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力·叔本华选集 精彩片段:
论心理
一
构成每一种生物核心的生命意志,在高等动物身上表现得最明显,在最聪明的动物身上表现得最明显,因此在这种动物身上,生命意志的本质也可以看得最清楚。可是在比较低等的动物身上,生命意志的表现就不会那么明显,意志客观化的程度也比较低。反过来说,在比动物高级的人类身上,理性的出现表明人类能够缜密思考,因此人类也有装假掩饰的能力,这种装假掩饰能力很快把意志蒙上一层障幕。
所以,在人类身上,意志只有在情绪和激情爆发时才表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当激情表现出来时往往激发信心的缘故,不管它是哪一种激情。正因为如此,激情才是诗人和演员表演的主要题材。可是,我们对猫、狗、猴子等的喜爱,就是由于它们让我们感到愉快,它们所有的行为都天真无邪。
二
受习惯力量影响的许多事情,有赖于我们天生的持久且不可改变的特性,因此在许多相同环境下,我们所做的往往都是一样,即使做一百次,也和第一次做时的感觉一样。另一方面,真正的习惯力量从惰性而来,这种惰性想使理智和意志做新的选择时避免费力、困难甚至危险。因此,我们今天还在做和昨天以及更久以前一样的事情,而我们所知道的,完全符合这种情形。
可是,这个问题的真相在更深一层:用一种比初看情形下更为特殊的意义来了解它。对完全受机械原因影响的物体来说可以称为惰性力量;对受刺激动机影响的身体来说,则称为习惯力量。
纯粹基于习惯而从事的活动,的确没有任何特殊动机,这就是当我们从事这些活动时为何没有确确实实思考它们的原因。任何习惯的活动只在第一次才有动机,这个动机的后效构成现在的习惯,这足以使这种活动连续不停地发生,就像物体被推动以后,只要没有阻力,会连续运动而无须再推动一样。
同样的原理也可以适用于动物,动物所受的训练可以说是一种故意造成的习惯。马匹被动地继续拉车,并没有人驱策它,这种动作仍然是最初用鞭子迫使它拉车的条件反射,就像根据惰性定律的习惯一样,这种动作不断持续下去。这里所说的一切,不只是比喻而已,事情都一样,它们都是不同阶段的客观化意志,正因为它们遵循同样的运动法则,所以,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
三
长命百岁!这是西班牙的一句普通问候语,“希望长命”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只是我们不应以关于生命何样的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应该用一种关于人类固有本质怎样的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解释生命意志。
四
所有离别都是先尝死亡的滋味而所有重聚则是先尝复活的滋味。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彼此不太关心的朋友,二三十年后再见时也会感到非常愉快的缘故。
五
突然来临的好运容易破坏,因为快乐和不快乐只是我们所需和所得两者之间的比率而已,因此我们感觉不到自己拥有或确知将要拥有的财富;因为,一切快乐只是消极性的,只是暂时抑止了痛苦,相反,痛苦或不幸却是积极因素也是直接感觉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