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大勇·周恩来在1946年 精彩片段:
尾声
三、蒋介石“求和”
说开春以来,解放军发起更大规模的攻势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分区防御”的战略。西北、东北、华北、中原各地战场捷报频传。
为了实现“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宏伟目标,中共中央决定进行战略转移,东渡黄河,迁往华北。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机关于3月21日离开米脂县杨家沟,经过两天行军,23日到达黄河西岸的吴堡县川口渡口。当地政府早巳在这里准备好了十几条渡船。他们登上木船,缓缓地离开岸边,向送行的人群挥手致意。渡船绕过许多顺流而下的冰块,冲出激流,渡过了滔滔黄河。船一靠东岸,他们便踏上了晋绥解放区的山西临县境内,很快就同驻在这里的中央后方委员会会合了。
到达兴县蔡家崖不久,他们又上路了。在大风雪中翻越五台山,到达阜平城南庄晋察冀军区驻地。
4月30日到5月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城南庄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都出席了。
这是自撤离延安后5位书记第一次在一起参加的正式中央会议。时间相隔只有一年多一点,而国内形势却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次会议,主要是研究粟裕提出的调整南线战略进攻部署的建议。决定先集中兵力尽多地歼灭敌人主力在长江以北,然后再南渡长江,构成了以后淮海战役设想的最初蓝图。
中央工作会议以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从城南庄来到西柏坡。
西柏坡,现属河北省平山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前。它离石家庄90公里。
从下半年发起济南战役开始,部署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决战,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部队,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这时,蒋介石由于军事失败,人心动摇,为了阻止解放军的胜利发展,阻止国民党内分崩离析的趋势,正在焦虑地探寻局势好转的计策。国民党内有人坚决主张停战谈判,司徒雷登大使也向蒋介石建议:“在目前极端危急的局势下,要产生一个联合宣言,与共产党成立协议,以谋求和平,把它当作一种思想战争。”随后,蒋介石放出了求和的空气。
毛泽东和周恩来一眼看出了他们在此时提出和平运动的目的。
7月27日,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揭破敌人的假和平运动的阴谋》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则有不少的派别及个人,已在美帝国主义的策动和鼓励下,进行一种假和平运动,企图利用国民党区域一部份人民中尚存在的对于和平的幻想,准备在蒋介石军队更加失败、国民党局势更加危急的时机发起政变,表面上牺牲蒋介石,宣布停战议和,实际上是为整个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喘息时间,以便休整兵力,卷土重来,消灭人民力量。