼
更多『文学理论』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